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吉林 » 正文

2007年吉林审定水稻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04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531
 

五十七、长白18号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9年从日冷1-3体细胞变异培养后代中筛选育成。原代 号吉生206。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0.8厘米,株型紧凑,叶片坚挺上举,茎叶绿色,分蘖力中上等,每穴有效穗26个左右。
  2、穗部性状:主穗长21厘米,半直立穗型,主蘖穗整齐,平均穗粒数100.4粒,着粒密 度适中,结实率87.2%以上。
  3、籽粒性状:粒形椭圆,颖及颖尖均黄色,无芒,千粒重26.7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3.8%、精米率75.4 %、整精米率67.4%、粒长5.0mm、长宽比1.7、垩白米率17%、垩白度1.7、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7.0%、蛋白质含量7.6%。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感,穗瘟表现感;在25-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感叶瘟。2005-2006年在15个田间自然 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1天左右,需≥10℃积温2600-2700℃。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867.0公斤,比对照品种 长白9号增产4.6 %。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050.1公斤,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5.8%;2006年区域试 验平均公顷产量8260.1公斤,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7.1%;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长白9 号平均增产6.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371.1公斤,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11.7%。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催芽种子350克。5月中 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16.5厘米,每穴插3-4苗。

  3、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50-170公斤,按底肥3、分蘖肥4、补肥 2、穗肥1的比例分期施用。纯磷70-85公斤,作为底肥;纯钾90-110公斤,分两次施,底肥70 %,拔节期追30%。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取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7月上中 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通化地区以外的中早熟区。

五十八、长白19号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8年以T21(特优21)为母本,T11(黑龙江引进特优1 1)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吉T2。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1.7厘米,株形较收敛,叶色较绿且较宽,有效分蘖19个。

  2、穗部性状:散穗,平均穗粒数107.7粒,结实率84.6%。

  3、籽粒性状:谷粒细长形,稀少芒,颖壳黄色,稻米清白透明,千粒重24.9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2.1%、精米率73.5 %、整精米率66.6%、粒长5.5mm、长宽比2.2、垩白米率16%、垩白度2.4、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胶稠度64mm、直链淀粉含量16.8%、蛋白质含量8.2%。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 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感;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中感;在26个穗瘟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穗瘟率为27%。2005-2006年 在15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32天左右,需≥10℃积温2600℃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845公斤,比对照长白9号 增产4.3%。200 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629公斤,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0.3%;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54公斤,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4.0%;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平均增产 2.2%。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744.5公斤,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3.4%。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4月中上旬催芽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350克;5月中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为30×20厘米,每穴3-4苗。

  3、施肥:一般土壤条件下每公顷施总纯氮量15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130公斤左右 ,总纯磷量100公斤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 按底肥:蘖肥:穗肥=2:5:3的比例施用。

  4、田间管理:生育期间,在施药灭草时期(5-7天)应保持水层在苗高的2/3左右,其余时期一律浅水灌溉(3.0-5.0厘米),在定浆期(蜡熟期)及时排除田间存水。要进行主要病虫害(稻瘟病、二化螟、纹枯病等)的防治。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中早熟区。

五十九、九稻60号

  一、选育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7年以自选材料95选189为母本,以九稻1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处理育成。原代号九03A3。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0.4厘米,株型紧凑,叶色绿色,分蘖力中上等,活秆成熟。

  2、穗部性状:散穗型,平均穗粒数137.3粒。

  3、籽粒性状:籽粒椭圆型,无芒,颖壳黄色,千粒重24.0克。

  4、品质结果: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2.1%、精米率73.9 %、整精米率68.5%、粒长5.0mm、长/宽1.9、垩白率26%、垩白度3.3%、透明度2级、碱消值7 .0级、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5.8%、蛋白质含量8.8%。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品 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中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穗瘟率为46%。2005-2006年在15 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29天左右,需≥10℃积温2600℃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919.0公斤,比对照长白9 号增产3.9%。2 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742.1公斤,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1.7%;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795.0公斤,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增产1.1%;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长白9号平 均增产1.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02.3公斤,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8.1%。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4月中上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

  3、施肥:一般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总纯氮量150.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75公斤左 右,总纯磷量75公斤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 ,1/3作穗肥施 入;氮肥按底肥:蘖肥:穗肥=6:3:1的比例施入。

  4、田间管理:水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注意及时防治稻 瘟病。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中早熟区。

六十、吉粳107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6年以超产二号为母本,吉玉粳为父本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吉2003L119。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94厘米,株形较收敛,叶色较绿,有效分蘖19.6个。

2、穗部性状:散穗,平均穗粒数105粒,结实率90.1%。

  3、籽粒性状:谷粒长椭圆形,稀短芒,颖壳黄色,稻米清白或略带垩白,千粒重26.3 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4.3%、精米率76.7 %、整精米率68.5%、粒长5.2mm、长宽比1.9、垩白米率14%、垩白度2.3、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83mm、直链淀粉含量17.5%、蛋白质含量7.8%。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中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穗瘟率为40%。2005-2006年在15 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中熟品种。生育期138天左右,需≥10℃积温2750℃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92公斤,比照品种吉玉 粳增产1.9%。20 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083.5公斤,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4.5%;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 公顷产量8575.5公斤,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5.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64.5公斤,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2.9%。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中上旬催芽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350克;5月中下 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每穴3-4苗。

  3、施肥:一般土壤条件下每公顷施总纯氮量15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130公斤左右 ,总纯磷量100公斤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 按底肥:蘖肥:穗肥=2:5:3的比例施用。

  4、田间管理:生育期间,在施药灭草时期(5-7天)应保持水层在苗高的2/3左右,其余时期一律浅水灌溉(3.0-5.0厘米),在定浆期(蜡熟期)及时排除田间存水。要进行主要病虫害(稻瘟病、二化螟、纹枯病等)的防治。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中熟上限区。

六十一、通粳797

  一、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7年以通粳288为母本,通粳6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94.5厘米,株型较好,茎叶浅绿,分蘖力中等,每亩有效穗数2 3.0万。

  2、穗部性状:穗长21厘米左右,穗形弯曲,主蘖穗齐,平均穗粒数129.4粒,结实率85 .1%以上。

  3、籽粒性状:粒型椭圆,籽粒黄色,无芒,千粒重23.8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2.8%、精米率74.0 %、整精米率67.7%、粒长5.1mm、长宽比1.9、垩白米率31%、垩白度5.1、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66mm、直链淀粉含量15.6%、蛋白质含量8.1%。米质符合四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感,穗瘟表现中感;在25-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叶瘟病级6级,最高穗瘟率为 44%。2005-2006年在15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中熟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需≥10℃积温2700℃。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40.5公斤,比对照品种 吉玉粳增产3.7% 。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51.5公斤,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6.7%;2006年区域试验 平均公顷产量8350.5公斤,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3.5%;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平均增产4.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54.0公斤,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2.7%。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每穴3-4棵苗。

  3、施肥:采用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50公斤,按底肥50%、分蘖肥3 0%、穗肥20%的方式分期施入,磷肥70公斤,钾肥80公斤,一次性施入做底肥。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孕穗期浅水或湿润灌溉,成熟期干湿结合,6 月10日注意防治负泥虫和潜叶蝇,7月中下旬防治二化螟的发生,抽穗期打药防治稻瘟病的发生。

  六、适应地区:吉林省中熟区。

六十二、吉粳505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6年以超产二号为母本,吉玉粳为父本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吉2003L96。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0.1厘米,株形较收敛,叶色较绿,每亩有效穗数25.2万。 

2、穗部性状:散穗,平均穗粒数105.9粒,结实率91.8%。

  3、籽粒性状:谷粒长椭圆形,稀短芒,颖壳黄色,稻米清白或略带垩白,千粒重25.7 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4.3%、精米率76.5 %、整精米率68.7%、粒长5.1mm、长宽比1.8、垩白米率14%、垩白度2.1、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17.8%、蛋白质含量7.3%。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抗,穗瘟表现中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穗瘟率为45%。2005-2006年在15个 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感。

  6、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41天左右,需≥10℃积温2800℃以上。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51公斤,比对照通35增 产5.5%。2005年 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68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7.2%;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 8722.5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2.2%;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通35平均增产4.6%。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60公斤,比对照通35增产4.2%。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中旬催芽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350克;5月中下旬 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为30×20厘米左右,每穴3-4棵苗。

  3、施肥:一般土壤条件下每公顷施总纯氮量15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130公斤左右 ,总纯磷量100公斤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按底 肥:蘖肥:穗肥=2:5:3的比例施用。

  4、田间管理:插秧田生育期间,在施药灭草时期(5-7天)应保持水层在苗高的2/3左右,其余时期一律浅水灌溉(3.0-5.0厘米),在定浆期(蜡熟期)及时排除田间存水。生育期间,要进行主要病虫害(稻瘟病、二化螟、纹枯病等)的防治。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10℃积温2800℃以上中晚熟区。

六十三、吉农大808

   一、选育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二、品种来源:1996年以五优一号作母本,松粳3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农大22-0021。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4.9厘米,株型紧凑,剑叶上举,幼苗叶色浓绿,叶鞘深绿色,全株14片叶。

  2、穗部性状:穗长24厘米左右,半直立穗形,着粒较密,平均穗粒数116.4粒,结实率 86.7%。

  3、籽粒性状:籽粒黄色,粒形偏长,稀间短芒,千粒重25.2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4.0%、精米率75.1 %、整精米率70.8%、粒长5.2mm、长宽比2.0、垩白米率5%、垩白度0.8%、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80mm、直链淀粉含量18.6%、蛋白质含量8.2%。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感;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穗瘟出现2个9级重病点,即2004年在通 化市农科院和东丰县2个鉴定点,穗瘟率分别为85%和70%。2005-2006年在15个田间自然诱发 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40天左右,需≥10℃积温2800℃以上。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03.5公斤,比对照通35 增产2.5%。2005 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25.5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1.6%;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96.5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4.2%;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通35平均增产3.0%。 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27.0公斤,比对照通35增产7.5%。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3月下旬4月初播种,稀播育壮秧或简塑钵盘育苗;5月中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16厘米,每穴3-4棵苗。

  3、施肥:公顷施纯氮140-160公斤,按底肥40%,分蘖肥30%,孕穗肥30%的方式分期施入;纯磷(P?2O?5)80公斤全部作底肥;纯钾80公斤分两次施入,底肥50%,拔节期追肥5 0%。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用浅一深一浅方式,干湿相结合。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 ,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六、适应区域: 吉林省长春、吉林、松原、四平中晚熟区。

六十四、通禾832

   一、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6年以秋田32为母本,丰选2号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通禾03-6025。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2.4厘米,株型较收敛,叶色较绿,分蘖力强。

  2、穗部性状:散穗,平均穗粒数104.8粒,结实率90.4%。

  3、籽粒性状:籽粒椭圆形,无芒,颖壳黄色,千粒重24.2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4.3%、精米率75.9 %、整精米率70.9%、粒长4.6mm、长宽比1.7、垩白米率8%、垩白度0.9%、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83mm、直链淀粉含量17.4%、蛋白质含量7.7%。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感;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抗;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叶瘟病级4级,最高穗瘟率为5%。2 005-2006年在15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期为138天左右,需≥10℃积温2800℃以上。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77.0公斤,比对照通35 增产7.0%。2005 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32.5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4.2%;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66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2%;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通35平均增产5.2%。20 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70.5公斤,比对照通35增产7.5%。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

  3、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20公斤,按基肥40%,补肥20%,穗肥30 %,粒肥10%;每公顷施磷肥(P?2O?5)50公斤,做底肥;每公顷施钾肥(K?2O)75公斤,6 0%做底肥,40%做穗肥。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注意及时防治 稻瘟病。

   六、适应地区:吉林省≥10℃积温2800℃以上中晚熟区。

六十五、通禾833

  一、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6年以秋田32为母本,通系103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 选育而成。原代号通禾03-5083。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2.1厘米,株型紧凑,叶色较绿,分蘖力较强。

     2、穗部性状:散穗,平均穗粒数105.6粒,结实率87.3%。

     3、籽粒性状:籽粒椭圆形,无芒,颖壳黄色,千粒重24.7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3.3%、精米率74. 9%、整精米率69.2%、粒长4.9mm、长宽比1.8、垩白米率7%、垩白度1.0%、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8.6%、蛋白质含量7.8%。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穗瘟出现1个9级重病点,即2006年在永 吉县穗瘟率为57%。2005-2006年在15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期为140天左右,需≥10℃积温2800℃以上。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46.5公斤,比对照通35 增产1.8%。2005 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72.5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3.5%;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97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1.9%;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通35平均增产2.7%。20 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29.0公斤,比对照通35增产1.3%。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

     3、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20公斤,按基肥40%,补肥20%,穗肥3 0%,粒肥10%;每公顷施磷肥(P?2O?5)50公斤,做底肥;每公顷施钾肥(K?2O)75公斤, 60%做底肥,40%做穗肥。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注意及时防 治稻瘟病。

  六、适应地区:吉林省吉林地区以外中晚熟区。

六十六、通育239

  一、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4年以转菰后代材料B410为母本,以转菰后代材料A13 3为父本,杂交后代通过集团育种方法和田间鉴定选择选育而成。原代号通育03-212。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9厘米,株型适中,叶色深绿,分蘖力较强。

  2、穗部性状:半紧穗,平均穗粒数109.5粒,结实率88.6%。

  3、籽粒性状:籽粒椭圆形,稀短芒,颖壳黄色,千粒重25.5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3.2%、精米率75.2 %、整精米率56.7%、粒长5.2mm、长宽比1.9、垩白米率14%、垩白度1.3%、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7.1%、蛋白质含量9.2%。等外米。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感;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感,穗瘟表现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穗瘟出现1个9级重病点,即通化市农科院 鉴定点穗瘟率为53%。2005-2006年在15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感。
   6、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期为141天左右,需≥10℃积温2800℃以上。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87.0公斤,比对照通35 增产2.3%。2005 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81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2.3%;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 量9318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9.2%;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通35平均增产5.9%。2006 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96.5公斤,比对照通35增产5.4%。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全蘖壮秧,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每穴2-3棵苗。

   3、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35?150公斤,按底肥30公斤左右, 分蘖肥55公斤左右,补肥30公斤左右,穗肥30公斤左右的方式分期施用;每公顷施纯磷60公 斤,全部做底肥;每公顷施纯钾90公斤,分两次施入,底肥占40%,拔节期追60%。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分蘖期间结合人工除草。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 二化螟。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六、适应地区:吉林省通化地区以外中晚熟区。

六十七、九稻62号

    一、选育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8年以桦农1号为母本,九稻16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后代经系谱法处理育成。原代号九03C2。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3厘米,株型紧凑,叶色绿色,分蘖力强,活秆成熟。

  2、穗部性状:散穗型,平均穗粒数106粒,结实率88.9%。

  3、籽粒性状:籽粒椭圆型,间稀短芒,颖及颖壳黄色,千粒重26.0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5.3%、精米率77.3 %、整精米率71.7%、粒长4.6mm、长宽比1.7、垩白米率9%、垩白度1.5%、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73mm、直链淀粉含量17.7%、蛋白质含量8.4%。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感;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抗,穗瘟表现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穗瘟出现1个9级重病点,即通化市农科院 鉴定点穗瘟率为89%。2005-2006年在15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9天,需≥10℃积温2800℃以上。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94.7公斤,比对照通35平均 增产3.6%;2005 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001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减产2.7%;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72.8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3%;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通35平均增产1.9%。20 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36.9公斤,比对照通35平均增产10.8%。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

  3、施肥:一般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总纯氮量15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75公斤左右 ,总纯磷量75公斤左右;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 按底肥:蘖肥:补肥:穗肥=4:3:2:1的比例施入。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注意及时防治 稻瘟病。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通化地区以外≥10℃积温2800℃以上中晚熟区。

六十八、吉粳802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6年以超产二号为母本,吉玉粳为父本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原代号吉2003L97。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99.4厘米,株形较收敛,叶色较绿。

2、穗部性状:散穗,平均穗粒数105.9粒,结实率88.6%。

  3、籽粒性状:谷粒长椭圆形,稀短芒,颖壳黄色,稻米清白或略带垩白,千粒重25.3 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4.3%、精米率76.6 %、整精米率71.7%、粒长5.1mm、长宽比1.9、垩白米率22%、垩白度2.5%、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含量17.4%、蛋白质含量7.0%。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出现1个9级穗瘟重病点,即2006年在梅 河口市农业站鉴定点,穗瘟率为100%。2005-2006年在15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抗。

  6、生育日数:晚熟品种。生育期144天左右,需≥10℃积温3000℃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08公斤,比照品种关东1 07增产1.7%。2 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72.5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8.3%;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18.5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4.7%;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平 均增产6.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72公斤,比照品种关东107增产4.7%。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中上旬催芽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350克;5月中下旬 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为30×20厘米,每穴3-4棵苗。

  3、施肥:一般土壤条件下每公顷施总纯氮量15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130公斤左右,总 纯磷量100公斤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按底 肥:蘖肥:穗肥=2:5:3的比例施用。

  4、田间管理:插秧田生育期间,在施药灭草时期(5-7天)应保持水层在苗高的2/3左右,其余时期一律浅水灌溉(3.0-5.0厘米),在定浆期(蜡熟期)及时排除田间存水。生育期间,要进行主要病虫害(稻瘟病、二化螟、纹枯病等)的防治。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通化地区以外晚熟区。

六十九、吉粳803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9年以奥羽346为母本,长白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原 代号吉01-3657。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株高100-105厘米,株型紧凑,叶片坚挺上举,茎叶浅淡绿,分蘖力中等。

  2、穗部性状:主穗长18厘米左右,半直立穗型,主蘖穗整齐,平均穗粒数130粒,着粒 密度适中,结实率95%以上。

  3、籽粒性状:粒形椭圆,颖及颖尖均黄色,稀间短芒,千粒重22.5克。

  4、品质分析:依据农业部NY20-1986《优质食用稻米》标准,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共 11项指标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综合评价等级为1级优质米。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抗;在25-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叶瘟病级4级,最高穗瘟率为10 %。2005年在7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抗。

6、生育日数:晚熟品种。生育期145天左右,需≥10℃积温2950-3100℃。

  四、产量结果:2003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68公斤,比对照品种 关东107减产5.3 %。200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48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7.5%;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47.5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9.3%;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关东107 平均增产8.4%。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32.5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1.3%。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350克。5月中旬插秧 。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16.5厘米,每穴3-4棵苗。

  3、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50-170公斤,按底肥3、分蘖肥4、补肥 2、穗肥1的分期施用。纯磷70-85公斤,作为底肥;纯钾90-110公斤,底肥70%,拔节期追30% 。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取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7月上中 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四平、吉林、辽源、通化、松原等晚熟平原区。

七十、东稻03-056

  一、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二、品种来源:1994年以水稻转菰基因后代C23为母本,一目惚为父本杂 交育成。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10.6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举,茎叶浅淡绿,分蘖力强。

  2、穗部性状:主穗长18厘米左右,弯穗型,主蘖穗整齐,平均穗粒数101.8粒,着粒密 度适中,结实率85%。

  3、籽粒性状:粒形椭圆,颖及颖尖均黄色,稀间有芒,千粒重25.0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4.1%、精米率75.9 %、整精米率73.4%、粒长4.8mm、长宽比1.7、垩白米率17%、垩白度1.7%、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7.4%、蛋白质含量7.2%。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感;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中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穗瘟率为42%。2005-2006年在15个 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晚熟品种。生育期145天左右,需≥10℃积温2950-3100℃。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84公斤,比对照品种关 东107增产1.5% 。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33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10.4%;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56.5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6.5%;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关东107 平均增产8.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298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2.5%。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每平方米播催芽种子350克。5月中旬插秧 。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16.5厘米,每穴3-4棵苗。

  3、施肥: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50公斤,按底肥3、分蘖肥4、补肥2、 穗肥1的比例分期施用。纯磷70公斤,作为底肥;纯钾100公斤,分两次施,底肥70%,拔节期追30%。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采取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抽穗前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四平、吉林、辽源、通化、松原等晚熟平原区。

七十一、平粳7号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平安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2000年以98P42/5186为母本,以T2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2.6厘米,株形紧凑,叶片直立,分蘖力极强,亩有效穗数20 .1万左右。

  2、穗部性状:穗大,平均每穗粒数156.0粒,结实率84.8%。

  3、籽粒性状:谷粒长椭圆形,长宽比2.0,颖壳黄色,无芒,千粒重24.0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3.3%、精米率75.8 %、整精米率75.4%、粒长5.1mm、长宽比2.0、垩白米率8%、垩白度0.7%、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83mm、直链淀粉含量17.2%、蛋白质含量7.5%。米质符合一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抗;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感。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出现2个9级穗瘟重病点,即2004年和20 05年连续两年在辉南县鉴定点穗瘟率为72%。2005-2006年在15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期:晚熟品种。生育期146天左右。

  四、产量表现: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43.5公斤,比对照品种 关东107减产2.5 %。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058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5.5%;2006年区域试验 平均公顷产量8025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2.2%;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平 均增产3.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87.5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6.1%。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每穴2-3棵苗。

  3、施肥:提倡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良性循环施肥体系。在中等地力上,每公顷施纯氮135-150公斤,纯磷80?100公斤,纯钾90-100公斤。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以浅、深、浅水灌溉方式为宜,分蘖期间结合人工除草。生育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通化地区以外的晚熟区。

七十二、九稻63号

  一、选育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9年以(吉8945/Jefferson)F1为母本,以九稻22号为 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系谱法处理育成。原代号九03D8。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05.7厘米,株型紧凑,叶色绿色,分蘖力强,活秆成熟。

  2、穗部性状:散穗型,平均穗粒数109.2粒,结实率87.6%。

  3、籽粒性状:籽粒椭圆型,无芒,颖壳黄色,千粒重26.9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3.3%、精米率74.9 %、整精米率71.2%、粒长4.9mm、长宽比1.7、垩白米率5%、垩白度0.6、透明度1级、碱消值 7.0级、胶稠度78mm、直链淀粉含量17.7%、蛋白质含量7.6%。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品 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感;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抗,穗瘟表现中抗。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穗瘟率为15%。2005-2006年在15 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晚熟品种。生育期144天左右,需≥10℃积温2900℃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41.8公斤,比对照关东107平 均减产1.3%。2 0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188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7.2%;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 公顷产量8271.6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5.4%;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平均 增产6.1%。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308.0公斤,比对照关东107平均增产2.6%。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

  3、施肥:一般土壤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总纯氮量15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75公斤左右 ,总纯磷量75公斤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一次性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 氮肥按底肥:蘖肥:穗肥=6:3:1的比例施入。

  4、田间管理:水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7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注意及时防治 稻瘟病。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10℃积温2900℃左右的晚熟区。

七十三、金浪303

  一、选育单位:吉林市宏业种子有限公司

  二、品种来源:1997年以藤系144/秋田小町为母本,上育397为父本杂交 育成。原代号现代2441。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平均株高112.4厘米,株型紧凑,茎叶浅绿色,分蘖率中上等。

  2、穗部性状:大穗,着粒较密,平均穗长21.2厘米,平均穗粒数118.1粒,结实率89.1 %。

  3、籽粒性状:谷粒椭圆,颖壳黄色,无芒,千粒重24.9克。

  4、品质分析: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糙米率81.9%、精米率73.4 %、整精米率62.5%、粒长5.1mm、长宽比1.9、垩白米率20%、垩白度1.6%、透明度1级、碱消 值7.0级、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含量17.0%、蛋白质含量9.1%。米质符合五等食用粳稻品种 品质规定要求。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中感;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中感, 穗瘟表现中抗。在26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最高穗瘟率为8%。2005-2006年在15 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中抗。

  6、生育日数:晚熟品种。生育期144天左右,需≥10℃积温2900℃以上。

   四、产量结果:2004年预备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98.5公斤,比对照关东1 07增产0.5%。20 0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933.5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3.9%;2006年区域试验平 均公顷产量8248.5公斤,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增产5.1%;两年区域试验比对照品种关东107平 均增产4.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68公斤,比对照关东107增产2.1%。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植育壮秧,4月上旬播种育苗;5月上中旬插秧。

  2、栽培密度:行株距30×20厘米,每穴3-4棵苗。

  3、施肥:中等肥力田块施纯氮130公斤,纯磷70公斤,纯钾100公斤左右。

  4、田间管理:水管理以浅为主,抽穗后间歇灌溉,生育期间用药剂防治病虫害。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10℃积温2900℃以上晚熟区。

七十四、黑糯1号

  一、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二、品种来源:1991年以国外黑糯为母本,清香糯为父本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

  三、特征特性:

  1、植株性状:株高105厘米左右,株形较收敛,叶色较绿且较宽,有效分蘖18个。

2、穗部性状:散穗,平均穗粒数120粒,结实率86%。

  3、籽粒性状:谷粒长椭圆形,无芒,颖壳黄色,糙米黑色,千粒重22克。

  4、品质分析:经白求恩医科大学卫生检测分析中心检测,蛋白质含量10.5g/100g,脂 肪含量6.0g/100g,维生素B?1含量0.13mg/100g,维生素B?2含量0.08 mg/100g。

  5、抗逆性:人工接种鉴定,苗瘟表现感;异地田间自然诱发鉴定,叶瘟表现感,穗瘟表现感。在9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叶瘟出现1个7级重病点,即通化市农科院; 穗瘟出现2个9级重病点,即辉南县和通化市农科院,穗瘟率分别为92%和100%。2006年在8个田间自然诱发有效鉴定点次中,纹枯病表现抗。

  6、生育日数: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40天左右,需≥10℃积温2800℃左右。

  四、产量结果:2006年现场验收,平均公顷产量7347公斤,比对照品种 龙锦一号(6064.5公斤/公顷)增产21.1%。

  五、栽培要点:

  1、播种与插秧:稀播育壮秧,4月中上旬催芽播种,每平方米播种350克。5月中下旬插 秧。  2、栽培密度:插秧密度为30×20厘米,每穴3-4棵苗。

  3、施肥:一般土壤条件下每公顷施总纯氮量150公斤左右,总纯钾量130公斤左右,总 纯磷量100公斤左右。磷肥全部作底肥施入,钾肥的2/3作底肥,1/3作穗肥施入。氮肥按底 肥:蘖肥:穗肥=2:5:3的比例施用。

  4、田间管理:插秧田生育期间,在施药灭草时期(5-7天)应保持水层在苗高的2/3左右,其余时期一律浅水灌溉(3.0-5.0厘米),在定浆期(蜡熟期)及时排除田间存水。生育期间,要进行主要病虫害(稻瘟病、二化螟、纹枯病等)的防治。

   六、适应区域:吉林省中晚熟稻区。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