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拇指西瓜方形西瓜巨无霸西瓜 只看不卖(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6-12  来源:城市信报  浏览次数:159
 
拇指西瓜方形西瓜巨无霸西瓜 只看不卖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西瓜成了市场上的畅销水果,在平度市明村镇大黄埠村,不仅有那些平日里能见到的普通西瓜,还有一些形状奇特的西瓜,方的、连体的、特大的、很小的,应有尽有。记者趁着村里正举办西瓜节,对这里的特色西瓜进行了源头探访。记者得知 ,“西瓜村”出产的特色西瓜虽然有名 ,但由于种种原因 ,产量低且不对外销售。

  A

  花样不少

  拇指西瓜啥口味,村里没人知

  村书记没舍得尝拇指西瓜

  “西瓜村”之所以出名就是因为培育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西瓜品种 ,其中格外吸引人的就是还处于培育阶段的拇指西瓜,这种拇指西瓜并不是本地品种 ,而是从国外引进的。据大黄埠村的党支部书记范再森介绍,“这是我们当初去深圳参加一个博览会时看上的,当时觉得这个品种挺稀罕,以前没见过,就买回来自己培育一下。这个品种最早产自荷兰,这种小西瓜在国外能卖到一百美元一斤。”

  记者在村里展示各种特色西瓜的陈列室里见到了这种拇指西瓜,这种拇指西瓜并不是直接种在地里,而是长在花盆里,顺着支架往上长,从远处看起来更像是盆栽,不拨开叶子很难发现里面的果实。虽然结出的果实个头很小,和普通人的手指头差不多大,但结出果实的数量非常多,在西瓜藤蔓上密密麻麻分布着。

  这种西瓜口味怎么样?范书记的回答让记者惊讶,“我自己也没吃过,村里的瓜农都没尝过是啥滋味,因为现在总共没多少棵,结了果我们要留着当种子,哪舍得吃。这西瓜我们也没摸透脾气,拿不准长成什么样算是熟透了。如果拿来吃,看这样子也不用切了,洗洗就能直接塞嘴里了。”

  方形西瓜上还带着字

  记者了解到,这种拇指西瓜只在村里的实验大棚里有,还没有推广出去,大伙连以后这种西瓜怎么发展都没想好,“我觉得可以当盆景来观赏,熟了后自己摘下来吃,对于这种拇指西瓜,大家有不少想法,但现在来说还无法大规模培育种植。”

  村里不仅有拇指西瓜,还有方形西瓜,西瓜长成方形是因为从小就在模具里生长,等到西瓜长大就把模具去掉,出来的就是方形西瓜了。

  方形西瓜每面都带着一个字,四个面凑成四字短语,比如“福禄寿喜”、“节日快乐”等,这些字可不是西瓜长成后刻上去或画上去的,是由不同的模具决定的。

  “当初弄这种方形带字的西瓜,是因为我们看到有卖带字的苹果,于是专门去南方找企业做了模具。”村主任吴京华告诉记者。

  当记者问起,这些方形西瓜有没有推广或者当做礼品出售时,吴主任说:“现在还不卖,只能拿来参观,因为买这些西瓜模具花了好几万元,而且给西瓜套的方形盒子只能用一次 ,等到西瓜长成了就得抠掉,所以这种方形西瓜的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而村子的陈列室里,记者注意到这些方形西瓜多数都是作为展览品。展柜上不仅有带字的方形西瓜,还有其他一些长得比较奇特的西瓜,比如连体西瓜,连体西瓜是两个西瓜长在一起了,就像两个挤扁的皮球放到一起。

  种出巨无霸西瓜,村里给奖励

  拇指西瓜算是走到了小西瓜的极端,但村里不仅种着小西瓜,还有大个头的西瓜。从6月6日起,村里开始举办西瓜节,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比谁家的西瓜个头更大,今年夺得巨无霸西瓜冠军的是一个重达六十斤的西瓜。

  “谁家的西瓜最重,可以奖励3000块钱,第二名和第三名也有奖励,为了让村里的人都能种出大西瓜,只要重量超过三十斤,不管拿没拿奖,村里都奖励瓜农三百块钱,所以瓜农即使种的大西瓜没获奖,也不会很扫兴,毕竟不是赔本买卖。”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村里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鼓励村民多去琢磨,研究种植技术,这样才能种出更大的西瓜。村主任现场搬起一个村民种的巨无霸西瓜放在电子秤上,显示的重量接近55斤,村主任告诉记者:“这个摘下来好几天了,水分流失了一些,比原来轻了将近半斤。”

  据了解,村里去年种出的最大的西瓜是72斤,拿到北京去参加比赛还拿冠军,当时第二大的西瓜重量还不到五十斤。这些巨无霸西瓜很多都是专门伺候出来的,在专门种植巨无霸西瓜的大棚内,记者看到这里长出来的西瓜都个头大得惊人。为什么这里的西瓜长得这么大?大棚里的技术员老吴告诉记者:“这些西瓜能长得大主要是因为种得比较稀,一棵西瓜苗占了以往能种十棵苗的地方,地方腾出来了,再加上一直有人专门打理,肯定个头大。”

  老吴随便从地里翻出来一个巨无霸西瓜,抱起来一掂量,跟记者说:“这瓜得有50斤了,但还能继续长十几天,到那时候极可能长到七八十斤。”

  B

  销量不错

  西瓜贴上二维码,瓜农年赚十几万

  二维码只用于高端西瓜

  西瓜长得都差不多,靠啥来跟其他瓜区分,做出自己的品牌?大黄埠村想了个办法,就是给自己的许多西瓜贴上二维码,西瓜买回家只要对着二维码一扫,就知道这瓜是什么时候种的,什么时候采摘的,连种植户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也能看到。

  为了验证二维码的作用,记者随便挑了一个贴着二维码的西瓜,用手机上的二维码扫描软件对着一扫,屏幕上立马显示出来了西瓜的身份信息:品名是大黄埠牌西瓜,产地是平度市明村镇大黄埠村示范基地,再往下还有种植人的姓名,种植时间、采摘时间和种植人的手机号码。

  但记者发现村里销售的西瓜只有部分产品上有二维码,并不是所有西瓜都有这份“荣耀”。村主任解释说:“这些二维码只用于一些高端的西瓜,它们基本都是送往超市销售的,村民平时卖的瓜就没这个了。”村主任介绍,村里贴了二维码的西瓜,卖到了青岛的许多超市。据了解,利客来、泽雨等都与村里有合作,“利客来每天都有车来这,天天往青岛运我们的西瓜,这些都是长期合作的,也基本都是贴了二维码的。在超市里看到我们大黄埠村的西瓜,拿手机一扫就知道谁家种的了,有问题可以直接打电话过来。”

  卖瓜还得靠“保姆”

  大黄埠的西瓜卖得好,秘诀在哪?记者从村民了解到,这全靠村里面有一个“保姆”帮着提供技术支持,还给村民们寻找市场和销路。

  在村民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大家口中所说的“保姆”那里青岛奥森农产品有限公司。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吴京华从屋子里面拿出了一个西瓜介绍说:“你看这西瓜上不仅仅贴着二维码,而且西瓜上面还贴着我们"大黄埠"的标签和包装,谁也别想冒名顶替。”

  这一个一个贴上,岂不是很麻烦?但是吴京华说公司会为村民们包办一切,村民们只需要种好瓜就行了:“村里的村民只要交上一定数量的会员费就可以成为会员。村子里面一共有二百多户人家,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公司会员,我们公司则是为村民们种瓜提供一些技术支持,联系一些客户和经销商,这样大家都方便,村民们只需要把瓜的质量保证好就行了。”

  为了保证大黄埠村西瓜的质量,公司对一些种植的细节要求也是很高:“现在这里的瓜为了保证质量,都是熟了之后,等客户过来谈好价格,地里的瓜达到相关的要求后才能摘,达不到要求的西瓜即使烂在地里面,也不能卖给客户,你说有些客户第一次来批发你的瓜,如果质量很差或者卖得不好的话,人家下次就不会过来买你的,信誉和质量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让相信我们的客户吃亏,也不能让自己砸了自家的招牌。”

  村里订了60多辆车

  大黄埠村瓜农们还说,通过种瓜,一年能收入十几万,村民基本也都有车开了。村书记范再森说到种瓜致富,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前几天西瓜节开幕的时候,有好几家汽车专卖店来我们村里推销汽车,啥牌子的都有,最后村里面就和村民们商量了一下,一起订了六十多辆,村里一户一年基本能赚十几万,买车也不是很难。”

  据范书记介绍,村里面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搞特色西瓜种植的,现在连大棚加大田,一共种了三千多亩西瓜,一年能种上两到三季,基本一年能卖出去两万吨西瓜。从年初到深秋都可以种,这一季刚摘完,地空出来以后就可以继续种上西瓜或者番茄樱桃,地基本闲不住。

  “有的家里人多,就多包一些,有的人少,就少包一些,一般来说一户能包上几亩,现在有些村民有钱了就想把房子改成二层小楼,但是镇上最近要改成社区 ,所以现在也别忙着盖楼了,等到时候大家一起搬到社区的高楼上就行了。”

  C

  问题

  特色瓜种了为啥不卖

  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大棚有一千多个,在村民吴忠良的大棚里,记者看到吴忠良正在除虫,大棚里面十分闷热,有种蒸桑拿的感觉,温度大约在40摄氏度左右,瓜农每天在大棚里面除草除虫都要待上四个小时。“一般来说很少使用杀虫剂,或者除草剂,要尽可能用人工清理,最多就是用一些有机肥。”

  说起村里的特色西瓜,像拇指西瓜,村里的技术员老吴介绍说:“养拇指西瓜就像照顾刚出生的婴儿一样,种第一茬的时候从深圳买了十几粒原产地在荷兰的拇指西瓜种子,因为拇指西瓜对生长环境和养殖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温度、水分,养料差一点就活不了,而且需要进行纯手工的"实花传粉",若有差错就会夭折,所以第一年试种了七株就活了两株,靠着这两株仅存的拇指瓜,又结出了400多粒种子,现在大棚里为数不多的拇指西瓜只是第二茬,成活率不到一半,一共也就十几株。目前我们只是处于试种阶段,成活率高了才会大面积在村民中推广,否则到时候种不活,瓜农们的损失可就大了,所以我们的拇指西瓜现在不能对外销售。”村主任吴京华认为方形西瓜的种植成本太高,不宜推广,因为需要用特殊的模具。“这种模具很贵,两三万元一套,用一次后很难再用第二次。可这种西瓜能卖多少钱?有些人说可以当做礼品送人,但是一个月后西瓜就坏掉了,保存不了很长时间,所以现在只是当做一种展品。”为什么特色瓜不对外销售,还要种植?范书记说,“都说我们村是西瓜村,但是单纯西瓜种得多种得好,我们能做到,别的地方也能做到,所以这个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于是我们就开始培养一些特色西瓜,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瓜看起来更有特色,吸引大家眼球,每年的西瓜节也能有更多可以展示出来的特点。”

  “西瓜节举办五六年了,如果只有普通西瓜,人家来一两次就觉得腻了,所以每年我们尽量都推出一些新品种来抓眼球。”当记者提出想看看村里用来种植方形西瓜的模具时,技术员一脸神秘地告诉记者:“这个东西不能看,我们得保密,今年又有新花样,万一让别人学去了,那今年的西瓜大赛可就得不了奖了。”

  记者在陈列室里,看到了各种奖杯、奖状,范书记一脸自豪:“这些都是我们拿特色西瓜换来的,我们每年都出去参加一些展览和比赛,就靠特色西瓜"铺路"了。”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