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春耕购种擦亮眼,5大问题须注意,7大“套路”要躲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19  来源:滨州市种子管理站  浏览次数:411
 

      当前又到了选购种子的时候了,市场上的玉米水稻等作物品种繁多,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种子? 购买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选种要留心

      一是没有经过审定或者引种备案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不可购买。有些品种虽然当年种植产量不错,一旦气候稍有异常,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近几年各地都有类似事件发生。

 

      二是购买种子一定要考虑合理布局品种。以防气候不测,造成大面积减产。

 

      三是谨防购买已被淘汰的品种。由于这类品种价位较低,有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专做此类生意坑害顾客。

      二、购买需注意

      一是不随大流。

      不少人在选购种子时,喜欢随大流,人家种啥咱种啥,不顾自己的土壤、水肥、管理等因素,结果是不增产反而减产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优先考虑从当地的主流品种中选择适合自己种植的品种,就更为保险。

 

      二是不轻信宣传。

      部分农户购买种子时轻信宣传,销售人员说产量高,就大量购买。也不看是适合密植还是适合稀植,适合不适合自己种植。例如玉米,现在都是用单粒播种机播种,亩播量都定在4000粒以上,如果把稀植品种按密植品种播种,密度过大,容易倒伏减产。

 

      三是不崇尚高价。

      有些人认为价位越高的种子越是精品,其实,种子高产与否同价格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一般来讲,制种产量低的品种、新审定(引种)的品种价格高些,但这些品种丰产性、稳产性不一定好。

      四是种田大户不要购买单一品种。

      每个品种在抗性方面都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农作物生产与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等关系密切,种植品种单一,一旦遇到异常情况,就会大幅度减产,有时甚至绝收。

 

      五是不盲目追新。

      每年都有不少新审定(引种、登记)品种上市,不少人认为只要是新品种就一定比老品种好。其实每个品种都是有区域性的,品种优劣只有经过多年种植后才能确定,一旦盲目大面积种植,风险极高。

      三、要看清套路

      一些不良种子经销商的“忽悠”手段多样,而且经常有新招,让很多农民朋友防不胜防。

      一是游击经营。

      一些不法商贩打着“最高科技产品”、“大型农场繁育”、“超高产”等旗号,走村串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并利用农业执法机关上班前(或下班后)的时间,三、五人一伙,在村里大喇叭“忽悠”一阵,收钱卖货一会,急忙收拾摊子离开。这些不法分子善用游击战术,但其实只要细心观察、思考一下,就不难看出其中的“猫腻”,不会上当受骗。

      二是低廉价格。

      还有的不法商贩“挂羊头卖狗肉”,以“低廉”的价格销售同一个品种。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们销售的种子或伪劣或假冒。一旦购买,定会“得不偿失”。因此,在购买时,一定要认真思考一下“为什么价格这么低”,再判断是否选购。

      三是“专家”助阵。

      近几年在一些人口大村,经常会来一些所谓的“专家”讲课,打着“某某农大”、“某某研究所”专家的名义,带着种子现场推广、销售,而他们推介的品种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收益。也有部分“专家”所讲的只是“一家之言”,没有权威性。

      因此,在这种场合购买种子,更要注意,要认真查看其经营质资。

      四是赠奖销售。

      有一些地方经销商,把多年积存的种子进行“改头换面”,制成非“本品”产品,利用人们的“贪便宜”心理,采取“以赠奖促销”的办法,赠送一些实用品(如锅、伞、雨披等),有的也赠送过期种子。

      其实,这只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一种经销手段。因此,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谨慎。

      五是“名牌”效应。

      有些经销商会悬挂所谓的奖牌或锦旗在店里,告诉农民你放心买,这些种子是“名牌”,都是获过奖的,这奖是谁谁谁、哪个机构颁发的,只有表现好的品种才能得到.....。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农民朋友在购买时一定要认准“名牌”,千万不要被一些经销商忽悠了,最好是认准一些信誉好的公司

      六是虚假广告。

      有些广告往往把一些品种吹成完美无缺,但是农作物生产在气候条件、田间管理等方面有很多限制因素,宣传的产量或许只是理想条件下的产量。因此,在选购时要看价格、看说明、看播种范围、看气候要求等。所以千万不要只看“广告”,不计后果。

      七是找托演戏。

      经销商利用一些人的从众心理,在卖种子时,请很多“托”过来排队买种子,并且这些“托”可能还会跟你讲故事,说“去年种了这个品种表现有多好,产量有多高,收成卖了多少钱,今年怕买不到,一大早过来排队.....”。

      近几年来就有不少报道,一些不法分子组团“骗钱”,发挥“托”的作用现身说事或现场购买,当有一些农民购买种子后,这些团伙随即逃走或者去另外的地方重复作案。

      四、正确识别种子

      大家买种子要去正规的农资店或者找正规的种子公司经销商。购买时要多看,注意查看是否有营业执照,种子包装是否完整、种子标签二维码信息是否齐备、能否提供发票等。

      最重要的是:一定记得要用手机扫一扫包装袋上的种子标签二维码(包括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名称或进口商名称、单元识别代码、追溯网址四项信息),根据扫描后弹出的信息,确认品种名称、生产经营者与包装袋上的一致,尤其是通过点击追溯网址,可查询到种子的发货时间,发货企业或零售商等信息。如果一切正确,那就是放心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