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推荐阅读 » 正文

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将引发种业颠覆性创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9  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作者:叶凤林  浏览次数:1128
 
       信息技术能为种业解决什么?

      解决传统种苗产业困境的出路在哪里?

      数字种业到了不得不发展的时候?

      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做好哪些建设?

      近日,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引起国内外种业界关注,1场主论坛、13场分论坛为行业奉上难能可贵的思想盛宴,其中数字种业论坛聚焦产业前沿进行探讨。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将引领种业产业进入智慧种业时代,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机遇,一定需要把握机遇、思考布局、积极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作报告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


论坛现场

      瓶颈倒逼,转型到了迫切期

      我国进入加速发展数字农业农村的新阶段。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介绍,我国数字乡村发展迈出革命性步伐,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国,2019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比重已达10%2019年全国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为23.8%

      “世界各大国都将数字化、智能化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王小兵指出,数字技术、生物技术是当今时代创新最活跃的两大领域,这两大技术的交叉融合,将会引发农业现代化的颠覆性创新。

      与此同时,数字种业也到了不得不加速发展的时候。

      政策导向、技术驱动、瓶颈倒逼、主动创新......种种因素驱动着种业转型。赵春江指出,政策层面,《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支持探索大数据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技术层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为智慧种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新技术、新应用、新产业、新主体不断发展;瓶颈层面,体现在品种井喷、同质化竞争,技术创新不足、研发潜力有限,种业企业利润不高、效益不好等逼迫转型;创新层面,不断追求价值、利润的内生动力,拓展产业链收益,资本驱动、数据资产化、集团化管控等需求引导企业主动数字化转型。

      在育苗行业,存在工作靠人力、决策靠经验等产业现状。“数字化智能种苗工厂是实现产业升级,解决传统种苗产业困境的唯一出路。”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吉书指出,智能种苗工厂通过设备代替人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解决了投入大的问题;同时,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吸引人才,促进行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堪萨斯州立大学 Jesse Poland博士

      堪萨斯州立大学Jesse Poland博士指出,到2050年,全球对小麦的需求预计将增加60%,如果按照现有趋势进行生产,未来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平均产量损失为20%,必须要通过育种研究、新技术的使用来提高产量与效益。

      数字信息贯穿种业全产业链

      信息技术能为种业做些什么?赵春江表示,贯穿育繁推管服等方面。

      育种方面,包括构建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育种管理与数据分析系统、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系统等;繁制种方面,包括应用制种基地数字化管理技术、种子加工包装自动化系统等;推广方面,包括种子分销电商与精准推广、种子标识与追溯系统、种子检测与分析技术、市场跟踪与行情分析系统等;同时,在品种审定管理系统、品种登记管理系统、植物新品种保护管理系统、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农技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种业安全监测预警等方方面面,均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

      韩吉书指出,育苗行业存在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技术密集、风险密集、服务密集等特征。据统计,常年生产的蔬菜约2/3采用育苗移栽,育苗移栽蔬菜种苗超6800亿株,全国育苗规模企业1500多个,年育苗量2000亿株,约占总需求量的30%

      通过数字化转型,种苗工厂向精准化发展,提高种苗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失误;同时,人工成本大幅度减少,工作环境改善,吸引人才,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例如,传统育苗行业育10 亿株种苗,需要人工4000人;应用数字化种苗工厂,可使人工减少80%,仅需 800 人,按照劳动力成本约10/年,数字化种苗工厂可节省人工成本 3.2亿/年。

      “未来世界就是数字世界。无数字、无智能、无未来。”韩吉书说。

      未来要抓好这几方面建设

      产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

      王小兵指出,农业专用传感器、动植物生长模型、大数据算法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数字技术产业化滞后,推广应用成本高;数据资源建设基础薄弱,很多方面尚未形成汇聚、共享、利用的机制;此外,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三个环节没有打通并形成闭环;能够掌握运用数字技术的农村人才缺乏。

      “要抓好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应用场景、智能设备、机构队伍等方面建设。”王小兵建议,针对农业的问题和痛点,充分发挥大数据预测预警和优化投入要素结构两大核心功能,确保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疫病防控、精准作业、产销对接、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见到实效。

      数字化智能种苗工厂方面,韩吉书指出,急需构建数字种苗产业发展的生态圈;此外,数字化种苗工厂投入是传统种苗工厂的3倍以上,投入大,要持续研发;产业发展还缺乏复合型人才,即既懂农艺又懂农机的跨界人才。

      拜耳作物科学亚太区数字创新与孵化高级总监Kohei sakata 指出,应对全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需要依靠提高单产来提高产量,数字化是最好的手段与机会。需要让农户和当地农业生态系统融合起来,才能面对挑战,相关方必须要形成合力,在整个价值链上进行合作,不管是政府、务农人员,还是保险公司、小微借贷公司等等。

      未来,智慧种业将向品种创新数字化、生产经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等方向发展。赵春江指出,“要实现育、繁、推、管、服各环节的数据、资源、能力和业务协同,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协作网络。”

      数字种业论坛由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裁兼作物科技产业总裁刘石主持。会上,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马淑萍作为授牌嘉宾,为数字种业论坛独家赞助单位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授牌。

      记者丨叶凤林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