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种业大事件丨海南、四川、甘肃、湖南、山东、天津等地有啥动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1-10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浏览次数:480
 

       首家种业央企正式落户海南

       四川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入选一重要名单

       甘肃组建玉米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

       湖南拟实施首批12项种业创新项目

       山东与农业农村部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天津确定未来十年种业振兴方向路径

       ……

       近期各省种业有何新动作?一起来看看!

       1、海南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迁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

       先正达集团中国种子业务单元下属的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完成总部工商变更迁入注册,顺利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取得工商营业执照,这标志着首家种业央企正式落户海南。

       先正达集团将聚焦“南繁硅谷”建设,瞄准种业振兴的战略方向,在种子业务战略规划、总部建设、共建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MAP业务与南繁产业深度融合、STS种业共创平台、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建立“一企一策”常态化对接机制、完善人才保障机制等方面,陆续与海南展开密切合作。

       2020年12月,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南繁科技城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总部项目入园协议。随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组建“一企一策”工作小组,建立“统筹协调组+工作组”的常态化工作沟通机制,在多方支持与配合下,陆续高效完成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场地选取、场地装修、总部南迁工商注册手续等工作;同时,鲜食玉米省级品种审定、推进荷兰马铃薯资源引进特许审批业务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并积极做好科研育种用地需求保障。

南繁科技城众创中心

       先正达集团中国副总裁汪泓表示,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将依托先正达集团中国,以迁址落户三亚为契机,积极投入“南繁硅谷”建设,加大央企对海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布局与中央文件鼓励产业和央企主业优势高度契合的产业项目,加快海南南繁科技城项目建设,为推动南繁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种业翻身仗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以农作物种子为主营业务的育繁推一体化中央企业下属公司,业务领域涵盖水稻、玉米、小麦、蔬菜和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种类,致力于不断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能力,建设“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国家级种业公司。经过3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完整的大型种业集团,2007年该集团并入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现为先正达集团中国旗下从事种子业务的核心企业。

       2、四川

       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信息化平台入选2021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近日,笔者从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获悉,由邛崃市新农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的天府现代种业园信息化平台成功入选2021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成为全国15个管理型示范单位之一,也是四川省唯一入选的管理型示范单位。

       据悉,《2021年度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拟认定名单》中涵盖了生产型示范单位,经营型示范单位,管理型示范单位和服务型示范单位四大类共计106家单位。

       天府现代种业园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如何炼成?

       天府现代种业园信息化基于大数据、物联网、5G、云计算等新兴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1个现代农业种业综合产业园、1套数字农业可视化服务、数字农业“1张图”、1套物联网及种子管理平台、1套现代农业产业园种业信息平台。系统覆盖了天府现代种业园各大功能区,以促进生产、加工、物流、科研、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和功能升级,围绕“促进产业转型、产品创新、品质提升,创造新供给、满足新需求、引领新消费,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的工作目标,有序推进数字化产业园建设,实现农业基础数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业务处理的网络化,生产服务的科技化,品牌统计分析和决策的科学化。

       天府现代种业园信息化园区建成后,经济效益方面,应用信息化手段,将大大提高园区的产业价值。预计到2021年末,园区实现综合产值56.93亿元以上;社会效益方面,天府现代种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极大提升了园区种业科研、生产能力,成为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引擎,辐射带动四川省乃至西南地区农作物、畜禽、水产等产业品种结构优化,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的充分供给;生态效益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管理和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化肥农药负增长行动,集成推广高效施肥技术和绿色防控技术等措施,将大大减少园区化学农药农肥使用强度,减少面源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园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将增加土壤肥力,控制水土流失及污染。到2021年末,园区粪污(或秸秆)综合处理率达99%以上,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比例达85%。

       位于成都邛崃的天府现代种业园。2020年,天府现代种业园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国家布局西南唯一的国家级种业园区。

       3、甘肃

       组建玉米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守好农业“芯片”

       近日,甘肃省组织召开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座谈会,提出组建创新联合体,组织省内外玉米制种领域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中下游企业创新资源,实现玉米种质资源原始创新重大突破,产出一批突破性玉米新品种,推动河西国家玉米育繁制种基地振兴,守护好农业“芯片”。

       发展玉米生产,种子是基础。甘肃省具有建成高水平现代玉米制种基地的科技支撑、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甘肃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农业区,常年气候干燥、降雨量少,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条件独特,非常适宜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位于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和中部的沿黄灌区,具有优越的灌溉条件,适宜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肥一体化玉米制种基地。”甘肃省副省长张世珍表示。经过多年努力,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有这样一组数据,2020年,甘肃全省玉米制种面积129.6万亩,产种5.46亿公斤,分别占全国总面积和总产量的55.6%和59.7%,90%销往黄淮海、东北等26个省份,保障了全国50%以上的大田玉米用种。

       发展玉米制种的自然条件非常优越,但制约因素也比较突出,比如,还存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相对滞后、种质创新和育种技术相对薄弱、企业竞争力不强,育种创新能力较低、土壤质量下降严重、生产环境隐患多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制约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玉米遗传育种学家戴景瑞认为,要旗帜鲜明的开展种业联合攻关体制机制的创新,打造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引领的产学研一体化新机制。

       长期担任着甘肃省内首个种子行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敦煌种业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首席专家的戴景瑞,见证了敦煌种业在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体系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也对于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学研融合体系的创新能力充满信心。

       通过前期大量论证,甘肃省认真梳理制约甘肃玉米制种发展的产业问题、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整合优势创新资源集中开展联合攻关和技术合作,提出了构建以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敦煌种业)为牵头单位的创新联合体。

       同时,联合体聚集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张掖金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敦煌先锋良种有限公司、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为联合体开展研发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基础。

       联合体整合国内优势科研单位、种子产业上中下游企业共同参与,通过常规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有机结合,加快构建高通量、精准高效的工程化育种平台和生物育种大数据平台。联合体组建后,由专家委员会提炼形成科技项目,研发的项目涵盖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保护利用、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新品种选育、配套机械研发推广、种子繁育配套技术研究、重大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等。

       甘肃省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到2023年,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机制健全、种质资源保护能力显著增强,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领军性创新企业,形成以育种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企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育种体系与品种测试体系,基本建成与现代种业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制种繁种基地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显著提升甘肃省种业在全国的位势。

       4、湖南

       组织实施种业创新项目,首批拟立项12项

       笔者近日从省科技厅获悉,“绿色优质广适超级杂交水稻种质创新与重大新品种培育”等12个项目拟立项为2021年度种业创新项目。这是我省首次组织实施种业创新项目。

       笔者梳理发现,此次拟立项的项目中,既围绕核心种源、关键功能基因等开展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又围绕我省优势种业领域研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新技术、构建动植物育种新体系,同时聚焦水稻、油菜、蔬菜、畜禽、油茶等优势领域,致力培育一批具有重大产业化价值的新品种(新品系)。

       据悉,为破解制约种业创新发展的瓶颈,依托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整合省内外优势创新资源,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组织实施了2021年度种业创新项目,拟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创制一批重大新品种,夯实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基础,培育国际领先的种业企业。

       5、天津

       确定未来十年种业振兴方向路径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天津种业振兴大会上,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在大会主论坛上介绍,天津市积极落实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目标定位、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明确了天津未来十年种业振兴的方向路径。

       据介绍,未来十年,天津市推进种业振兴目标定位是:聚焦小站稻、黄瓜、花椰菜、种猪、肉羊等优势种业,加强种业基础性研究和品种选育,打造全国种业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和重要供种地以及全国种业交流交易重要平台。

       天津将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种业自主创新总体布局,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发展,建设黄瓜等一批优势物种创新攻关联盟;开展沙窝萝卜等地理标志农产品新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实施畜牧、水产良种扩繁工程,加快建设肉羊、种猪良种扩繁基地,肉羊种源全国供种率达到30%以上,“长白猪”和“大白猪”核心育种群均达到1000头;提升淡水鱼、河蟹、南美白对虾等苗种扩繁能力,苗种繁育能力达到100亿尾。

       同时,天津将努力创建国家种业产业园区,实施小站稻、强筋春小麦、黄瓜、花椰菜良种扩繁工程。建设水稻繁种基地和小麦扩繁基地各2万亩、黄瓜和花椰菜良种扩繁基地3000亩,优质水稻品种全国粳稻区覆盖率达到10%以上,强筋春小麦京津冀覆盖率达到80%以上,优势蔬菜品种全国覆盖率达到30%以上。

       6、山东

       与农业农村部共同推进山东现代农业强省建设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农业农村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山东现代农业强省建设,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产品出口额等常年居于全国首位。推动山东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引领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着力推进稳粮固农、科技强农、产业富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改革惠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山东农业现代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方案》部署了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重点任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供给,重点抓好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建设“海上粮仓”等工作。提升科技装备条件强支撑,重点抓好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种业强省建设、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等工作。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增效益,重点抓好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经营服务主体等工作。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品质,重点抓好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扩大农业国际合作拓市场,重点抓好构建农产品出口新格局、打造农业对外开放新平台、开拓农业“走出去”新领域等工作。深化农村改革添动能,重点抓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工作。

       山东省和农业农村部将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和典型示范,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力争到2025年,山东现代农业强省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3万亿元以上、增加值达到690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80%以上的涉农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基本建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强省、农业科技强省、农业机械化强省、农产品加工强省、农业开放发展强省,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转变,夯实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来源丨农财君综合自网络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