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56年来累计培育“中棉所”系列品种达90多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2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蒋建科   浏览次数:113
 

 [人民日报]中棉所 创新撑起棉花“国家队”

  小麦喜获丰收,绿油油的棉田里又传来好消息:棉花科技也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其中超过1/4的棉花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的品种,高峰时全国竟有一半是中棉所的品种。中棉所为我国棉花单产位于世界领先水平做出巨大贡献,在农业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树起新的丰碑,无愧“国家队”的光荣称号。

  创业创新并举,新品种创造多个第一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勤于实践、勇于创新”,走进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上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大门,对面的产业楼上,镌刻着这几个醒目的大字。

  这就是我们的“中棉所精神”。我国棉花界目前唯一的院士、棉花所原所长喻树迅研究员说,中棉所57年的历史,既是一部创业史,更是一部创新史。

  论创业,中棉所虽不像红旗渠那样惊心动魄,却依然可歌可泣:新中国成立初期,棉花紧缺,农业部批准成立中棉所,时任农业部副部长的杨显东带队考察选址。“1957年我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就成了棉花所第一批科研人员,研究棉花呆在北京怎么能行?必须到农村去,到产区去,到棉花生产最需要的地方去。”80多岁高龄的蒋国柱研究员是当年考察组最年轻的成员,但回忆起当年的情形,蒋国柱老人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中棉所位于离安阳市区20多公里的白璧镇大寒村,当时不通车,步行要走3个多小时。副所长侯志勇回忆说,有一次骑着自行车去安阳市开会,回来的时候下雨了,满是泥泞的路自行车也骑不动了,只好扛着自行车走了好几个小时。

  论创新,中棉所56年来累计培育“中棉所”系列品种90多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6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2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11项。据统计,仅在1990年至2010年,“中棉所”系列品种就累计推广3.57亿亩,占同期全国棉花种植总面积的26%,在粮棉油主要农作物中,同一单位品种在全国范围如此长期、大面积推广种植,绝无仅有。

  还是让我们看看中棉所闻名全国的几个第一吧:“中棉所10”——我国第一个早熟棉花新品种,改变了黄淮棉区的棉花种植制度,为实现粮棉双增产作出巨大贡献。“中棉所12”——我国第一个高产、优质、抗病兼得的棉花新品种,1990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是我国自育棉花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种植时间最长、适应性最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突出的品种。“中棉所28”——我国第一个杂交棉种,敲开了人工制种杂交棉在我国生产上利用的大门。“中棉所29”——我国第一个国审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填补了当时我国棉花杂种一代利用的空白。“中棉所41”——我国第一个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是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的重大突破。

  唱响创新主旋律,占领科技制高点

  作为唯一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科研机构,中棉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坚持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机制创新齐头并进,唱响创新主旋律。

  2007年12月,由中棉所牵头,自筹经费数千万元与美国农业部南方平原研究中心、华大基因合作,启动了“棉花基因组计划”,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棉花全基因组测序。2012年8月,中棉所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全基因组遗传图谱(草图)的绘制,该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2014年5月,亚洲棉全基因组测序组装已全部完成,研究结果已在《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为我国在世界棉花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占得先机,标志着我国棉花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地位。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面对国外抗虫棉对我国棉花产业的严重冲击,中棉所联合国内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协同攻关。先后承接了上游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30余家在基因挖掘和构建方面的优势单位,联合了湖北、新疆等全国11个主产省区在遗传转化、新品种培育、新材料创制等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单位,通过科研合作、协同攻关,成功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中棉所41”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培育,推动了我国棉种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所校协同创新、联合科技攻关的成功典范。

  截至2012年,培育“中棉所”系列抗虫棉品种42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约占国产抗虫棉推广总面积的1/3,在国产抗虫棉市场占有率从1999年5%上升到2012年98%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和引领作用。

  以自主创新引领未来

  近年来,由于投入大、比较效益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棉区植棉面积持续萎缩,我国棉花产业受到新的挑战。

  中棉所的人发现,研究所周边种的棉花越来越少了。当年我们离开北京来到这里,不就是因为这里是棉区、有棉花吗?从喻树迅院士手中接过所长接力棒的李付广经过深思,把发展的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一个“东移、西进、北上”的战略调整构想逐渐形成。

  东移,在东部滨海盐碱地上种棉花。棉花是唯一既抗旱又耐盐碱的农作物。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有着广大的盐碱地,这些耕地不适宜发展粮食生产和经济作物,却适宜种植耐盐碱的棉花品种,这样既能保持我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改善当地土壤条件。

  西进,在新疆发展规模经营,提高棉花生产现代化程度。2013年8月底,新疆科研中心筹备推进工作组成立。2013年底至2014年初,“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石河子研究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阿拉尔综合试验站”成立,共同促进棉花产业升级发展。

  北上,让内蒙古内陆旱区遍地棉花盛开。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具有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和潜力。中棉所在当地的大面积试验种植表明,籽棉产量达到523公斤,经济效益是玉米的2至2.5倍。如果能在当地建成500万亩的棉花产区,就相当于内地可以调减1000万亩棉田发展粮食生产。

  李付广介绍未来我国棉花产业的新布局是: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传统棉区渐渐隐去,而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西引新疆,东连滨海,形成一个横贯我国东西的狭长的棉花产业带。这是一个极具创新的庞大构想,如果能够实现,将对我国的耕地利用、粮食安全,以及棉花生产格局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对于这个战略调整,中棉所的科研人员有着足够的信心。

  “中国人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也能解决自己的穿衣问题!” 喻树迅院士的回答掷地有声。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