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福建 » 正文

2004年福建审定薯类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8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660
 

马铃薯

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4001

品种名称:紫花851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

引进单位: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龙海市种子管理站

品种来源:EPOKA/374-128

特征特性:冬种生长期98天左右(出苗后到成熟),与克新3号相近。株型直立,株高41厘米,叶片绿色,茎绿带褐色。单株结薯6个,大、中薯率70%以上,薯块大而整齐,结薯集中。薯块扁圆型,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色,芽眼较浅,商品性好。现场田间观察发现晚疫病,花叶病毒病发病较轻,未卷叶病毒病。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省区试,平均鲜薯每亩产1472.53公斤,比对照种克新3号增产20.73%,2002年续试,平均鲜薯每亩产1715.63公斤,比对照种克新3号增产12.80%。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催芽

该品种为中晚熟品种,从北方调进作为冬播用种,一般休眠期都未结束,必须要进行切块催芽。作为春播用种时一般不需要催芽。具体的催芽方法:先将种薯切块,待切口晾干后用一层湿沙铺底,上排薯块,再灌湿沙,或先用5-10ppm赤霉素浸泡15分钟,后再切块,待出芽后,经炼苗6-7后再播种。

2、合理密植

该品种长势较强,一般种植不宜过密,以每亩3200-3500穴为宜。

3、中耕培土及预防霜冻

一般中耕培土两次,第一次应浅培土,约间隔7-10天后进行第二次厚培土,高度约7-10厘米。如遇霜冻,可采取如下的措施:刚出的苗可用火烧土或干土覆盖,较大的苗可用农膜或稻草覆盖。同时采取措施设法提早出苗如覆盖农膜等,以避开后期的生长高温。

4、重施基肥,增施磷钾肥

高产栽培时,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每亩用量500-700公斤,同时每亩施2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现蕾时根据苗的长势可酌情追施3-5公斤/每亩尿素以防早衰;在马铃薯生长盛花期若植株长势过旺,可喷施多效唑。

5、防治病虫害

该品种晚疫病抗性不稳定,在沿海地区一般抗性较好,但在周宁、寿宁、闽清等地区作春播时,晚疫病发生较重,必须要做预防性喷药,以减轻晚疫病的危害。田间对青枯病表现出一定的耐性,但不宜在青枯病发病严重地块种植。

6、收获与贮藏

大多数叶片翻黄,表明已经成熟,应及时抢收。若块茎作种用,务必散光薄摊贮藏,抑制腋芽滋长,以保持顶芽优势。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紫花851冬种生长期98天左右(出苗后到成熟),与克新3号相近。株型直立,丰产性好,单株结薯6个,薯块扁圆型,大、中薯率70%以上,薯皮黄色、光滑,薯肉淡黄色,芽眼较浅,商品性好。适合全省马铃薯产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防治晚疫病。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品种审定规定,通过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4002

品种名称:坝薯10号

选育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农科所

引进单位:福建省种子总站、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品种来源:虎头/燕子

特征特性:属迟熟品种,冬种生长期102天左右(出苗后到成熟),比克新3号迟熟3-5天。株型直立,株高30厘米,单株分枝较弱,茎较粗、绿色,叶片浓绿,单株结薯6个,大、中薯率70%;薯块长扁圆型,较光滑,芽眼较浅,薯皮淡黄色,薯肉淡黄色,干物质含量18.7%,商品性较好,现场田间观察晚疫病、花叶病毒病发病较轻,未卷叶病毒病。种薯休眠期较长,生产栽培上应注意促进早出苗。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省区试,平均鲜薯每亩产1382.81公斤,比对照种克新3号增产13.37%,2002年续试,平均鲜薯每亩产1737.95公斤,比对照种克新3号增产14.27%。

栽培技术要点:

1、及时切块催芽

该品种生育期和休眠期均较长,从北方调进作为冬播和春播的种薯,一般均需要催芽。如作为冬播用种,需在调进后立即进行切块浸种催芽,作春播用时,可在播种前3周进行切块浸种催芽。

2、及时培土

该品种地上部抗晚疫病能力较强,但其薯块抗性较弱,因此中后期要搞好培土,以防薯块裸露而感染晚疫病菌。

3、合理密植

该品种植株健壮,叶片功能期长,一般种植不宜过密,以每亩3000-3500穴为宜。如果田间长势过旺,可在开花期喷施多效唑抑制其生长,适宜浓度掌握在60-100ppm。

4、保证水肥供应

该品种长势强,产量潜力大,一般水肥供应充足时,都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5、适时收获

该品种生育期较长,一般延期2-3天收获会增加产量,但生育期也不宜过长,否则会引起薯块腐烂。

6、防治病虫害

我省进入2月份以后,气候条件比较适宜晚疫病的发生流行,即使是抗病品种也必须要进行喷药保护,坝薯10号也不例外。此外,坝薯10号不抗青枯病,不宜在青枯病的发生地种植。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坝薯10号冬种生长期102天左右,比克新3号迟熟4天。株型直立,丰产性较好,单株结薯6个左右,薯块扁圆型,大、中薯率70%左右,薯皮淡黄色、较光滑,薯肉淡黄色,芽眼较浅,商品性较好。适合全省马铃薯产区种植,栽培上应催芽促进早出苗和防治晚疫病。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品种审定规定,通过审定。

 

甘薯

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4003

品种名称:榕薯201

选育单位: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荷兰薯选集团杂交

特征特性:株型为短中蔓半直立,单株分枝8-10个,顶叶绿色,叶片心脏浅齿形,叶脉淡紫色,叶柄暗绿色,蔓绿色,蔓粗细中等;单株结薯3-5个,薯块纺缍形,结薯性较好,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单株产量较均匀,结薯较集中,薯块贮藏性较好,晒干率24%左右,出粉率13%左右,食味品质与金山57相当,薯块育苗萌芽性良好,易育易繁,快而整齐,经两年抗病鉴定,抗薯瘟病Ⅰ、Ⅱ型,高抗蔓割病,耐旱性较弱。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省区试,平均鲜薯每亩产2587.2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8.5%,不显著;平均薯干每亩产643.8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2.6%。2002年续试,平均鲜薯每亩产2927.1公斤,比对照金山57增产6.58%,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每亩产710.9公斤,比对照金山57每亩产减产0.69%,

栽培技术要点:

1、薯块育苗掌握在2月底至3月上旬下种,用薄膜或地膜覆盖苗床,有酿热物料加覆和施足基肥则更佳,出苗后要加强管理,勤施水肥。同时做到及时剪苗繁殖,保证大田栽植时苗足健壮。榕薯201萌芽性好,出苗快,培育壮苗是获得高产的基础。

2、作早薯栽培一般要求畦带沟宽1米以上,畦高0.3米以上,适当密植,一般每亩植3500株,作晚薯栽培一般每亩植4000株。扦插以斜插为佳,入土2节为宜,以利提高大中薯率。

3、在施肥技术上,要掌握施足基肥,并以农家有机肥更佳。施好促苗肥、长薯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并注意做好防虫治虫工作。该品种薯块增重前期慢、中后期加快,耐寒性强,适当延长有效生长期,以臻高产。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榕薯201株型短蔓半直立,丰产性较好,单株结薯小薯偏多,薯块纺缍形,薯块晒干率24%左右,出粉率13%左右,食味品质与对照金山57相当。耐旱性较弱,高抗蔓割病,抗薯瘟病。适合全省甘薯产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块种植。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品种审定规定,通过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4004

品种名称:龙薯9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岩薯5号/金山57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短蔓,单株分枝8-10条,顶叶绿色,叶形心齿,叶脉淡紫,叶柄绿色,柄基淡紫色,蔓绿色,蔓粗中等,单株结薯5个,薯块下纺锤形,薯皮红色,肉色淡红色,晒干率21%,出粉率10%,食味品质略低于金山57,经两年抗病鉴定,高抗蔓割病,高抗薯瘟病Ⅰ型,高感薯瘟病Ⅱ型。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省区试,平均鲜薯产量3384.9公斤/亩,比对照金山57增产42.0%,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产量730.1公斤/亩,比对照增产16.3%。2002年继试,平均鲜薯产量4188.8公斤/亩,比对照金山57增产52.53%,达极显著水平,平均薯干产量880.4公斤/亩,比对照增产23.7%。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早插,合理密植。早薯一般在5月上中旬扦插,秋薯在立秋前扦插。每亩扦插3500-4000株为宜。

2、施足基肥,早施追苗肥,重施“夹边肥”,后期看茎叶生长情况酌情追施“裂缝肥”或根外追肥。

3、注意防治病虫害。由于该品种茎叶生长量偏小,中后期注意防治斜纹夜蛾等食叶害虫。

4、适时收获。全生育期不宜超过130天。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龙薯9号株型短蔓半直立,单株结薯3个左右,薯块下膨纺缍形,丰产性好,产量高,薯块晒干率、出粉率偏低和食味品质一般。高抗蔓割病,高抗薯瘟病Ⅰ型,高感薯瘟病Ⅱ型。适合全省非薯瘟重病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适时收获。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品种审定规定,通过审定。

 

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4005

品种名称:金山291

选育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品种来源:以金山57为母本与金山584等多父本集团杂交后代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蔓较短,单株分枝8-9条,叶层高度32-40厘米,顶叶浅绿,成叶绿,叶片心齿形及浅复缺,叶脉浅紫色,叶柄绿色,茎绿色,茎粗细中等。单株结薯2-4个,大小中等,薯块纺锤形,薯皮红色,薯型美观,薯肉淡黄色,晒干率30%,出粉率为20%,食味品质优与金山57,经两年抗病鉴定,高抗蔓割病,抗薯Ⅰ型瘟病,不抗薯Ⅱ型瘟病。

产量表现:2001参加省区试,平均鲜薯产量2343.8公斤/亩,比对照金山57减产1.7%,减产不显著,平均薯干产量715.4公斤/亩,比金山57增产14.0%。2002年续试,平均鲜薯产量2757.7公斤/亩,比金山57增产0.42%,不显著,平均薯干产量801.9公斤/亩,比金山57增产12.7%。

主要栽培技术:为中熟型品种,作秋薯种植生长期偏短,故在前作收获后,应及时耕地作畦早插,保证至少有135天生长期。春薯可每亩插3500-4000株,秋薯每亩插4000-4500株。用于淀粉开发利用的薯区宜作春、夏薯栽培,以利提高出粉率和淀粉产量。在施肥技术上应掌握适量施基肥,早施苗肥,多施夹边肥,后期长势差的补施裂缝肥,以保持前期茎叶快长,中期盛长,后期不衰。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金山291株型短蔓半直立,丰产性较好,单株结薯2-4个,薯块纺缍形,晒干率30%左右,出粉率20%左右,食味品质优于金山57。高抗蔓割病,高抗薯瘟病Ⅰ型,感薯瘟病Ⅱ型。适合全省非薯瘟重病区种植。经审核,符合福建省品种审定规定,通过审定。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