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公布的第2051号公告显示,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种国际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变更后达4.8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种子航母企业。资料显示,变更前中种迪卡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孟山都的合资公司。
从中种迪卡到中种国际,从经营合作到资源整合,从"国家队"到"世界队",一路泥泞,几多纠结,十分沉重,万千期待。
作为种业国家队的代表企业,中种集团一直是国家扶植的重点,政策扶持、海量的资金、高调并购,近几年相当抢眼,毁誉参半。之前的几家合资公司多是市场换技术的老路,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有换到,一如汽车等行业。本次中种国际确有几点突破,首先是孟山都将玉米科研、品种和营销、市场全部注入,很是难得;其次是中种集团停掉所有玉米业务扩展,大有倾尽资源赌一把的决心。相比登海、敦煌与杜邦先锋的合作,进步很大,低调前行的三北先正达也相形见绌。
合作的共赢点在哪里呢?略猜一二。
中种集团大而不强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近年玉米业务急转直下,并购也鲜有作为,基本没有科研能力,反倒成了冲击市场的先锋。绑定大佬孟山都,弥补科研育种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加上水稻转基因技术的基础,在未来的市场中豪赌主粮作物的转基因商业化抢占先机,中种迪卡局部市场的成功和国际化操盘团队也是中种不具备的,众多的财务、风控线提拔的领导显然在业务上难有大作为。
孟山都方面,进入中国大市场,中种特别是中化有巨大的政策游说能力,大佬意在沛公,迪卡系列品种仅仅是敲门过渡,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才是其终极目标。
主管部门方面,中种国际获批成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族种业发展的纠结,一方面将民族种业列为国家战略,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自主创新,建设国家队,另一方面鼓励"亲儿子"与巨头合作,储备技术和品种,国际化与狼共舞。
请问,加上众多院士、专家的奔走呼吁,转基因玉米商业化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