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致敬袁隆平:不朽的功勋,有趣的灵魂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  2021年5月24日  江娜

  尽管离别往生是生命必然的归宿,但这个初夏,一位老人的离去还是引发了无数人的悲痛、不舍与怀念。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下午,众多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别袁隆平,他们前往医院门口献花,有的还献上袁隆平一生魂牵梦萦的水稻来表达哀思;他们聚集在道路两侧目送灵车缓缓经过,一声声“袁爷爷,一路走好”,道不尽离殇;而此刻的网络上,更是无数的缅怀、无数的悼念、无数的致哀……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能赢得亿万人景仰?而我们所景仰的,又是什么呢?

  有人称他为“东方稻神”,没错,这就是袁隆平一生最卓越、最值得景仰的成就。

  他当然是一名顶尖的科学家,但他的贡献已经不能仅仅用科研水平来衡量,更重要的是,他的科研所面对的是最广泛的人群,要解决的是最基本的吃饱肚子问题,而他的成就,也是最基础、最不可替代的。正是他,培育出的高产杂交稻,让久困于饥饿的人们端稳了饭碗,告别了痛苦。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不但如此,他的杂交稻还走出国门,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开花结实,也为世界减少饥饿点亮了希望。

  吃上饱饭,这曾经对中国人近乎图腾一样的追寻,在今日中国成为现实,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居功至伟。袁隆平也因此得到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向袁隆平颁授“共和国勋章”。会后,袁隆平告诉记者:“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我是很激动的,但是还要继续努力,继续奋斗!”

  如今,尽管我们早已经迈过了温饱线,吃上一碗米饭是最平常不过的事,但即便是再富足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依然从小会被教育:碗里的米饭不能剩,不要浪费!这是对粮食的珍惜、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千千万万为中国人吃饱饭穷其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以及农民的感恩。

  从今天起,让我们认真吃完碗里的每一粒米饭。这,也许是对这位老人最深沉的告慰。

  袁隆平为人所景仰的,还有他身上鲜明的科学家精神,永不放弃、永不停歇、永无止境。

  他是水稻杂交育种的开创者。所谓开创,就是勇于挑战当时几乎被认为是“真理”的主流理论,在岩壁上凿开一扇门、从荆棘中踩出一条路来。

  他是一生都不曾停下脚步的奋斗者。功成名就后,最爱去的地方依旧是他的稻田;生命中最后一个“南繁季”依旧不曾缺席,像候鸟一样飞到海南育种基地;耄耋之年,依旧不惧挑战,怀揣“滩涂变良田”的梦想整装启航。

  他也是不停挑战生物极限的攀登者。关于科研的意义和价值,袁隆平曾有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表述。那是在2015年,那几年国内粮食“三量齐增”,有些人认为粮食“多了”,甚至开始质疑科学追求极限高产的意义,认为“划不来”。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当时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袁隆平。

  他说,科研攻关和现实中划不划得来是两码事、两个思路,不能用纯经济的思路去考虑问题。科研攻关在经济上也许划不来,但是它的科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是一种技术储备,一种可能性,也为大面积单产的不断提高探索路径。

  最后,这位当时已经85岁的老人眼神坚定地对我们说:“追求高产更高产是个永恒的主题。目前我的超级稻攻关正在向每公顷16吨迈进,我很满意但并不满足,我还要向每公顷17吨、18吨继续发起冲击。”

  总有些人,在不为人知之处替我们负重前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粮食形势的动荡再次给我们敲响警钟,也再度警示我们回头去看,莫忘历史。而回头瞬间,蓦然看到袁隆平那并不高大的身影坚定前行,此情此景,叫人如何不泪目?

  袁隆平是令人景仰的,也是让人乐于亲近的,这源自他朴素而真诚的人格魅力。喊出“袁爷爷,一路走好”的想必大多是“90后”生人了,在网络上,用袁隆平头像做的表情包很受欢迎,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喜爱。

  的确,他值得这样的喜爱。他低调朴素,笔者几次采访,印象中他总是穿着半旧的西服、格子衬衫,脸色黝黑,不拘小节;他谦和友善,身边的同事、学生、朋友能说出很多这样的故事;他还幽默豁达,时不时地冒出“我也是‘90后’”这样的金句,被称为“老顽童”“梗王”“国民爷爷”……

  就是这样一个拥有彪炳史册的成就、立下不朽的功勋,同时又有着“有趣的灵魂”、受到跨年龄段人们喜爱的老人,离我们而去了。让我们再一次缅怀他的生平、感恩他的贡献,并带着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继续奋斗前行!

  袁隆平千古!


“每当风吹过稻田,我们就会想起您”


三束水稻 寄托哀思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娟

  5月22日13时07分,湖南长沙,细雨凄切,天地同悲。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住院期间,水稻一直是他最大的挂念”

  16时许,当载有袁老遗体的灵车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缓缓驶出时,长沙已是万人空巷。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自发排起长队,跟着灵车,一路追随。

  22日16时20分许,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口,灵车已经远去,前来送行的市民却越来越多。除了献上鲜花,还有人特别摆上三束水稻告慰袁老。水稻的根上沾满了泥,带着袁老最熟悉的土地的味道。

  袁老一生与水稻为伴,哪天不下田就不自在。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这次到三亚,由于腿脚不便,他就在住所,每天在显微镜下观察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做详细记录。

  “住院期间,水稻一直是他最大的挂念,每天都要问我们天气怎么样、温度多少度。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还在关心试验田里的水稻好不好。”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医务人员流着泪回忆道。

  16时50分,雨越下越大,灵车驶进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这是袁隆平生前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家人想让他最后再看一看他毕生钟爱的杂交稻、再走一走那条走了无数次的通往试验田的路。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院子里,袁老生前的同事、自发赶来的市民、湖南农业大学的师生们,早早地在风雨中等候,挥着泪与他告别。灵车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院子里绕行一周后,缓缓驶离,经过之处,所有车辆鸣笛致哀,沿途市民高喊送别口号,追了一路又一路,送了一程又一程。

  17时28分,袁老的遗体抵达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此时的明阳山,已经聚满了从长沙各地、三湘四水赶来的前来送别的人。
 
  “我们会珍惜每一粒粮食”

  更多不能赶赴现场的人们,在全国各地、以各种形式追忆袁老、寄托哀思。

  雪峰山下,原来的湖南安江农校,袁老大学毕业后工作的第一站,如今正在打造安江农校纪念园。“很遗憾,没能等到这一天。”园区工作人员覃皓告诉记者,计划于今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杂交水稻发源地纪念馆”,本想邀请袁老亲自揭牌并宣布开馆,没想到袁老突然走了。

  “福祉佑万民,心总寄苍生。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我好像与他有一面之缘,在课本上,在饭桌上,在人间里,往后您永远存于我们的心里!”

  “袁隆平爷爷,您说您是‘90后’,您还要做‘百零后’,怎么您就这样走了?不敢不愿相信,您在最后的日子还忙碌在三亚水稻基地。我们爱您,我们会珍惜每一粒粮食,做一颗有用的种子。”

  “袁爷爷睡着了,梦里有一片稻田,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玉米还大,田中坐着一位戴着草帽的青年,嘴里叼着稻穗,眼神专注着远方……”
 
  “大树虽倒,浓荫满地”

  得知袁老去世的消息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同事,湖南农业系统的干部、农大学子、农民等一时间陷入无限的思念与哀痛之中。

  “大树虽倒,浓荫满地。祝老爷子一路走好。”5月22日13点43分,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启云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

  接到记者电话时,邓启云的声音哽咽,情绪十分低落。他告诉记者,作为多年深受袁隆平院士教诲的弟子,失去这样的一位良师益友,心情万分悲痛。

  邓启云说,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行者和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关,走向了科学的高峰,让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一直遥遥领先世界。邓启云回忆,今年3月7日,他在三亚南繁基地看望袁老师时,老师嘱咐他,一定要抓住杂交水稻基础理论技术研究的前沿,同时做好产业化推广。

  “老师走了,嘱咐言犹在耳,我们要努力扛起袁老师的旗帜,把杂交水稻事业发扬光大,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佳、卖相更好、卖价更高,让农民兄弟更受欢迎的新品种,才是对恩师最好的报答,也是对自己最好的证明。”邓启云表示。

  “读初中时,在村里的高产示范田里,第一次真正见到袁隆平院士。他黝黑的脸,个子不高,清瘦的身躯蹲在田里,双手不时摸一摸泥土、捻一捻稻穗,我很难想象,这小身躯下却藏着震撼世界的力量,从此我对农业产生好奇;进入湖南农业大学后,在一次国际稻作论坛中,他以一口流利的英文神采飞扬地向世界‘推销’杂交稻,再次让我振奋,从此下定决心从事农业科研。”即将攻读湖南农业大学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方向的博士祝海竣感念。

  “我们都是袁老的小娃娃,他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导师’。”祝海竣说,袁老一心为农的精神必将指引农大学子为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袁老还有很多遍布各地的“农民学生”,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农民禹和坪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次超级稻观摩会上,袁老主动和我握手,当时我一身泥水。”禹和坪回忆道,后来我要了袁老的手机号,遇到难题,就给他打电话。

  禹和坪按照袁老指定的超级稻种和专用肥,实施良种、良法、良田、良肥配套种植,坚持发展超级富硒稻种植,种出的稻米口感好、品质佳,效益连年增加。

  “你种的稻米很好吃!”想起袁隆平院士曾经给他的鼓励,禹和坪泪眼婆娑……


要做一粒好种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曹茸 芦晓春 祖祎祎

  小满刚过,南方的早稻即将拔节孕穗,东北大地也开始了繁忙的插秧季,而在病危之际还在关心稻子长势的袁隆平,却再也看不到新一季的丰收了。

  噩耗传来,种业界一片哀悼,点点滴滴,音容宛在,他是同行眼中的领路人,他是育种人心中的良师益友,他是“学生的天”、是“育人的大家”。采访中,记者听到了哽咽和不舍,更感受到了种业人的决心:致敬和学习他永不停歇、勇攀高峰的育种家精神,传承与发扬他追求高产、造福人类的“种子梦”,为继续做大做强民族种业作出贡献。
 
  他的科学成就永留青史

  作为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袁隆平是一名伟大的育种家,他在科研育种上的真知灼见,令同行肃然起敬。

  “从科学领域来讲,一直以来,袁老都非常有远见!”从事水稻育种30多年的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激动地说:“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初启动杂交水稻研究,从三系发展到两系,再向一系杂交水稻发展,还是亚种间远缘杂交等技术的研究和规划,以现在来看,都非常具有前瞻性。”

  在程式华看来,袁隆平是一位良师益友。“1996年启动超级稻攻关项目以来,我担任项目验收组组长,多次和袁老共事,每次到杂交水稻中心参观、学习,他都会亲自陪我们到田间地头走走,探讨交流,对我们开展工作有很多启发。”

  在杂交稻育种这条伟大征程上,袁隆平作为领路人,他一直热心帮助同行,不断把这项事业做大。

  “袁老在工作上的关心和支持,一直激励、鼓舞着我。”回首近50年育种生涯里与袁老的接触和交流,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无比动容。

  “根据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论,1980年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81年培育出了‘汕优63’。我把品种试验结果交给袁老师看,向他寻求明年参加全国试验的意见,他认真看过后,说‘好,有潜力’,这份肯定给了我将‘汕优63’向全国推广的决心。”回忆当时袁老的神情和语气,谢华安记忆犹新。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袁隆平的杂交理论不仅开创了水稻育种的新境界,也为其他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作出了杰出贡献。

  “从生物学上看,杂交水稻与杂交小麦就像亲兄弟。”作为国内杂交小麦科研育种的领军者,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昌平就受益于袁隆平的亲自指导,“他是我们的导师,自任北京市农科院杂交小麦中心科学顾问以来,他亲自指导十余年,使我国杂交小麦跃居国际领先。”

  如今,北京杂交小麦已走向“一带一路”,开始造福世界。“我们将永记袁老的教诲,立足自主创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解决人类饥饿难题作出更大贡献。”

  他的梦想照亮种业前行

  袁隆平的离世对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农业界都是巨大损失,但他的光芒将永远照耀着育种人砥砺前进。

  “他对水稻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生在不断追求水稻高产,达到一个目标,他没有说就歇歇吧,而是马上制订下一个目标。”在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看来,这是一种永不停歇、永不止步的科研精神。

  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已经高龄的袁隆平为何不停下脚步歇一歇。2019年,袁隆平深情讲述:“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为了这两个梦,谁搞杂交水稻他都支持,他都高兴。”张延秋告诉记者,袁隆平生前特别关注种子企业,“只要是为了杂交水稻发展,需要他做的,都会帮着去做。”

  田冰川对此深有体会。2017年,他联合动植物种业领域20余家龙头企业创办国科农研院,并在京设立公益性的种业工坊。为此,他特去拜访请教袁隆平。

  “他了解情况后,深加勉励,慨然支持,说中国种业不要工坊,要创新,要走向未来。他亲笔题写了‘种业创新展馆’的名字。”回忆起来,田冰川仍十分激动。

  2019年后,田冰川来到长沙担任华智生物总裁,携团队再度拜访,袁隆平亲笔题写“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如今这十个大字矗立于企业园区主楼之前,鼓舞着企业前进和创新。
 
  他的薪火将永续相传

  在袁隆平生前最后的日子里,他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

  犹召是隆平高科的一位“80后”科研育种人员,自2010年毕业以来就长期在公司的南繁育种基地工作。袁隆平去世的当天,犹召正在三亚水稻田间做科研,“袁老师就是我们的天,他走了,感觉天塌了,内心很悲痛。”

  犹召说自己是被袁老深深影响的年轻一代。“我在四川农业大学最开始学习的专业是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当时被袁老的‘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所吸引,所以大二就换了专业,学习种子科学与工程。”犹召告诉记者,袁老师不仅是科研育种的“大家”,更是育人的“大家”,他告诉我们,“做育种心要沉下来,根要扎下去”“下田看稻家常便饭,勤于思考灵感闪现”,让我们受益匪浅。

  传承,是种业界以及青年一代缅怀袁隆平最特别的方式。“袁老的梦就是我们所有人的梦,我们要把袁老的事业继承好传承好,继续照亮稻田,圆梦稻田。”

  “我们将牢记袁先生的教诲和遗愿,全力投入水稻育种创新,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吉林省松原粮食集团水稻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宝蒙权表示,近期将建设松嫩两江流域水稻种质资源库,全力加快优质粳稻育种步伐。

  “执着奋进、不断创新、团结协作是隆平精神的内核。”荃银高科总经理张琴表示,“作为企业来讲,创新是立足之本,未来我们要发扬隆平精神,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企合作,在育种创新上不断进取,继承袁老种业报国富民的遗志,打造大国农业的‘中国芯’。”

  袁隆平曾说过,“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他走了,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每当风吹过稻田,我们就会想起您……


2013年8月19日,袁隆平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片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2018年11月2日,参加全球农业南南高层合作论坛的代表考察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吴砾星

  5月22日下午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噩耗传出,全国悲恸。在长沙湘雅医院附近,上千民众冒雨自发聚集于路边致悼。人群中有手捧鲜花的学生,有背着孩子的老人,也有众多上班族和外卖小哥、快递员停车驻足。

  当灵车从湘雅医院缓缓驶出,“袁爷爷,一路走好”的呼号顿然在风雨中自发响起,一路不绝于耳。当车队经过长沙市芙蓉路等街道时,两侧楼群窗台上人头攒动,路边万民追送,满城哀声四起、车笛长鸣。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院士生前曾多次接受农民日报社记者采访,对农民日报社宣传报道予以高度肯定,还曾获得农民日报社与中国种子协会联合推评的“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称号。


在广袤大地上接续奋斗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举国哀痛,农业科学家纷纷表达了沉痛的哀思和无尽的怀念。

  “野生稻杂交稻超级稻,大国粮仓赖先生之力;三系法二系法一系法,世界目光仰先生之风。”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钱前撰写悼念袁隆平的挽联。

  钱前是多年从事水稻育种的专家,他告诉记者,在年轻时就认识了袁隆平院士,接受过袁隆平老师的很多指点,“袁老师经常鼓励我们创新,贵在创新是他的精神,也是他一辈子所做的事情。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这是我们的大国基石,正是袁隆平这样的前辈们付出的努力,使我们终于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他们的功绩,将永留青史。”

  全国优良食味粳稻育种的领军人物、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才林说:“袁隆平院士每年都会去海南的南繁育种基地,我每年春节也都是在农科院在海南的基地度过的,30年来基本每年我们都要去拜访他。”

  2016年,王才林和其他人一起拜访袁先生时,袁先生高兴地说:“走,到试验田去,我带你们看我们刚刚搞出来的‘原子弹’。”袁先生的“原子弹”就是刚刚研发成功的第五代超级杂交稻“超优千号”,在三亚示范田表现茎秆粗壮、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长势十分喜人。

  2017年,袁隆平团队开始在全国组建耐盐碱水稻联合体,王才林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耐盐碱水稻联合体试验方案的制定,每次见到袁隆平,近90岁高龄的他思路都很清晰,思维非常敏捷,相关的数字报出来根本不用想的,令人佩服。

  王才林告诉记者,对于育种的科研人员来说,袁隆平就是“精神支柱”。

  “有他在,粮食一定是高产的;有他在,粮食安全一定有保障的。”袁隆平先生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传承他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敦本务实,敬业奉献,培育更多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让更多的人吃上最好吃的大米。

  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所长杨永坤告诉记者,袁隆平院士生前非常关心和支持中麻所工作。2008年,中麻所成立50周年,袁隆平院士出席庆典并为研究所题词:“发展优势农产品,图强麻类大产业”。

  201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在中麻所挂牌,袁隆平院士题写“顺作物而延伸领域,立南方以拓展空间”的贺词。2018年,中麻所成立60周年,袁老又发来贺信,勉励麻类科研工作者奋发图强。杨永坤表示,中麻所职工将永远铭记袁隆平院士的精神,为国家三农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奋斗!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多年来从事玉米育种研究,他说:“袁先生是我最为敬重的科学家,我们要学习袁先生一辈子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奋斗一生的科研献身精神。”

  袁隆平院士虽离开了这片他深爱的热土,但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会一直激励科研工作者前行,在广袤的大地上接续奋斗。
 
分享到: 微信 复制网址 QQ好友 QQ空间 更多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