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作物调亏灌溉制度及其在冬小麦上的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1-04  来源:遵化市农牧局土肥站  作者:张丽超   浏览次数:440
 

    随着水资源短缺的加剧,灌溉制度已经从充分灌溉向节水型灌溉转变,水分胁迫对作物的影响及其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机理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与非充分灌溉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利用作物生理特性改进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更加引起重视。今年来,国内外提出了许多新的概念和方法,如限水灌溉、非充分灌溉与调亏灌溉等等,对由传统的丰水高产型灌溉转向节水优产型灌溉,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调亏灌溉是农业节水的新手段,是在传统的灌溉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方式,依据作物的遗传和生理生态特性,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时期)对水分亏缺的响应规律,在其生育期内的某些阶段(时期)人为地主动施加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亏缺),以影响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调节其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调控地上和地下生长动态,促进生殖生长,控制营养生长,从而提高经济产量,舍弃有机合成物总量,在减少灌溉用水量的条件下实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也就是在节水同时,实现增产增效。因此,在我市的主要灌溉作物小麦上实施调亏灌溉对我市节水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冬小麦实施调亏灌溉的原理:冬小麦在其生长过程中不同阶段对水分亏缺的反应各不相同,一些阶段适度水分胁迫可以改变光合产物的分配,使其更多的向经济产物转化,并且在水分胁迫解除后,会表现出一定的补偿生长功能。这样适度水分亏缺不仅不降低作物的产量,反而能增加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例如,冬小麦返青—起身期应该控制水分供应,不适宜的灌溉会增加农田无效分蘖,不仅增加了无效耗水,而且会引起冬小麦通风透光差,加重病虫害危害,导致减产。在冬小麦灌浆后期过多水分供应也会导致作物贪青晚熟,光合产物不能有效转移到籽粒,后期如遇干热风导致粒重降低。例如,在土壤条件好的农田上,如果冬小麦播种时底墒充足,冬小麦只需要按照湿润年灌溉1水、平水年灌溉2水、干旱年灌溉3水,与冬小麦充分灌溉相比,这种灌溉制度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增产5-8%,减少灌溉次数1-2水,节约灌溉水量30%以上。冬小麦不同灌溉次数的灌溉时间是:如果生育期灌溉3水,应在拔节、孕穗—抽穗和扬花—灌浆期;如果生育期灌溉2水,应在拔节和抽穗—扬花期;如果生育期灌溉1水,应在拔节期。每次灌溉水量在70 -80mm (折合45-55方/亩)的优化灌溉制度。或者通过土壤水分指标来决定什么时间灌溉:冬小麦越冬前0~ 50cm 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返青—起身期间0~ 50cm 土壤体积含水量不低于55%,但高于80%~85%时,会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产量降低;拔节期间0~ 50cm 土壤含水量应高于田间持水量的65%;孕穗期间0~ 80cm 土壤含水量应不低于60%的田间持水量;抽穗—灌浆前期应维持0~ 100cm 土壤含水量高于60%;而灌浆后期低于50%~55%将不会造成冬小麦明显减产。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