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小麦晚霜冻害及其补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4-10  来源:安徽来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作者:张勤  浏览次数:205
 

    小麦晚霜冻,又称春霜冻,是由寒冷季节向温暖季节过渡时期使小麦植株体温降到0℃以下引起伤害的农业气象灾害。它主要危害北方冬麦区小麦幼穗分化进入药隔形成期和四分子期的小麦。由于晚霜冻在管理挽救时间上的限制,它的危害远远大于早霜冻与生理霜冻。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暖冬年份的增多,小麦晚霜冻的危害已成为小麦生产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来安县2013年4月5日-6日,由于气温急剧下降,部分地方出现了小麦叶片似开水烫伤,心叶死亡,有的叶尖发黑,这种症状是小麦晚霜冻害造成的。  
   
    晚霜冻害主要危害幼穗分化进入药隔形成期和四分子期的小麦。进入药隔形成期后,耐寒能力显著下降,成为对低温临界发育阶段,若遇低温极易受害。  
小麦在霜冻之前,一般生长在较温暖的环境里,组织柔嫩。细胞内外游离水较多,遇较低温度,容易结冰。轻者细胞间隙结冰,重者原生质冻成晶体。细胞间隙结冰后,细胞内水分外渗,解冻时气温往往上升较快,使细胞来不及吸回外渗的水分,引起水分散失,若原生质体成为冰晶体,则直接遭受损伤。二是小麦受霜冻之前,没有发达的根系,没有形成壮苗,再遇地虚缺墒,使冷气入侵,受害面增大。解冻时又无充足的水分供应,使其冻害加重。三是小麦生长发育到一定的不抗低温冻害的能力阶段。尤其是幼穗分化进入药隔形成期和四分子期,不仅抗寒能力大大减弱,而小穗正向两极分化,对外界条件十分敏感,遇到0℃的低温,就要受不同程度的危害。四是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蛋白功能失活,气温的骤然变化,使株体内部代谢失常。 
 
    1、晚霜冻害与气候背景及环境条件的关系:一般表现为天气越旱,冻害越重。土壤干旱,土温变幅大,加上受冻的组织解冻蒸发失水得不到随时补充,而冻害加重。 
 
    2、洼地冻害重于高地。冷空气比重大,易在洼地停留,使洼地形成较厚的冷气层,加上洼地辐射散热,形成较强的低温面,使小麦冻害加重。之所谓:“风刮屋脊、霜打洼”即此道理。据调查,高低悬殊明显的地块,低洼处冻害率80%,高处只有65%。  

    3、前期天气温暖,使小麦处于温暖的环境,降低了抗寒能力,再遇低温,势必冻害。所以前期天气温暖的时间越长,冻害越重。  

    补救措施:发生晚霜冻害的田块如遇到降雨可亩追尿素5千克争大穗,或在小麦防治赤霉病时喷施叶面肥料增加粒重。农民朋友参加农业保险的可报灾,减少灾害损失。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