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太空大麦”新品种在上海育成 非转基因育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23  来源:新民晚报  浏览次数:172
 

      原标题:“太空大麦”新品种在沪育成

      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遨游过太空的种子,到底能结什么果?市农科院的大麦试验田里有答案——昨天,记者在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看到,6年前曾搭乘我国第一颗专业航天育种卫星“实践八号”飞往太空的大麦种子,已经繁育出我国首个“太空大麦”新品种——“空诱啤麦1号”。“太空身世”确实让它们与众不同:产量高、抗逆性强、酿造啤酒的品质可与进口啤麦试比高。

      航天大麦基因突变

      这是由上海科学家承担的我国首个啤酒大麦航天育种工程,即“利用航天诱变—加倍单倍体技术改良啤酒大麦”课题。2006年,三株来自上海的啤酒大麦材料有幸乘坐航天育种卫星飞向太空。与航天员飞天穿得“白白胖胖”层层设防不同,太空舱里的“大麦乘客”却一身轻松,还能通过特制“天窗”,充分享受“太空浴”。

      “空间诱变可以使搭载卫星进入太空的植物材料,发生地面难以诱发的基因突变,从而产生各类新颖的性状变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黄剑华博士告诉记者,随“实践八号”卫星出行的大麦品种,都是来自上海的高产优质啤麦,在抗病害、耐盐碱、酿酒品质等方面表现出众。

      稳定遗传靠小孢子

      果实个头大,作物产量高,各项品质优异……拥有“太空印”的种子们,通常在第一代果实上喜获“丰收”。可到了孙辈身上,呈现两极分化:个头参差不齐,品质好坏不均。这是因为,空间诱变诱发的基因突变类型各异,变异性状的遗传控制模式更为复杂,很容易在代际繁育中分离和丢失。

      “如果有小孢子来帮忙,太空种子的优良品质就可以保持稳定,世代遗传。”多年来,黄剑华带领研究团队致力于细胞级别上的生物育种,小孢子是研究重点。

      基于小孢子,一整套大麦空间诱变与小孢子培养复合育种新技术已经成熟:“太空走一遭”后,在培育出的植株花药中取出小孢子,然后层层加压——经历高盐、低氮、缺水、病菌毒素等各种极端环境,选拔出佼佼者。“存活的‘太空小孢子’就是携带了相应的抗性变异基因,通过染色体自然或人工加倍,优异基因变异就被‘纯合’到新生的麦种中了。”

      航天育种非转基因

      目前,“空诱啤麦1号”和“空诱啤麦2号”已经通过国家新品种鉴定,一批节肥、耐旱、抗病能力明显提高的大麦新品系也正在积极孕育中。科学家们欣喜地发现:“太空大麦”新品种具有丰产性、耐盐性,制啤品质等明显比国内现有主栽大麦品种技高一筹!

      受过宇宙射线,经历了基因工程,“太空大麦”新品种上市,会否遭遇健康之忧?有关专家指出,太空作物新品种和转基因食品完全不同,“稀奇古怪”的宇宙射线只是诱导植物自身各种基因显现甚至放大,没有将外源性基因导入作物。

      除了“太空大麦”,上海科学家正在努力地将该项新技术应用至其他农作物,培育一批口味好、品质好、安全性好的“太空蔬菜”、“太空大米”、“太空玉米”等。同时,第二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作物小孢子和花药培养技术培训正在上海进行。待太空种子和小孢子“手拉手”的技术体系被国内更多育种团队熟练掌握后,丰富有趣的太空食品将有望慢慢钻进普通百姓的菜篮子。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