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种业故事|同汪若海一起访崖城中棉所南繁基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6  来源:种子科技  作者:吕青 戴盈华  浏览次数:148
 

 汪若海 (1936-)  

       汪若海,棉花专家。在“六五”棉花协作攻关中任专家组秘书,并承担新设的抗虫棉育种子课题负责人;“七五”期间任“专用棉花新品种选育”专题主持人;“八五”和“九五”期间任整个攻关项目的课题负责人,并具体进行抗虫棉研究。培育出抗黄萎病优良品种“中棉所9号”和低酚棉新种质系等;主持完成我国棉花种植区划和商品棉花生产基地建设研究、黄淮地区棉麦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制订国家标准《棉花原种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等项目。对我国早期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与应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我国棉花的育种和生产做出了贡献。

      年逾古稀  再访崖城宝地

      6月18号,中棉所老所长汪若海偕同南繁院宣传小组等一行人前往崖城镇参观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崖城南繁基地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

      崖城棉花基地是汪若海老所长亲手创建起来的。当时,面对外国学术对“环境可以改变遗传性”理论的权威统治,我国棉花种植技术短缺,优势良种资源匮乏,而国际上对棉花价格的垄断等等严峻形势,加上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作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宗农作物和纺织品生产的主要原料,棉花是国家基本战略性物资,其充足和稳定供应事关国家经济安全。所以棉花的种植、培育研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于是我们看到每年的从九月开始到次年的四月份,从事南繁的科技人员像候鸟一样南航北车来回迁飞,来到海南三亚、陵水、乐东等实验基地进行农作物南繁的工作,而崖城基地是中棉所在三亚地区最重要的基地之一。独特的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全海南气温最高的地方,无论冬夏,这里的气温总会比其他地区高出一两摄氏度。优异的气候条件使之成了棉花南繁加代育种的天堂。

      “一个品种的培育与研究如果需要至少十二代,十二代就需要十二年,但是经过南繁之后,在北方培育一代,送到海南经过南繁再培育一代,一年能培育两代,那么就缩短了一个品种一半的培育的时间,大大提高品种研发的效率。”在去往崖城的车上原中棉所所长汪若海说道。

      基地建在一个盆地的小山坡上,居高临下,地理位置特别好。我们一行在烈日下参观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棉活体样本,男生们扛着摄像机照相机记录着这些珍贵的野生棉样貌,女孩子耐心的听着黎主任一一介绍:这是白小彤、那是阿拉伯棉、美洲棉、澳洲棉……

      “获得中国科技发明奖的中棉所12就是在这块宝地上研究并繁育出大量种子的;还有抗虫棉最初的培育和扩繁,解决了北方的抗虫棉种子供给不足问题,并把美国的抗虫棉种子赶出了中国的市场。”汪若海老人在说到这的时候,满脸的自豪。

      崖城兴地说来由

      为了扩大和丰富棉花育种所需要的种质资源,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棉属野生资源的收集和和对野生种质的研究和利用。为此,我们的棉花专家通过各种途径先后从印度、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非洲等地收集到了许多野生棉种的资源。

      由于野生棉种属于高温短日照植物,在我国主产棉区基本上难以完成个体生活周期,所以往往要在温室过冬,即温室保存方式。但是,到了野生棉种质圃后, 不仅很好地得以多年生保存(或宿生保存),多数棉种可以较好地完成个体自然生活周期,收到种子。所以,野生棉资源材料的保存分为种子和活体植株两种方式。种子主要保存在国家棉花种质库,活体植株主要在野生棉种质圃。该圃又名国家野生棉种植园。

      汪若海是我国棉花冬季南繁的先驱者和创造者。在生活与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20世纪50至60年代时期,他为寻找我国最适合棉花冬季南繁加代和野生棉种资源的扩繁保存基地,从海南、广东、广西一直到云南等地,都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考究。最后选定棉花冬季南繁的最佳地点的是海南岛西南端的崖城一带地区。

      1982年11月,中棉所与崖城当地农场签署了一份协议,崖城中棉所野生棉种质圃就在一片荒郊上的小盆地落成了。

      海南岛地处热带, 为一天然大温室。自北端的海口到南端的三亚,从1968 到1982 的15 年内, 冬季极端低温也都在0 ℃以上,没有出现过霜冻。尤其是三亚和崖城,冬季气温在全岛最高, 元月平均温度分别在20 .7℃和21 .1℃(15 年的平均值。下同), 极端最低气温分别是5 .7和6 .1℃(均在1974 年)。年总积温(10℃以上)分别为9255 和9440 ℃。日照充足,年日照数分别是2590 和2640 小时,尤其是冬季(11 月至翌年5 月),雨日很少。年辐射能量134 .03和137 .08 千卡/cm2 。虽然年降雨量高达1273 .6 和1270 .7 mm ,但分成明显的旱季和雨季,雨季主要在7 -9 月,冬季降雨量都很小。这样的气候特点最适合野生棉的生长习性,也利于棉花冬繁开展研究工作。

      千重万难育棉花

      那时的崖城基地周边全是田野。偏远又落后,没有电,水还含有大量的铁和氟,在野生棉种质圃耕耘了三十年的黎绍惠回忆起当年的生活。“那个水从基地里的水井里打上来是白色的,放置沉淀一段时间后,水就慢慢变红了,水里面含铁、含氟量超标,对人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我们自己平时的生活用水都是用铁桶从当地其他家里接的。除了生活用水不便,育种灌溉用水更加辛苦。那时候由于没有自来水,80亩地全靠人工浇灌,而且还必须是在两天之内完成。整个崖城棉花基地是坐落在一个小盆地东北部的斜坡上的,地下都是石头打不出水,水井是在盆地下边,运送灌溉用水非常困难。85年刚来的时候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有一台收音机,闲暇时就只能听听广播了。”

      “那时候买东西是用粮票,布票,一年的布票刚好够做一套衣服,需要做苦力活的劳工一个月有大概三十斤粮票,像我这样的一个月二十多斤,但是在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有菜、有这么多吃的,光光吃饭是根本不够饱的。”汪若海老人像给我们讲故事似的娓娓道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野生棉种质圃的生活环境也渐渐好了起来。冬天可为50名从全国各地来的南繁工作者提供食宿,每个房间配有电视、空调、网线。现有5名工作人员长期驻守,维护中棉所基地日常工作。

      “世界上只有两家野生棉种质圃,一家在美国,一家就在三亚崖城,从宿生保存材料涵盖的棉种数来看, 我国野生棉种质圃已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棉花园。”汪若海老人无不自豪的说道,还说“王坤波在野生棉园建立中卓有功劳”。

      现在,野生棉种质圃引种野生棉59 份,成活32 份;引种陆地棉野生种系286 份, 成活256 份;引种多年生海岛棉13 份(成活9 份)、亚洲棉2 份和草棉1份;引种桐棉属10 份, 成活7 份。有的野生棉有闭花授粉的功能,有的含致死基因,还有其他品种所具有的不为人所知的效用目前正在研究中。这些野生棉没有棉絮或者非常短,不能用于纺纱织布,没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而且大多是灌木,也没有观赏价值,但它却有很高的学术价值,通过对野生棉各种品种的优良性和特点,来培育新的适于种植的棉花,对提高棉花的抗旱性、抗虫性、产量和加代繁育有着重要作用。

      厉志贞亮后来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汪若海老人突出的奉献精神和笃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激励后来人,他不仅育棉花,也培育人才。老所长带过的学生很多,其中有一位今天我们探访时有幸遇到。他就是现任中国农业中棉所南繁基地的负责人之一黎绍惠。作为棉花南繁育种的中坚力量,他一直笃守在南繁前沿阵地的第一线,一守就是三十年。

      提起黎绍惠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很陌生,但作为一名搞农业育种的科研人,他在南繁事业上坚守了三十年,三十载岁月一路走来,他付出自己的勤劳、智慧和努力,默默为了南繁科研育种事业奋斗。“黎主任是南繁的老骨干,85年从学校毕业后就到这里来了,到这里专门搞南繁,不像别的专家,冬天来了,夏天又走了,”汪若海老师向我们介绍黎绍惠时,话语中都是亲切与敬佩,“据我所知,在这里专门搞南繁30年的,我想不出还有第二个人了。”

      黎绍惠为我们讲述了当时的故事。三十年前,因为人才紧缺,当时中棉所的领导派人跑到了黎绍惠的学校,把他接到了中棉所来,“那时候条件比较艰苦,老领导怕我不愿意到这里来,就说这里有一头猪,要宰杀需要人手,喊我过来帮忙。”于是一个刚刚二十出头的大学生,就这样跟着领导来到了中棉所搞育种科研,天天往田地里跑。那时南繁的条件很艰苦,因为地下水含氟、铁量比较高,所以用水只能从更远的地方用水桶运回中棉所,运回来吃几天,水用完了就再去运。那时整个棉花所只有一台录音机,每天听一听广播是他每天在田间地头忙活完后唯一的娱乐活动。过于艰苦的条件使得其他人的工作人员到这里最多呆一两年时间就坚持不住了,甚至第一天来,第二第三天就走,能坚持下来的人,就只有黎主任一个。

      废寝忘食的岁月里他甘之如饴,而心怀国家舍己忘我的坚强意志力终于结出了硕果。黎主任参与完成的大豆新品种中黄13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期坚守在南繁科研的第一线,正是他取得这一份荣誉的基石。

      南繁不只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责任和精神

      倘若说南繁地是一块宝地,而汪若海等老一辈专家就是宝地的拓荒者,人与地的结合创造出了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科学成果。因为他们心里装的是国家人民穿衣吃饭的大问题,想的是让民族独立,让国家强盛起来。推翻外国技术在中国土地上的垄断,保障国家粮食物资的安全,这种责任感一刻不停的驱动着他们拼命工作,这已经内化成一种道德使命,一种心系苍生的感召力量,南繁也因为有了光芒才得以照亮中国农业科学的大路。

      农业科学的战士们在岗时鞠躬尽瘁,退休后依然著书立说,保护与弘扬南繁文化成果。

      这种“崇尚科学、求实创新、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南繁精神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老一代的南繁人就是凭着这样的精神把青春献给了中国种业,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正能量才是我们当代年轻人所需要的精神力量。 精神财富需要丰富,社会需要向上向善的力量,属于中华民族的南繁精神将振奋全民族的精气神。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