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新政激发种业人才创新活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4-16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241
 

编者按

      前不久,农业部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了全国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形势并对2015年工作作出部署。会上,相关单位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典型经验进行了介绍,现刊登如下,以供借鉴。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对种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但种业科技与市场结合不紧、育繁推脱节等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企业缺技术、缺人才,创新能力弱,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形势。因此,我们在深化种业改革过程中,牢牢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紧紧抓住科技人才这个关键,着重从人才激励、流动和培养三个方面推举措、出政策、建机制,为现代种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启动种业科技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强化科研人才创新激励机制。去年10月,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种业科研成果机构与科研人员权益比例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机构与人员对成果权益比例和权属约定原则,规定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分配,科研人员可获得不低于40%的权益比例,纳入工资总额但不计入工资总额基数,不因工作单位和岗位变动而丧失。试点率先在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水稻所、蔬菜花卉所和中国农大玉米改良中心4家科研机构启动。去年12月2日首场推介会完成9笔交易,成交额3000多万元,近期还将推出193项成果上线。

      推动出台鼓励科技人才流动政策,支持企业商业化育种。针对科研人才流动难问题,我们会同人社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事业单位种业骨干科技人员到种子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指导意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兼职、挂职和参与项目合作等方式,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允许保留原单位岗位工资、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等待遇,可在企业兼职兼薪、领取报酬,参与技术入股和股权期权分配。目前已从海外引进20多位有跨国公司研发经历的国际化人才,其中4人已列入国家“千人计划”。

      多措并举拓宽种业人才培养渠道,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依托农业高校加快培养种业学科人才,会同教育部推动中国农大等12所高校设置种业二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博硕士研究生;支持河南科技学院等3所高校开展实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依托种子企业建立种业人才培养基地,支持隆平高科等13家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或院士工作站,中国种子集团等23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家专业人才项目支持种业人才培训。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建立种业人才培养合作机制,资助企业人员出国进修3个月;通过外专局人才培训项目支持,先后组织技术骨干赴美国、德国培训;利用部门预算项目先后举办现代种业专题培训班10余期。依托重点科研攻关培养育种骨干人才。去年农业部启动玉米、大豆良种联合攻关,建立院士领衔、科企合作的集中攻关机制,在培育突破性品种的同时,尽快培养一批育种骨干人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