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2012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会议纪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4-05  浏览次数:522
 

农技种〔2012〕27号

关于印发2012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种子管理站(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子管理站: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和部领导的指示,及时了解当前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状况,调度2013年用种生产计划,研究部署今年的工作,3月6日—8日,我中心在哈尔滨市召开了2012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工作会议,现将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做好相关工作。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2012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工作会议纪要

    为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根据部领导关于做好今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和供需形势分析与种情调度、强化市场监测、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的要求,3月6日—8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哈尔滨市召开了2012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形势分析工作会议,30个省(区、市)种子管理站(局)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子管理站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调度了当前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供需形势,会商分析了2013年用种生产计划情况,研究部署了今年的工作。纪要如下:

    一、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运行情况

    目前,除黄淮海夏玉米区和西北春玉米区外,全国其它地区的水稻、玉米、棉花种子自南到北相继进入销售、使用高峰。市场总体运行平稳,种子供应充足、种子质量较好、种子价格较去年同期稳中有升。

    从种子供求情况看,2011年全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棉花种子的生产数量加上期末有效库存量分别为3.4亿公斤、17.6亿公斤、2.16亿公斤左右。截止目前,除杂交水稻种子有少量出口外,总供给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维持在2.6亿亩左右;杂交玉米种植面积小幅增长,有可能突破5亿亩;由于棉花收购价格下滑,今年的种植面积可能小于7200万亩。因精量播种,集中育秧等技术的推广,平均亩播种量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上述三大作物2012年的总需种量不会超过2.7亿公斤、11亿公斤、1.35亿公斤,总体供过于求。但东北早熟玉米、两系杂交稻种子出现品种结构性短缺,黑龙江极早熟玉米可能因种植结构调整挤压大豆、面积调增而出现实质性短缺,需要特别关注和合理引导。

    从市场价格情况看,目前各类种子市场销售价格同比稳中有升,总体平稳。但早熟玉米和两系杂交稻个别品种涨幅过大,要防止过度炒作。杂交水稻种子平均售价:华南稻区为47元/公斤,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为56元/公斤,同比上涨均在6.8%左右;两系杂交稻种子为60-80元/公斤,三系杂交稻种子为30-60元/公斤,畅销品种Y两优1号、Y两优9918、徽两优6号等价格在100元/公斤左右;常规稻种子市场价格同比上涨3.9%。杂交玉米种子平均售价:西南玉米区27.2元/公斤,同比涨幅8.2%;东华北春玉米区25.1元/公斤,同比涨幅10%。极早熟玉米种子涨幅较大,德美亚1号种子高达80元/公斤。棉花种子平均售价:黄河流域棉区常规棉42元/公斤,与去年基本持平;长江流域棉区杂交棉227元/公斤,同比上涨12%。

    从销售方式看,种子直销所占比例进一步增大,直销有望成为将来种子销售的主要方式。由于主要农作物种子均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今年赊销的情况也很普遍。各地需要高度重视这两种方式可能引发的问题,创新市场监管手段。

    二、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形势估计

    据统计,今年全国各企业杂交水稻计划制种面积约169万亩,与去年实际制种面积基本持平;杂交玉米计划制种面积434万亩左右,比去年实际制种面积多24万亩。若按计划落实,且不出现大的异常气候,预计生产水稻种子3亿公斤、玉米种子13亿公斤,加上今年播种结束后的有效库存,预计能满足2013年杂交水稻和玉米生产、种子贮备、出口的用种需求,并将导致“两杂”种子的有效库存增大。今年全国棉花和大豆种植面积有所下降,需种量下降,目前有关企业还在观望,但制种面积有相应减少的趋势。

    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今年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种子供大于求的局面,一些大企业将会主动调减制种面积,但中小企业热情不减。二是东华北玉米制种基地面积下滑,玉米制种继续向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等优势区集中,甘肃玉米制种面积可能创历史新高。三是制种成本将会进一步攀升,地租增长在200元/亩以上,其他费用也会出现明显上升。四是优势种子生产基地竞争更加激烈,制种企业落实基地难度进一步增大,目前甘肃大部分玉米制种企业还未与生产基地签订合同。

    年度种业信息工作要求

    会议要求各地要围绕“准确可靠、及时有效”的总要求,以提升种业信息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决策和种子企业经营中的价值为工作目标,认真做好今年的种子供需形势调度分析和市场监测工作。

    (一)强化工作措施。一是完善信息监测网络。根据部种子局的安排,今年计划在重点地区,增加重点作物种子的信息监测点。各地要按本次会议所确定的原则,做好监测点的调整增设布局。二是完善种情报告制度。各地在例行报送相关数据信息的基础上,要综合分析市场启动、制种生产、种子收获等重要时段当地的种情动态,将情况报送到全国农技中心。对特殊情况和敏感信息,要随时报告。三是建立专题信息工作组。对领导重视、社会关注的一些重大问题和敏感问题,成立工作组,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时间掌握情况。今年全国农技中心将组织专题对东北早熟玉米、两系稻种子生产、销售等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并及时发布相关情况以指导工作。希望各省(区、市)结合本地情况开展这项工作。四是建立工作通报制。各地要加大工作力度,按规范、按要求、按标准组织做好种业信息工作,摸全情况、摸准数据,按时上报,全国农技中心将视情况在不同层次上通报各地工作的情况。

    (二)认真做好种子供需形势调度。这项工作直接涉及到明年的供种安全,责任重大,务必抓好。一是要及时发布种子生产指导信息。要摸准种子企业繁种意向,预判明年需种量和品种结构,预判今年播种结束后有效的种子库存量,指导种子企业合理安排和调整制种计划。二是要掌握繁制种子的生产动态。要摸清主要农作物各品种的实际制种面积,特别关注天气灾害、病虫灾害以及田间管理水平等对制种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对重点基地要开展专门调查,深度分析。三是要准确掌握繁制种子的收获情况。在种子收获期,认真调查种子的单产、收购价格、脱水加工情况,摸准总产量及其结构,对种子的质量做出总体判断。四是认真做好基础性工作。要开展种子繁育、加工、储藏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要掌握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播种时令,播种量、粮食收购价格数据,为准确分析供求关系提供支撑。

    (三)准确把握种子市场运行情况。种子销售的价格、进度、品种结构等信息具有先导性、前瞻性,是农业部和各级农业部门估计生产备耕情况最真实、最准确的依据,必须按“高标准、快半拍”的要求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要加大监测力度。今年在监测种子市场价格的同时,还要监测种子的质量、销售方式、销售进度、品种结构、农民用种偏好等信息。对种子市场要情况明、动态清、反应快、报告勤。二是要规范监测工作。各地要根据所设立监测点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导,明确监测点的监测任务、监测要求、监测方法、工作程序、报送时限、审核责任。三是要改善工作条件。监测点的建设有望纳入种子工程建设内容,各地都要深度解剖一两个监测点,列出必须配备的设备和必须支出的经费,以便争取支持。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