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营销 » 正文

服从,行动的第一步(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27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84
 

   视服从为美德

    服从,在西点人的观念中是一种美德。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一个团队,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筹。

    “所有学员请注意:5分钟内集合,进行午间操练。请在野战夹克里面套上作战服。”现在是上午11点55分,天气寒冷。在哈得逊河的一个河湾的上空,北风呼啸。北风穿过西点平原,冲击着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六层楼高的花岗石堡垒。

    “离午间操练的集合时间还有4分钟。”营房里的新生站立着,严阵以待,计算着离规定的餐前集合还有几分钟。在营房的过道,每隔50英尺就有一座钟,看时间很方便。

    学员们迅速涌向营房之间铺着柏油的大操场。一年四季,他们每天都要至少两次集合操练。“站好队!”一声令下,一群松散的人顿时排成整齐的队形??每个方阵是一个排,四个排组成一个连,四个连编成一个营,而两个营编为一个团。“立正!”所有人立即目视前方。

    这就是西点的列队。列队是西点的必修课,可以称之为点名的简单操练:从排长开始一级级向上汇报到队学员的数目。当然,列队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学员们以此种方式聚在这里,200年来天天如此。更重要的是,列队暗示了服从是第一位的:这里,个人要服从整体,服从部队。

    服从,在西点人的观念中是一种美德。在西点军校,即使是立场最自由的旁观者,都相信一个观念,那就是“不管叫你做什么都照做不误”,这样的观念就是服从的观念。西点人认为,军人职业必须以服从为第一要义,学不会服从,不养成服从观念,就不能在军队中立足。1945年6月30日,在准备装入“201档案”的巴顿将军工作能力报告时,布雷德利将军给巴顿写了一个不同寻常而又合情合理的评语:“他总是乐于并且全力支持上级的计划,而不管他自己对这些计划的看法如何。”

    西点人认为,服从是自制的一种形式。西点要求每一个学员都去深刻体验身为一个伟大机构的一分子??即使是很小的一分子,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西点的每一分子,对于个人的权威止于何处,团体的权威又始于何处,都会有清楚的认识。对西点人来讲,对当权者的服从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因为他们认为,西点军校所造就的人才是从事战争的人,这种人要执行作战命令,要带领士兵向设有坚固防御之敌进攻,没有服从就不会有胜利。

    威廉•拉尼德对此做了非常生动的描述:“上司的命令,好似大炮发射出的炮弹,在命令面前你无理可言,必须绝对服从。”一位西点上校讲得更为精彩:“我们不过是枪里的一颗子弹,枪就是美国整个社会,枪的扳机由总统和国会来扣动,是他们发射我们。”曾有人说,黑格将军所以被尼克松看中,就是因为他的服从精神和严守纪律的品格。需要他发表意见的时候,坦而言之,尽其所能;对上司已做了决定的事情,就要坚决服从,努力执行,绝不表现自己的小聪明。

    这就是西点对学员的训诫和要求。西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请看一看一位毕业于西点的将军给一位西点学员的父亲的信:

    “为什么我们让这些孩子经受四年斯巴达式的教育?他们住在冷冰冰的兵营,上午9点30分之前不能往垃圾桶里倒垃圾,水池必须始终干净,不堵塞。如此多的规定和规则,为什么?”

    “因为一旦毕业,他们将被要求全无私心。在军队的这么多时间内,他们将要吃苦,将在圣诞节远离家庭,将在泥地上睡觉。这份工作有许许多多的东西让他们把自我利益放在次要地位??因此,必须习惯这样。”

    背上有痒不能抓,这能够有什么好处呢?西点学员知道,军人就是要连背痒都能忍得住。

    如果一支部队里士兵都在左摇右晃拚命抓痒,还能称得上是训练有素的部队吗?

    商场如战场。服从的观念在企业界同样适用。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就如同每一个军人都必须服从上司的指挥一样。大到一个国家、军队,小到一个企业、部门,其成败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是否完美地贯彻了服从的观念。

    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处在服从者的位置上,就要遵照指示做事。服从的人必须暂时放弃个人的独立自主,全心全意去遵循所属机构的价值观念。一个人在学习服从的过程中,对其机构的价值观念、运作方式,才会有更透彻的了解。

    当然,西点的训诫和要求是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制定的,在企业中不能机械地照搬。而且,并不是所有上司的指令都正确,上司也会犯错误。但是,一个高效的企业必须有良好的服从观念,一个优秀的员工也必须有服从意识。因为上司的地位、责任使他有权发号施令;同时上司的权威、整体的利益,不允许部属抗令而行。一个团队,如果下属不能无条件地服从上司的命令,那么在达成共同目标时,则可能产生障碍;反之,则能发挥出超强的执行能力,使团队胜人一筹。

    曾有一位著名的田径教练,每当见到运动员,便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把头发剪短。据说,他的理由是:问题并不在于头发的长短,而是在于他们是否服从教练。

    可见,纵然不懂教练的意图,但不找借口地服从,这才是教练所期望的好选手。同样,不找借口地服从并执行,这才是企业所期望的好员工。

 

   纪律----敬业的基础

    当你的企业和员工都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在不允许妥协的地方绝不妥协,在不需要借口时绝不找任何借口--比如质量问题,比如对工作的态度等,你会猛然发现,工作因此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

    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和进取心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有纪律的团队。同样,一个积极主动、忠诚敬业的员工,也必定是一个具有强烈纪律观念的员工。可以说,纪律,永远是忠诚、敬业、创造力和团队精神的基础。对企业而言,没有纪律,便没有了一切。

    西点军校非常注重对学员进行纪律锻炼。为保障纪律锻炼的实施,西点有一整套详细的规章制度和惩罚措施。比如,如果学员违反军纪军容,校方通常惩罚他们身着军装,肩扛步枪,在校园内的一个院子内正步绕圈走,少则几个小时,多则几十个小时。关于这方面的轶事,在西点学员里随处可见。

    据说,艾森豪威尔到西点不久,就因为他的自由散漫而赢得了“操场上的小鸡”的头衔。原因是艾森豪威尔经常不得不接受惩罚,像小鸡在田间来回走动一样在操场上来回走步,只是不如小鸡那样自由罢了。

    纪律锻炼主要是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年完成。西点认为,通过纪律锻炼,可以迫使一个人学会在艰苦条件下怎样工作与生活。比如日常的着装训练,高班级学员管我们。一会儿下令集合站队,一会儿又指令我们返回宿舍换穿白灰组合制服(即白衬衣加上灰裤子),限定在5分钟内返回原地并报告:“作好检查准备”。接着班长又一次下命令,换上学员灰制服。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无条件地完成指令,不得有任何借口。

    这样的训练整整持续一年,纪律观念由此深深地根植于每个人的大脑中。同时,与之而来的,却是每个人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这是一些让人受益终身的精神和品质。

    著名经理人森格罗回忆道:在西点军校,我接受了关于纪律的严格训练,它帮助我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陆军指挥官。在后来为企业服务的职业生涯中,我成功地把这种纪律观念灌输给我的每一个下属,它又帮助我获得了不凡的成功。我发现,纪律的作用和重要性,比人们通常所想像的还要大。

    当你的企业和员工都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在不允许妥协的地方绝不妥协,在不需要借口时绝不找任何借口时,比如质量问题,比如对工作的态度等,你会猛然发现,工作因此会有一个崭新的局面。正如伟大的巴顿将军所说:

    “我们不可能等到2018年再开始训练纪律性,因为德国人早就这样做了。你必须做个聪明人:动作迅速、精神高涨、自觉遵守纪律,这样才不致于在战争到来的前几天为生死而忧心忡忡。你不该在思虑后去行动,而是应该尽可能地先行动,再思考??在战争后思考。只有纪律才能使你所有的努力、所有的爱国之心不致白费。没有纪律就没有英雄,你会毫无意义地死去。有了纪律,你们才真正的不可抵挡。”

    对企业和员工而言,敬业、服从、协作等精神永远都比任何东西重要。但我们相信,这些品质不是员工与生俱来的,不会有谁是天生不找任何借口的好员工。所以,对他们进行培训和灌输显得尤为重要,就像西点不断要求学员的着装和仪表一样,最后是要让所有的人都明白,“纪律只有一种,这就是完善的纪律。”

    还是来看看伟大的巴顿将军的例子吧。乔治•福蒂在《乔治•巴顿的集团军》中写道:“1943年3月6日,巴顿临危受命为第二军军长。他带着严格的铁的纪律驱赶第二军就像‘摩西从阿拉特山上下来’一样。他开着汽车转到各个部队,深入营区。每到一个部队都要 嗦嗦训话,诸如领带、护腿、钢盔和随身武器及每天刮胡须之类的细则都要严格执行。巴顿由此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指挥官。但是第二军发生了变化,它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一支顽强、具有荣誉感和战斗力的部队……”

    巴顿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个性最强的四星上将,但他在纪律问题上,对上司的服从上,态度毫不含糊。他深知,军队的纪律比什么都重要,军人的服从是职业的客观要求。他认为:“纪律是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士兵们发挥最大潜力的基本保障。所以,纪律应该是根深蒂固的,它甚至比战斗的激烈程度和死亡的可怕性质还要强烈。”“纪律只有一种,这就是完善的纪律。假如你不执行和维护纪律,你就是潜在的杀人犯。”巴顿如此认识纪律,如此执行纪律,并要求部属也必须如此,这是他成就事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被人认为有些粗鲁的巴顿并不是强硬的命令者。他从不满足于运筹帷幄和发号施令,他经常深入基层和前线考察,听取部属意见,而且身先士卒,让部队感受到统帅就在他们中间,从而愿意听从他的命令,愿意服从他的指挥。(未完 待续)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营销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