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国审品种 > 瓜菜 » 正文

2002年国审瓜菜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6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981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01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红冠龙(1208)

品种来源:M08 ×F12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熟一代杂种,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果实从开花到成熟约36天,植株分枝力中等,叶片深绿,缺刻中深,一般出现第一雌花约在第7节处,其后,每隔3~5节再现雌花,座果能力强。较抗枯萎病、炭疽病,较耐病毒病。抗旱耐湿性好。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为1.68,浅绿色皮上有不规则深绿色条带,色亮美观。果肉大红色,肉质细脆,多汁爽口,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以上,边糖10.5%。商品种子千粒重100克,商品瓜籽小而少,千粒重23克。皮厚1.1厘米,耐贮运。单瓜重9~10公斤,最大23公斤。

产量表现:1994~1995年参加全国第五轮西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481公斤,比对照02增产14.83%。

栽培技术要点:①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秋季深翻、重罐冬水。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并混施复合肥15公斤及过磷酸钙40公斤,进行高畦地膜覆盖栽培。②阳畦育苗,3月下旬播种,4月中、下旬定植,每亩定植600~700株。采用三蔓或双蔓整枝。③注意追肥,在座瓜后10天左右进行追肥灌水,或进行根外追肥。④每株只留一瓜,根瓜及早摘除,选留第2或第3雌花座果。座果后36~38天采收,过早采收会影响品质。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甘肃、新疆、吉林、河南、湖南、安徽、湖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露地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02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中科一号

品种来源:克K-1×(KN-2×KN-3)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5天左右,果实发育期25~28天。植株生长比较旺盛,叶形掌状裂叶,花单性。第一雌花节位4~6节,雌花间隔节位4~5节,雌花率20~25%。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1.03,果皮翠绿色有14条左右的墨绿色锯齿条带,有少量腊粉,果皮厚0.95厘米,果肉红色,脆沙爽口,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种子中等偏小,千粒重42克,果皮硬,不裂果。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第七轮国家西瓜品种区试,试验结果平均亩产2903公斤~ 3403公斤。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0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合保护地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在重茬地上种植时应采用嫁接换根的方法防止枯萎病的发生。②种植密度以亩栽800~900株为宜,2~3蔓整枝,距根部1米左右开始留果,每株一果。③施足底肥,浇足底水,团棵期可根据苗的长势适当追施速效化肥,果实膨大期保证充足的肥水供应,采收前7天停止浇水。④生长期注意喷施氧化乐果1200倍液防止蚜虫,喷施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止炭疽病。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甘肃、新疆、吉林、河南、湖南、安徽、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03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黄宝石无籽西瓜

品种来源:S416(四倍体)×T17(二倍体)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中熟杂交一代无籽西瓜品种,全生育期100~105天,果实发育期30~32天,植株生长势中等,第一雌花节位14节左右,雌花间隔4~5节。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1.0~1.05,墨绿色果皮上覆有暗宽条带,果皮较薄,耐贮运。平均单瓜重6.0公斤左右,最大可达10公斤以上,果肉黄色,剖面均匀,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以上,中边糖梯度较小,白色秕子少而小,无着色秕籽。

    产量表现:参加第六批全国西瓜品种区域生产试验中,平均折合亩产3025公斤,比对照增产5.2%。。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于露地地膜和保护地栽培。②破壳、控湿、高温(33--350 C)催芽,提高种子发芽率。③提高地温,促进成苗④中期控制肥水,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来提高座果率。⑤在坐稳果以后采取大肥、大水等措施,以促进果实迅速发育膨大,充分发挥其丰产优势。⑥适时采收,以九成熟采收为宜,若外运可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甘肃、新疆、吉林、河南、湖南、安徽、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04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庆发黑马

品种来源:LY--103×HC~109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庆农西瓜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从雌花开放至果实成熟约35天,全生育期约115天。植株生长健壮,植株分枝性中等。叶形掌状,叶色绿,叶片中蜡质较少,叶缘呈锯齿形,雌雄同株异花,第1雌花节位5~7节,雌花间隔4~6节。较抗枯萎病、炭疽病。果实椭圆形,果皮黑色,果肉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以上,梯度小。果皮厚度1.0厘米。一般单瓜重8~10公斤。

    产量表现:参加1999~2000年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67公斤~4253公斤。2001年参加全国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5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合地膜覆盖和间作套种,适当稀植,每亩约400株。②施足基肥,注意N、P、K配合施用。③人工异花授粉,提高坐果率。④采用三蔓整枝,每株留一果,选择主蔓第2~4雌花瓜,将多余幼瓜摘除,当瓜坐稳后不再整枝打杈。⑤如植株生长过旺,不易坐瓜时,可用坐瓜灵或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坐果率。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甘肃、新疆、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05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庆发特早红

品种来源:Ja-102×Ja-328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庆农西瓜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约85天,从雌花开花至坐果成熟约28天,植株生长势强,坐果性较好,第1雌花着生在主蔓第4~5节,雌花间隔5~6节。果实圆球形,果皮浅绿底上有暗绿条带,果肉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心部平均12.3%,边部10.0%,果皮薄而韧,耐运输。单瓜重约5公斤。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第七轮全国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77公斤~340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地膜覆盖和保护地栽培;一般株距0.4米,行距1.6米,双蔓整枝,选第2~3雌花坐果,每株留1果;植株生长期间增施有机肥,控制氮肥,特别是在坐果前后要严格控制肥水,以免影响坐果和西瓜品质;如果重茬地种植,应采用嫁接栽培,砧木品种可选用优良砧木品种----庆发一号西瓜砧木或超丰F1 ,嫁接后能保证庆发特早红西瓜稳产高产品质好。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甘肃、新疆、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南、湖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及生态条件类似的地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06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湘西瓜11号(洞庭一号无籽)

选育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9041(四倍体)×D89-4(二倍体)

    省级审定情况:1996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约105天左右。植株匍匐生长,叶片为羽裂状,叶长28厘米,宽26.2厘米,叶柄长14.75厘米,叶色浓绿。较抗枯萎病、耐湿。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1.02,果肉鲜红,肉质细嫩爽口,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近皮部7.5%。果皮墨绿色上被蜡粉,果皮厚1.1厘米。单瓜重5~6公斤,大的可达8~10公斤。

    产量表现:参加三年跨省区区域试验,一般单产2500公斤/亩。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时播种,适龄移栽,合理密植。②营养钵育苗移栽,每亩定植450~500株,用二蔓或三蔓整枝。③稳施基肥,巧施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视土壤肥力和植株各生育期的长势适量施肥。④高畦深沟地膜覆盖栽培。⑤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控制坐果节位。适时采收,及时防治病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及南方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07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华蜜八号

品种来源:R-05×FR-30

选育单位:合肥华夏西瓜甜瓜科学研究所

申报单位:安徽省种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5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5天左右。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叶片掌形,深裂,叶色浓绿,含有腊质。第一雌花节位9~10,雌花间隔节位3~4。较抗枯萎病、耐湿。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左右,表皮浅绿色,上覆墨绿色锯齿状条带,瓤色大红,肉质细脆,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耐贮运。平均单瓜重8~9公斤。

    产量表现:1994~1997年试验平均亩产3609公斤,比对照金钟冠龙增产5.72%,1996年试验平均亩产2862公斤,比对照西农八号增产26.58%,1997年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87公斤,比对照西农八号增产8.76%。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大棚早熟栽培或露地栽培;营养钵育苗移栽,每亩定植700株左右,采用三蔓整枝,选留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每株留一个果;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果实膨大期要保证肥水供应;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注意防止病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江苏、浙江、河北、河南等长江中下游、华北适宜地区露地栽培,有条件地区也可利用大棚早熟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08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庆发八号

品种名称:HY106-8×LN108-9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庆农西瓜研究所

申报单位:河南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约32天,全生育期100~105天,植株生长健壮,分枝性中等,叶形掌状裂叶,叶色绿,最大叶长28厘米,宽26厘米,第一雌花节位5~7节,雌花间隔4~6节。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6,果皮厚1.0~1.2厘米,果肉红色,剖面均匀,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中心与边缘梯度较小,单瓜重7~10公斤,耐贮运。

    产量表现:1996-1998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089公斤~3844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地膜覆盖栽培和间作套种;适当稀植,一般株行距为0.8×1.8米,注意N、P、K配合施用;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采用三蔓整枝,每株留1果;不宜过早采收否则瓜色较浅。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江苏、河北、河南、湖南等华北及长江中下游适宜地区露地地膜栽培或间作套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09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开杂12号(豫西瓜9号)

品种来源:开封167号×开封61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6天,果实发育期34天,植株生长势强,叶形掌状深裂,最大叶片长37厘米,第一雌花着生在第7节位,雌花间隔7节,较抗枯萎病、病毒病、炭疽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8,果皮黑色有暗条带,果皮厚度1.2厘米,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一般单瓜重7公斤。

    产量表现:1996~1997年河南省西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298公斤, 1998~1999年河北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995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地膜栽培于终霜期前1个半月左右直播,温室、大棚栽培于元月底、2月初育苗。②播种密度每亩600株,双蔓或3蔓整枝,第三雌花留瓜,若每亩种植400株左右,可不整枝,但要注意压蔓和定瓜。③播种时做好种子消毒和地下害虫防治,生育期间注意防治蚜虫、棉铃虫、炭疽病、病毒病等,科学进行水肥管理。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河南、湖南等华北、长江中下游适宜地区露地地膜栽培,有条件地区也可大棚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0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美抗九号

品种来源:S93-8×T92

选育单位:河北省蔬菜种苗中心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天,果实发育期30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中强,坐瓜整齐、容易,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平均为9.8节,以后平均5节出现一雌花,该品种较抗枯萎病。果实圆形,果形指数1.0,平均单瓜重4.5公斤,果皮深绿,上覆15~17条墨绿色条纹,果皮厚度1.0厘米,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10.4%。种子少且小。

    产量表现:1998~2000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2220公斤~3175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定植800株,双蔓整枝;多施有机肥,不可缺少磷钾肥,注意促控结合;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人工辅助授粉,每株一果;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北方省(区)和上海等长江中下游适宜地区露地地膜栽培,有条件地区可作保护地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1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雪峰花皮无籽(湘西瓜5号)

品种来源:80452(四倍体)×K2 (二倍体)

选育单位:湖南省邵阳市农科所

申报单位: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89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5~100天,果实成熟期35天左右。叶片为羽裂状,叶长25厘米,叶色浓绿。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8~10节,其后5~6节再现一朵雌花。中抗枯萎病,高抗炭疽病。果实高圆球形,果形指数1.06,单瓜重5~6公斤,果皮淡绿,上面均匀分布17条宽绿条纹,果皮厚度1.14厘米,果肉桃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

    产量表现:1988~1989年在湖南邵东、岳阳、常德、娄底和湖北当阳等地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92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破壳催芽,温床育苗,育苗期需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才能全苗。②每亩定植500~600株,采用三蔓整枝,一株留1.5个,地膜覆盖栽培。③前期控制氮肥用量,坐果后需要充足而稳定的肥水供应。④开花期用正常二倍体西瓜花粉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才能正常结瓜。其它栽培措施同一般普通二倍体有籽西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贵州等南方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2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聚宝3号

品种来源:9-5克×259-C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4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熟杂交一代品种,全生育期95天左右,果实发育其33--35天,植株生长势中等稳健,第一雌花节位7节左右,雌花间隔5~6节,较抗枯萎病和炭疽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5~1.4,浅黄绿果皮上覆深绿齿条,果皮1.0厘米,不裂果,果肉红色,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中边梯度小,平均单瓜重4公斤左右。

    产量表现:1990~1992年参加安徽省品种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2220公斤和2620公斤,比对照新澄分别增产11.52%和5.65%。1991~1992年参加全国第四批西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890公斤,比对照新澄增产3.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露地和地膜覆盖栽培,株行距0.4米×2.4~2.6米,三蔓整枝,选留第2或第3雌花留一果,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钾肥配方施肥,果实生长期注意保持充足的肥水供应。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新疆、甘肃、上海、安徽、湖南、四川等省(区、市)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3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一号

品种来源:S84-2-4×C87-1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早熟种,全生育期85天,果实发育期30天,植株长势中等,耐湿性强,易坐果。主蔓第一雌花着生于5~7节,以后每隔5节再现一朵雌花。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5,一般单瓜重4公斤,果面墨绿色覆盖暗网纹,果皮厚1厘米,果肉鲜红,中心糖含量11.5~12.5%。

    产量表现:1989~1990年全国第三批西瓜新品种区试结果,在上海、邵阳、合肥、成都的产量表现较好,平均亩产2574公斤,比对照郑杂五号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施于大棚、小拱棚早熟栽培,也适合露地和地膜覆盖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每亩定植500~600株;三蔓整枝,2~3花留果,一株一果,坐果后放任生长;施足基肥,适时追肥,并注意N、P、K肥配合施用,果实发育期确保充足的肥水供应。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新疆、甘肃、上海、安徽、湖南、四川等省(区、市)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4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红大

品种来源:从日本国引进

选育单位:日本国南都种苗株式会社

申报单位: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特征特性:属中熟偏早品种,全生育期88~89天,果实成熟期29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力强,主蔓第一雌花着生节位7~8节,雌花间隔4~5节,坐瓜性好,单株坐果2个以上。果实高圆形,单果重4~5公斤,果皮绿色,上覆深绿色虎纹条带,果皮厚0.8~1.0厘米,果肉鲜红,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3%。

    产量表现:1994~1995年在湖南省进行的引种试验,平均亩产2530公斤,1994~1995年参加全国第五批西瓜品种区域试验,在北方早熟组的产量表现良好,平均亩产3395公斤,超过对照京欣一号。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露地、大棚或温室等保护地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采用二蔓或三蔓整枝,以主蔓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一般每株保留1~2个果;注意适时采收,以8~9成熟采收为宜。栽培密度为600~800株/亩。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吉林、北京、天津、河南、新疆、甘肃、上海、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区、市)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5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春满园

品种来源:HR8901-C×5-14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属早熟种,全生育期90天,果实发育期30天,植株生长稳健,分枝适中,主蔓第一雌花着生于6~7节,以后每隔4~5节再现一雌花,耐湿性强,不抗枯萎病。果实圆形偏高,果形指数1.05,平均单瓜重4~5公斤,花皮,皮厚1.0厘米,外观光滑有腊粉,果肉红色,中心折光糖含量11.8~12.4%。

    产量表现:1992年组合初选平均亩产3802公斤,1993~1995年的品比试验中,平均亩产3468公斤,比对照京欣一号增产10.7%,1999年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781公斤,比对照增产3.8%,2000年的全国区域试验中,产量在武威、邵阳、合肥3个点超过对照。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大、小拱棚温室等保护地栽培,也适合露地和地膜覆盖栽培;2~3蔓整枝,2~3花留果,一株一果;坐果前适当整枝,坐果后放任生长,忌整枝过严;及时疏果;采收前10天停止供应肥水,以保证其品质。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新疆、甘肃、河北、山东、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6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无籽二号

品种来源:1025B(四倍体)×5561(二倍体)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属中熟无籽西瓜,全生育期105天,果实发育期33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习性中等,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浓绿。该品种坐果性好,第一雌花一般着生于主蔓的10~12节位上,以后每隔6~8节出现一朵雌花。果实圆球形,绿皮肤墨绿窄齿条,果皮厚度1.2厘米,果肉红色,纤维少,中心折光糖含量11.5%左右,平均单瓜重6~8公斤。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全国第六批西瓜品种区试,平均亩产3147公斤,比对照黑蜜二号增产1.4%。1999年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99公斤,比对照黑蜜二号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适于露地栽培或地膜覆盖栽培;人工破壳催芽;营养钵育苗移栽,苗期控温;坐果期强化整治压蔓,控制肥水;人工辅助授粉;坐果后肥水均匀充足供应;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外运可在7~8成采收,就近销售可在9~10成熟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新疆、甘肃、河北、河南、湖南、湖北、福建等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7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圣龙

品种来源:HR8901-A×K-22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5~100天,果实发育期33天,植株长势较旺,易坐果且整齐。主蔓着生于8~10节,以后每隔6节左右再现一朵雌花。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1,果实花皮,外观光滑无粉,皮厚1.1厘米,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平均单瓜重6~7公斤。

    产量表现:1989年组合试验,平均亩产3986公斤。1990~1992年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4304公斤,比对照新红宝增产14.8%,比金钟冠龙增产16.7%。1994~1995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区试,该品种平均单产及综合评分在长春、天津、郑州、上海、合肥、邵阳等点超过对照,通过全国区试。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合露地和地膜覆盖栽培,也可作保护地栽培。②坐果前适当控制肥水,坐果后及时供应肥水,以确保其丰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③花粉较常规有籽西瓜花粉偏少,最好适当种植部分授粉品种(每亩30~50株),采用人工授粉。④忌过早采食,以避免影响果肉瓤色及品质。⑤忌片施或过量施用氮肥,适当增施N、K肥。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新疆、甘肃、吉林、北京、天津、河南、湖南、湖北、安徽、上海等省(区、市)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8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旭龙

品种来源:HR8901-B×253B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天,果实发育期30天,植株长势稳健,高抗枯萎病。主蔓第一雌花着生于7~8节,以后每隔4~5节再现一朵雌花。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花皮底色较深,外观光有蜡质,皮厚1厘米,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12.5%,一般单瓜重4~5公斤。

产量表现:1991~1993年三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4069公斤,比对照郑杂5号增产19.6%,比金钟冠龙增产7%。1993~1994年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02公斤,比金钟冠龙增产7.1%,比郑杂5号增产20%。1994~1995年参加第五批全国区试,在新疆、甘肃武威、长春、北京、合肥、荆州、邵阳等点的平均亩产超过对照京欣一号。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露地或地膜覆盖栽培,更适合小拱棚、大棚、温室等保护地早熟栽培,其栽培方法参照当地栽培习惯。此外,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整枝以2~3蔓为宜,2~3花留果,一株一果。②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忌偏施或过量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③及时疏果,防止坐果过多导致畸形。④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以保证果实品质。⑤8成熟即可采食,但以9成熟为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新疆、甘肃、吉林、北京、天津、河南、湖南、湖北、安徽、上海等省(区、市)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19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抗一号

品种来源:0067×0084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属中熟有籽西瓜品种,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3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坐果习性好,第一雌花一般着生于主蔓第8~10节,以后每隔6~8节出现一朵雌花。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果实淡绿皮窄条圆球果,果肉红色,中心含糖量11.5%左右,纤维少,平均单果重6~8公斤。

    产量表现:1992~1993年进行了两轮小区比较试验,平均亩产4562公斤,比对照郑杂7号增产12.7%,比京欣一号增产10.8%。1994~1995年全国第五批西瓜品种区域试验,丰抗一号在湖南、上海、安徽、河南、天津、吉林点的产量性状超过对照京欣一号,平均亩产2931公斤,比对照增产10.7%。

    栽培技术要点:重施基肥和膨果肥,注意肥水的均衡供应;避免低节位坐果,第二、三雌花坐果为宜;注意病虫害防治;该品种较抗枯萎病,但连续重茬仍需注意防治枯萎病发生。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新疆、甘肃、吉林、北京、天津、河南、湖南、湖北、安徽、上海等省(区、市)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0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无籽一号

品种来源:92-25-1(四倍体)×90-B-14(二倍体)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果实成熟期35天,植株长势强键,坐果习性好,第一雌花一般着生于主蔓的6~8节位上,以后每隔4~6节出现一朵雌花。果实圆球形,深绿皮上带有墨绿窄条,条带为不规则的锯齿状,果肉大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果皮厚度为1.3厘米,平均单果重6~8公斤。

    产量表现:1993年新品种比较试验,折合亩产2964公斤,比对照黑蜜二号增产10%。1997年全国无籽西瓜区域试验,折合亩产202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尽量避免重茬种植,宜选择光照充足、排灌便利、土壤肥沃的沙质壤土种植;重施基肥,重施农家肥,适施氮肥,轻施提苗肥,重施膨果肥;适时早播,适当稀植,亩植400~500株,三蔓整枝,每株留果1~2个;人工破壳催芽,按10:1种植有籽西瓜作粉源;加强整枝压蔓,人工辅助授粉;避免低节位留果;加强病虫害的防治;适时采收,就近销售宜9成熟采收,外消宜7.5~8成熟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新疆、甘肃、吉林、河南、湖南、湖北等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1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湘西瓜19号(洞庭三号无籽)

品种来源:9411(四倍体)×D89-8(二倍体)

选育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03天左右,植株匍匐生长,植株生长旺盛,分枝性好,主蔓长5.1米,主茎粗0.85厘米,叶片羽裂状,叶长28厘米,宽26.2厘米,叶柄长14.75厘米,叶色浓绿。中抗枯萎病、耐湿热。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1.02,果肉鲜黄,肉质细嫩爽口,纤维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以上。果皮深绿色上被蜡粉,果皮厚1.1厘米左右。单瓜重6公斤左右,大的可达9公斤以上,结果指数1.36~1.7。

    产量表现:参加二年跨省区区域试验,一般单产2500公斤/亩,高产可达4000公斤/亩以上。1999~2000年参加全国无籽西瓜区试分别列第一、第三位。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时播种,适龄移栽,合理密植,营养钵育苗移栽,每亩定植450~500株,用二蔓或三蔓整枝。②施足有机肥,及时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视土壤肥力和植株各生育期的长势适量施肥。巧施膨瓜肥。③高畦深沟地膜覆盖栽培。④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控制坐果节位。适时采收,及时防治病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2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聚宝1号

品种来源:Y6 ×L7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1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苏、江西、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熟杂交一代西瓜品种,全生育期95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3―35天,第一雌花节位9节左右,雌花间隔5~6节,植株生长势强键,较抗炭疽病和枯萎病,耐湿耐热性强。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5,浅绿果皮上覆细网纹,果皮厚度1.1厘米,平均单果重7公斤左右,最大可达20公斤,果肉红色,纤维少,中心折光糖含量11%左右,中边梯度小。

    产量表现:1990年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和安徽省西瓜中心组织的西瓜新品种生产示范,平均亩产3389公斤,比对照新澄增产21.7%。1990~1991年安徽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438公斤,比对照新澄增产22.94%,比新红宝增产4.6%。获1990年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协作组的超新红宝一等奖。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在沙壤土和黏性土中均可栽培,栽前施足基肥,化肥应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坐果前应整枝,留主蔓和两侧蔓,选第二或第三雌花留一果,其余幼果应及早摘除;瓜坐稳后应及时追施速效肥,并保持充足的水分供应;果实生长后期应进行翻瓜,促使成熟一致,着色均匀。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3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皖杂一号

品种来源:79-5-3×查理斯顿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0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江、河南、上海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3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5天左右,植株长势稳健,第一雌花节位7节左右,雌花间隔5~6节。较抗枯萎病和炭疽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2~1.3,墨绿底隐网纹,果皮1.0厘米,不裂果,果肉红色,纤维少,中心折光糖含量11%,平均单瓜重6公斤,最大可达15公斤。

    产量表现:1984~1985年参加安徽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4037公斤、3668公斤,分别比对照新澄增产16.4%、13.6%。1993年获合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栽培技术要点:催芽播种,营养钵育大苗,苗龄30天,三叶一心期移栽;晴天移栽,地膜覆盖栽培,行株距2.3米×0.4米;三蔓整枝,选留主蔓第2~3花或侧蔓第2花的正常雌花留瓜;加强坐果后的肥水管理,以利结大瓜;坐果雌花开花后35天采收最适。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浙江、河南、上海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4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皖杂三号

品种来源:966A×239-12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江、河南、江西、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杂交一代西瓜品种,全生育期88天左右,果实发育期28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健,第一雌花节位7节左右,雌花间隔5~6节。较抗炭疽病和枯萎病,耐湿热性强。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5~1.4,浅黄绿果皮上覆深绿齿条,果皮1.0厘米,果肉红色,纤维少,中心折光糖含量12%左右,平均单瓜重5公斤左右。

    产量表现:1989年在安徽省中熟西瓜品比试验中,亩产2488公斤,比对照新澄增产22.6%,比新红宝增产12.2%。1990~1991年参加安徽省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10公斤,比对照新澄增产16.0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地膜覆盖露地栽培;施肥以基肥为主,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株距0.4×2.4米,“三蔓”式整枝,单株留果1~2个,留果节位12~12节;幼瓜坐稳后,要及时施追肥,保持充足的肥水供应。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浙江、河南、江西、山西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5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庆农5号

品种来源:85-13×小马72-2

选育单位:山东省邹平县安业西瓜研究所

              黑龙江省大庆市庆农西瓜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龙江、河北、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5天,果实发育期约33天,植株生长健壮,叶片肥大,抗枯萎病和炭疽病,很少或不发生病毒病,该品种耐旱但不耐阴湿。果实椭圆形,皮浅绿底上覆有  绿条带,果肉红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果皮厚度1.0厘米,单瓜重约8~10公斤。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山东省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17公斤,比对照金钟冠龙增产15.2%,1998年山东省西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82公斤,比对照金钟冠龙增产18.3%。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合地膜覆盖和田间套种,适当稀植,行距1.8米,株距0.8米,每亩定植460株。②定植或直播前一次性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在植株伸蔓期禁施氮肥,可施磷酸二铵或多元复合肥。③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④采用三蔓整枝,每株留一个果,选择主蔓第二至四雌花坐果,摘除多余幼果,瓜坐稳后不再整枝打杈。⑤使用座瓜灵等激素,提高坐瓜率。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东、黑龙江、河北、河南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6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雪峰蜜黄无籽(湘西瓜18号)

品种来源:454(四倍体)×HY(二倍体)

选育单位: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3~95天,果实成熟期33~35天,单性花,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8~9节,其后5~6节再现一朵雌花,抗枯萎病,高抗炭疽病和疫病。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1.0,单瓜重5公斤左右,果皮厚1.2~1.3厘米,果肉黄瓤一致,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

    产量表现:1997~1998年湖南省的品比试验,平均亩产3405公斤,分别比对照雪峰无籽和广西三号的产量高8.4%、20.1%。1998~1999年湖南省的多点中间试验,平均亩产3450公斤,分别比对照雪峰无籽和广西三号的产量高5.6%、15.8%。

    栽培技术要点:①破壳催芽,温床育苗,育苗期需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才能全苗。②每亩定植500~600株,旱地适当密植,稻田适当稀植,采用二蔓或三蔓整枝,一株留1.5个,地膜覆盖栽培。③要求较高的肥力水平,前期保持瓜蔓稳健生长,坐果后需要充足而稳定的肥水供应,才能获得高产稳产。④开花期用正常二倍体西瓜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才能正常结瓜。其它栽培措施同一般普通二倍体有籽西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重庆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7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雪峰蜜红无籽(湘西瓜14号)

品种来源:新80452×HF

选育单位: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3~95天,果实成熟期32~34天。正常结果植株主蔓长5米,主茎粗0.9厘米,叶片羽裂状,叶长28厘米,宽24.5厘米。单性花,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8~9节,其后5~6节再现一朵雌花。抗枯萎病,抗炭疽病和疫病。果实圆球形,果形指数1.0,单瓜重5公斤左右,果皮厚1.3厘米,果肉鲜红一致,中心折光糖含量12%左右。

    产量表现:1997~1998年湖南省西瓜品比试验,平均亩产3565公斤,分别比对照雪峰无籽和广西三号高13.5%、25.7%。1998年全国无籽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568公斤。1999年全国无籽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破壳催芽,温床育苗,育苗期需要较高而稳定的温度才能全苗。②每亩定植500~600株,旱地适当密植,稻田适当稀植,采用二蔓或三蔓整枝,一株留1.5个,地膜覆盖栽培。③要求较高的肥力水平,前期保持瓜蔓稳健生长,坐果后需要充足而稳定的肥水供应,才能获得高产稳产。④开花期用正常二倍体西瓜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才能正常结瓜。其它栽培措施同一般普通二倍体有籽西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8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红小玉

品种来源:从日本国引进

选育单位:日本国南都种苗株式会社

申报单位: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露地栽培3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81~86天,大棚温室栽培2月底至3月初播种为96~97天。植株生长势旺盛,对炭疽病和疫病有较强抗性。第一雌花节位5~7节,以后每隔4~5节着生一朵雌花,坐果性极好。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1,单果重2公斤左右,果皮厚度0.3厘米,果皮深绿色有16~17条细虎纹状条带,果肉浓桃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以上。

    产量表现: 2000~2001年在湖南省安排的生产试验,爬地栽培的产量为1600~2000公斤/亩,立架栽培产量为2500公斤/亩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①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壤,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并混施复合肥40~50公斤,进行高畦地膜覆盖栽培。②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2月底至3月初播种,温床育大苗移栽,露地栽培3月中下旬播种,冷床育大苗定植,夏秋栽培7月中旬至8月初与小苗移栽或大田直播。③基肥和追肥尽可能少施或不施无机氮肥,增施有机肥,坐果后强调追施膨果肥,宜少量多次。④地爬栽培以600~800株/亩为宜,三蔓整枝,立架栽培以1000~1200株/亩为宜,二蔓整枝。⑤一般一蔓留一果,九成熟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北京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29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黄小玉

品种来源:从日本国引进

选育单位:日本国南都种苗株式会社

申报单位: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露地栽培3月中下旬播种生育期82~87天,大棚温室栽培2月底至3月初播种为97~98天。植株生长势中等,对炭疽病和疫病有较强抗性。第一雌花节位5~7节,以后每隔4~5节着生一朵雌花,坐果性极好。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13,单果重2公斤左右,果皮厚度0.3厘米,果皮翠绿色有虎纹状条带,果肉浓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以上。

    产量表现:1996~2001年在湖南洞口、岳阳、长沙等地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为1650~20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土壤,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并混施复合肥40~50公斤,进行高畦地膜覆盖栽培。②南方地区保护地栽培2月底至3月初播种,温床育大苗移栽,露地栽培3月中下旬播种,冷床育大苗定植,夏秋栽培7月中旬至8月初与小苗移栽或大田直播。③基肥和追肥尽可能少施或不施无机氮肥,增施有机肥,坐果后强调追施膨果肥,宜少量多次。④地爬栽培以600~800株/亩为宜,三蔓整枝,立架栽培以1000~1200株/亩为宜,二蔓整枝。⑤一般一蔓留一果,九成熟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北京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0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雪峰小玉红无籽

品种来源:S05(四倍体)×ES203 (二倍体)

选育单位:湖南省瓜类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8~89天,果实发育期29天左右,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6~7节,其后5~6节再现一朵雌花,抗枯萎病、炭疽病和疫病。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1,单瓜重1.5~2.5公斤,果皮绿色上有深绿色虎纹状细条带,果皮厚度0.6厘米左右,果肉鲜红一致,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左右。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在湖南省、江苏省、浙江省进行了多点中间试验,一般爬地栽培亩产2100公斤,支架栽培32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宜于多种栽培形式,特别是和保护地早熟和秋延后栽培。②催芽育苗应注意三个关键:高温萌动,适温催芽;适温“促”苗出土;及时“取帽”,揭盖膜,防止高脚苗发生。③地爬栽培一般550~600株/亩,采用三蔓整枝;支架栽培1100株/亩,采用二蔓整枝。④施肥量较中打果形无籽西瓜少,化肥用量一般为中大果形无籽西瓜的三分之二左右。⑤间种籽瓜,人工辅助授粉,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适于在塑料大棚等保护地做早熟栽培。适宜在湖南、江苏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1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郑抗无子一号

品种来源:7900168(四倍体)×91-18(二倍体)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04~110天,果实发育期39天左右,茎匍匐生长,主蔓6~8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间隔5~6节着生一雌花。果实短椭圆形,浅绿色果皮上深绿色宽条带,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11%,果皮厚度1.2~1.3厘米,平均单果重6公斤。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河南省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17公斤,比对照增产8。7%,1999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755公斤,比对照增产6.4%,2000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69公斤,比对照增产15.4%。

    栽培技术要点:550C温水浸种6~12小时,破壳,350C恒温下催芽;育苗移栽或大芽直播,地膜覆盖;按8~10:1配置授粉品种,开花盛期进行人工授粉;选留第3、第4雌花结果;加强肥水管理;根据不同目的采摘8~10成熟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等省及相同生态区域栽培,但以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条件好的地区最适宜。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2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郑抗三号

品种来源:SU克×PR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天左右,果实发育期28~30天左右。植株生长比较旺盛,叶形掌状裂叶。第一雌花着生节位5~7节,雌花间隔4~5节,抗枯萎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6,果皮绿色有13~16条深绿色不规则条带,果皮厚度1.05厘米,果肉大红,中心折光糖10.5度左右。

    产量表现:1996年河南省西瓜早熟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34公斤,比对照郑杂5号增产2.9%。199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798公斤,比对照增产18.9%。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合地膜覆盖种植,也可作保护地栽培用种。②育苗移栽,每亩种植800~900株为宜,2~3蔓整枝,距根部1.2米远处留果,每株一果。③施足底肥,浇足底水,忌过量施用氮肥,开花座果期不浇水,幼果退毛后应保证合理的肥水供应。④生长期注意喷施氧化乐果1200倍液防治蚜虫,喷施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炭疽病。⑤果实可适当提前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安徽、山西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3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郑抗四号

品种来源:JN06×FL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0天,果实发育期33~36天。植株生长势旺盛,第一雌花节位5~7节,雌花间隔4~5节,抗枯萎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3,翠绿色果皮上有13~16条墨绿色锯齿形条带,果皮厚度1.1厘米,平均单瓜重6.0公斤左右,最大可达12公斤以上,果肉大红,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11.0%。

    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47公斤。1997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41公斤。1998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24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于露地地膜覆盖栽培。②每亩种植700株左右,3蔓整枝,主蔓第2雌花留果,每株一果。③施足底肥,浇足底水,采收前一周不浇水。④播种前苗床喷施甲基异柳磷和甲基托布津防治病虫害,生长期注意防治蚜虫和炭疽病。⑤果实不宜过早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山西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4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郑抗一号

品种来源:M-4×CP-6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0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0天左右,植株生长较旺盛,第一雌花节位8~10节,雌花间隔节位4~6节。抗枯萎病,轻感炭疽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8,绿色果皮上有8~10条深绿色不规则条带,平均单瓜重5公斤左右,最大可达11公斤,果皮厚度1.2厘米,果肉大红,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左右。

    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河南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分别是2779公斤和2994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合露地地膜覆盖栽培。②育苗移栽,亩用种量70克,每亩种植700~800株为宜,2~3蔓整枝,距根部1.2~1.5米远处留果,每株一果,注意及时压蔓和打杈。③施足底肥浇足底水,开花座果期不浇水,幼果退毛后应保证合理的肥水供应,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④播种前苗床喷施敌百虫8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病虫害,生长期注意喷施氧化乐果1200倍液防治蚜虫,喷施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炭疽病。⑤果实应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安徽、山西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5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少籽巨宝

品种来源:PO×中育10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天,果实发育期28~30天,植株生长势中等,第一雌花节位6~8节,雌花间隔4~6节,该品种抗性一般。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左右,果皮青绿色有细网纹,无腊粉,果皮厚度1.1厘米,平均单瓜重4公斤左右,最大可达10公斤以上,果肉鲜红,纤维少,中心折光糖含量11%左右。

    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河南省西瓜早熟品种生产示范,两年平均亩产分别是2788公斤、2588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适于露地地膜覆盖栽培;育苗移栽,亩栽800株以上,2~3蔓整枝;坐果前控制肥水,每株留瓜一个;坐稳果后采取大肥大水等措施,促进果实迅速发育膨大,充分发挥其丰产优势;适时采收,收瓜前10天不要浇水。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山西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6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特早佳龙

品种来源: 83007×79001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96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3天,果实发育期25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性中等,叶形掌状裂叶,叶缘锯齿状,第一雌花着生节位5~6节,雌花间隔4~5节,轻抗枯萎病。果实品质:椭圆形,果形指数1.41,果皮绿色有14条左右的墨绿色锯齿条带,无腊粉,果皮厚度0.9厘米,果肉大红,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2%,平均单瓜重5~6公斤。

    产量表现:1994-1995年参加山西省西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折合亩产分别是3333公斤、3187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合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和保护地栽培。②育苗移栽,每亩种植800~900株为宜,2~3蔓整枝,距根部1.0米以外开始留果,每株一果,注意及时压蔓和打杈。③施足底肥,浇足底水,开花座果期控制浇水,幼果退毛后应保证合理的肥水供应,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④播种前苗床喷施敌百虫8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病虫害,生长期注意喷施氧化乐果1200倍液防治蚜虫,喷施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炭疽病。⑤果实应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山西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7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豫西瓜八号(93~1)

品种来源:104×AB76

选育单位: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农田西瓜蔬菜研究所

          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西、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5~95天,果实发育期26~32天,植株生长势强,叶色绿,第一雌花节位为7~9节,以后每隔3~5节出现1朵雌花,抗炭疽病,高抗枯萎病。果实椭圆形,外皮绿色具条带,果皮厚度1.1厘米,果肉大红色,单瓜重4~8公斤,中心含糖量为10.9度。,

    产量表现:1994~1995年河南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3455公斤、2982公斤,比对照郑杂五号分别增产15.7%、17.3%。1996~199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2774公斤、2845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应早熟地膜覆盖栽培,或保护地栽培,可连续重茬种植三年。②每亩种植600~800株为宜,2~3蔓整枝,2~3雌花留果,每株一果。③施足底肥,浇足底水,开花座果期不浇水,幼果退毛后保证充足的水肥供应,采收前7天不浇水。④播种前苗床喷施甲基异硫磷15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病虫害,生长期注意喷施氧化乐果1200倍液防治蚜虫,喷施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炭疽病。⑤果实应适当提前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山西、安徽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8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美抗八号

品种来源:引93-3×W-89318

选育单位:河北省蔬菜种苗中心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西、四川、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97天,果实发育期35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强,坐瓜整齐、容易,第1雌花着生节位平均为11.8节,以后平均每隔6节出现一朵雌花,抗枯萎病、炭疽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平均单果重5.4公斤,果皮深绿,上覆11~13条黑绿色条纹,果皮厚1.15厘米,粉红瓤,籽少且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河北省西瓜中晚熟组品种区试,平均亩产4028公斤,比对照宜农牌金钟冠龙增产19.2%。1999年区试平均亩产2821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亩定植800株,双蔓整枝;亩施基肥,前期控水,坐瓜后及时浇施膨瓜肥、水;第二雌花或第三雌花留果,人工辅助授粉,每株留一果;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山西、四川、河南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39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奇农八八

品种来源:台湾引进

选育单位:河北省蔬菜种苗中心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西、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00天,果实发育期34天,植株生长势中强,分枝中,坐瓜整齐、容易。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平均为11节,以后平均5.8节出现一朵雌花。该品种抗枯萎病和炭疽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3,平均单瓜重6公斤,果皮深绿,上浮11~13条墨绿色条纹,果皮厚1.0厘米,红壤,种子少且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2%。

    产量表现:1996~1997年在河北省安排的品种比较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3570公斤、4800公斤,比对照金钟冠龙分别增产10.7%、24.5%。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棚室栽培一般于2月中下旬播种,3月中旬定植;每亩定植800株左右,双蔓整枝;多施有机肥,注意促控结合;第二或第三雌花留果,坐果期宜少浇水,定瓜后浇施膨瓜肥水2~3次,人工辅助授粉,每株一果;注意病虫害防治,防治蚜虫;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山西、四川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0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早巨龙

品种来源:选-A-1×CB

选育单位:河北省蔬菜种苗中心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西、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6天,果实发育期32天,植株生长健壮,叶形为掌状五裂叶,表面有蜡粉,第一雌花着生节位平均为8节,以后每5节出现一朵雌花。该品种高抗枯萎病。果实椭圆形,平均单瓜重4.4公斤,果皮深绿,覆墨绿色条纹,粉红瓤,种子少且小。中心糖含量11.2%。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3999公斤、3346公斤,比对照京欣一号分别增产34.4%、6.4%。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种植密度850~950株;双蔓整枝,留第二、第三雌花留果,人工辅助授粉提高作瓜率;坐果期宜少浇水,定瓜后浇施膨瓜肥水;注意防治蚜虫;施足有机肥,不可缺磷钾肥;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山西、四川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1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冀西瓜三号

品种来源: 花欣二号×3DF

选育单位:河北省新乐市种子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山西、天津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植株全生育期95天,果实发育期30天,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力中等,根系发达,叶片掌形深裂,叶色浓绿,第一雌花节位平均为10.1节,易坐瓜,抗枯萎病和炭疽病。果实椭圆形,平均单瓜重5~6公斤,果皮为绿底覆有墨绿条纹,果肉红色,中心糖含量可达11.5%,纤维少,种子中等大小。

    产量表现:1992年参加河北省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780公斤、比对照郑杂五号增产8.7%。1993年参加了河北省西瓜大区试验和小区试验,大区试验平均亩产2073公斤,比对照郑杂五号增产10.5%,小区试验平均亩产2537公斤,比对照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露地栽培或保护地栽培,密度为每亩800~1000株;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浇足底墒水,二蔓或三蔓整枝、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每株留瓜一个,加强膨瓜期肥水管理及各个生育时期的病虫害防治;花期注意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北、河南、山西、天津等省、市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2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抗病早冠龙(晋西瓜四号)

品种来源: H559×H116

选育单位:山西省运城市种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5天左右,果实发育期26天。植株叶片宽而厚,叶色浓绿,缺刻中深,抽蔓开始第三片叶出现第一雌花,以后每隔3~5片叶现一雌花。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极易坐瓜。果实椭圆形,果皮绿底上覆绿色锯齿状宽条带,皮厚1.0厘米,果肉鲜红,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种子褐色大麻子。

    产量表现:1997年参加山西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25公斤,比对照郑杂五号增产24.7%。

    栽培技术要点:①重施农家肥,氮磷钾配合施用。②一般栽培密度800株,适宜二蔓或三蔓整枝,进入膨瓜期,可以停止整枝。③坐瓜前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膨瓜期要保证水分供应,做到地皮不干、保持湿润。④及时采收。⑤二茬瓜采收栽培。第一茬瓜采收后及时加强水肥管理,亩追硝酸铵10公斤、磷酸二氢钾5公斤,随水追肥,可收获二茬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山西、山东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3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景丰宝(8981)

品种来源:11×15-1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景丰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4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肥大,第一雌花着生在第5~6节左右,以后每隔5~6节出现一朵雌花。果实椭圆形,深绿色,花纹与新红宝不同,纯红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3%,单瓜重10~12公斤,抗枯萎病和炭疽病。

    产量表现:1991~1992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3703公斤、3564公斤,比对照宜农新红宝分别增产24.1%、15.39%。1993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为3734公斤,比对照宜农新红宝增产14.39%。

    栽培技术要点:亩保苗600株左右,3蔓整枝,及时剪去其他侧枝,选留第3雌花结果为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黑龙江、河南、陕西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4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华西七号(新优27号)

品种来源:W-1×2-13

选育单位:新疆华西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95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8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第一雌花节位在主蔓第8节,子蔓第3节上,坐果节位在主蔓14~17节,子蔓第7~10节。果实椭圆形,绿皮上覆墨绿条带,皮厚1.2厘米,果肉大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平均单瓜重7.0公斤。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新疆自治区西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158公斤,比对照新优2号减产9.8%。

    栽培技术要点: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土地种植;干旱地区可采用不整枝或三蔓整枝方式,选留主蔓第十三节或第十四节雌花留果,亩保苗数660~740株;果实膨大期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摘去畸形果,每株选留一果;九成熟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新疆、河北等省(区)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5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京欣无籽一号

品种来源:T9527(四倍体)×97110(二倍体)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辽宁、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3天,果实发育期30~32天左右。果实圆形,花皮,绿底墨绿色条纹,果皮厚度1.0~1.2厘米,红壤,中心含糖量平均为12.5%,平均单果重为5.5公斤。

    产量表现:1998~2000年参加北京市西瓜品种区域试验,2000年平均折合亩产3150公斤,比对照黑蜜二号增产4.5%,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适于保护地与露地早熟栽培;选择砂壤地块种植,底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可施鸡粪2500公斤左右,复合肥10~20公斤;每亩定植700株左右,单行地爬,三蔓整枝;伸蔓期前后以促秧为主;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辽宁、、河北等省(市)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6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京欣一号

品种来源:83166×8172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省级审定情况:1989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天津、河北省(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95天,果实发育期28~30天,第一雌花节位6~7节,雌花间隔5~6节,抗枯萎病、炭疽病较强,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容易坐果。果实圆形,果皮绿色,上有薄薄的白色蜡粉,有明显绿色条带15~17条,果皮厚度1厘米,肉色桃红,纤维极少,含糖量11~12%,平均单果重5~6公斤,最大可达18公斤。

    产量表现:1986~1988年在北京市安排的西瓜区试,产量比对照郑州三号增产12~25%。1986年在北京地区安排的早熟西瓜评比试验,平均折合亩产3873公斤,比对照郑杂7号增产45.88%。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用于温室、大中小棚、露地地膜覆盖栽培等多种栽培形式;施肥以底肥为主,每亩有机肥3000公斤左右,在栽培过程中实施追施氮磷钾等肥料;每亩700~800株;株行距0.6×1.5米;采用三蔓整枝,每棵秧选坐一个果,留瓜节位在12~15节,以侧蔓第2个雌花坐果为主,当果实达到鸭蛋大时,及时灌膨果水肥,以后保持地面湿润,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以防裂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7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京欣二号

品种来源:C16×C17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北、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0天左右,叶型中等,生长势中等,早春低温下坐果性能好,坐果整齐,膨瓜速度快,抗枯萎病,耐炭疽病,较耐重茬。果实圆形,绿底条纹,有蜡粉,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

    产量表现:2000年北京市西瓜区试,平均折合亩产4400公斤,比对照京欣一号增产14.6%。

    栽培技术要点:适于保护地与露地早熟栽培;选择砂壤地块种植,每亩可施鸡粪2500公斤,复合肥10~20公斤;每亩地定植株数为750株左右,单行地爬,三蔓整枝;膨果水不宜过晚,水量要适当,收获前7天要停止浇水。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河北、辽宁等省(市)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8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陕农九号

品种来源:F11×M05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5~100天,果实发育期36~38天,植株生长势强,分枝力较强,叶片大,深绿色,叶缘深锯齿,第10~11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3~5节再现雌花,坐果平均节位15节,距根部1.5~1.7米。高抗枯萎病、炭疽病,中抗病毒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56,单瓜平均重8~9公斤,果皮浅绿色,上覆深绿色中宽条带,皮厚1.0厘米,果肉红色,纤维少,种子少,中心折光糖含量12~12.5%。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陕西省西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82公斤,比对照西农8号增产13.4%。2000年参加陕西省西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95公斤,比对照增产14.0%。

    栽培技术要点:①阳畦育种,4月中下旬定植大田。也可于4月中旬进行地膜覆盖直播。大棚栽培元月中下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②每亩定植650株左右为宜,大棚栽培可适当稀植,采用三蔓整枝,伸蔓期应增加压蔓密度并摆顺枝蔓方向。③重施基肥,亩施有机肥8000公斤,复合肥20公斤,磷肥35公斤,钾肥10公斤,坐瓜后前期追肥灌水,中期喷施叶面肥。④每株留一瓜,根瓜早摘除,选留第2或第3雌花坐果为宜,充分成熟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河南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49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郑抗二号

品种来源:85002×83008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河南、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8天,果实发育期28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分枝性中等,叶形掌状裂叶,叶色绿,蜡质少。第一雌花着生节位5~6节,雌花间隔4~5节,抗枯萎病。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1,果皮绿色上有网状花纹,无蜡粉,果皮厚0.9厘米,果肉大红,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左右。

    产量表现:1995年在河南中牟、陕西西安、山东济南、安徽阜阳、河北邯郸、宁夏白银、山西运城、江苏东台、浙江温州等西瓜产区安排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49公斤,比对照郑杂五号增产12%。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合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和保护地栽培。②种植密度800~900株/亩,2~3蔓整枝,距根部1.0米以外开始留果,每株一果。③施足底肥,浇足底水,忌过量施用氮肥,开花座果期控制浇水,幼果退毛后应保证合理的肥水供应,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④播种前苗床喷施敌百虫800倍液和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病虫害,生长期注意喷施氧化乐果1200倍液防治蚜虫,喷施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炭疽病。⑤果实应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山西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0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郑抗无子二号(蜜枚无子二号)

品种来源:毫米T(四倍体)×91E18(二倍体)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05~110天,果实发育期36~40天,植株生长势旺盛,茎匍匐生长,叶片为心形,叶色绿,。主蔓第6~8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5~6节着生一朵雌花,中抗枯萎病。果实短椭圆形,墨绿色果皮上显暗条带,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以上,果皮厚度1.2~1.3厘米,平均单瓜重6公斤。

    产量表现:1995~1997年参加全国无籽西瓜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分别为2257公斤、2816公斤、2993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①550C温水浸泡6~12小时,破壳,350C恒温催芽。②育苗移栽或大芽直播,地膜覆盖定植带。③配置适宜的二倍体西瓜作授粉品种,开花盛期进行人工授粉。④选留主蔓第三、第四雌花所结果实。⑤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陕西、山东、黑龙江、安徽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1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郑抗无子三号(花皮无子三号)

品种来源: 790016A(四倍体)×HBS(二倍体)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5~100天,果实发育期3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较强,一般主蔓5~6节着生第一雌花,以后每隔4~5节着生一朵雌花。果实圆球形,浅绿色果皮上显数条墨绿色锯齿状花条,果肉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以上,果皮厚度1.2厘米,平均单果重5公斤,

中抗枯萎病。

    产量表现:1994~1995年参加全国无籽西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3826公斤、2216公斤,比对照广西二号分别增产18.5%、6.5%。1996年的区试结果,平均亩产2545公斤,比对照雪峰花皮增产8.1%。

    栽培技术要点:①550C温水浸泡6~12小时,破壳,350C恒温催芽。②华北地区3月下旬~4月上播种育苗,往北逐渐推迟,往南逐渐提早。③地膜覆盖定值带。栽培密度:稀植每亩250~350株,米至750株。④配置二倍体西瓜作授粉品种,盛花期人工授粉。⑤选留主蔓第三、第四雌花所结果实。⑥加强肥水管理,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黑龙江、安徽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2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五号

品种来源:0044×0253A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0 天左右,果实发育其30~31天,植株生长势稳健,抗逆性强,极易坐果,主蔓第一雌花节位8节,雌花间隔5节,抗逆性强。果实椭圆形,浅黑色底上覆盖暗条带,,果皮1.0厘米,果肉浓粉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左右,平均单瓜重4~5公斤。抗枯萎病,兼抗炭疽病。

    产量表现:1990~1992年三年品比试验,平均折合亩产2254公斤,比对照丰乐一号增产1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于露地和保护地栽培,亩植600~700株为宜;2~3蔓整枝,第2~3花留果,一株一果;坐果前适当整枝,坐果后任其自然生长,及时疏果;施肥N、P、K配合,足施基肥,重施膨果肥;九至十成熟采食。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浙江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3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抗八号

品种来源:0057×(新252×新253)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10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5天,植株生长势强,抗枯萎病。主蔓第一雌花节位10~12节,雌花间隔4~6节。果实椭圆形,花皮,外观光滑丰满,皮厚1.1厘米,果肉红色,纤维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左右,平均单果重6~7公斤左右。

    产量表现:1993~1994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4277公斤,比西农八号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也可作大、小拱棚保护地栽培;一般株行距为0.5×2.8米,5~6叶打顶3条蔓,2~3花留果,一株一果;坐果前适当控制肥水,坐果后要及时供应肥水,才能充分发挥其丰产潜力;不宜过早采食。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浙江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4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玉玲珑

品种来源:9561×0139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江苏、河北、河南、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9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0天,植株生长势稳健,易坐果。果实圆球形,绿皮底上覆墨绿色锯齿条,瓤红,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9%左右,平均单瓜重5~6公斤。

    产量表现:1993~1995年品比试验,平均折合亩产4336公斤,比对照京欣一号增产6.6%。

    栽培技术要点:重施基肥和膨果肥;避免重茬种植或采用嫁接栽培;合理密植,亩植600~800株;二蔓或三蔓整枝;避免低节位留果;加强病虫害防治。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江苏、河北、河南、江西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5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冠龙

品种来源:A3×0253A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1990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95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2天,植株长势平稳,分枝性较强,叶形呈掌状裂叶,叶色绿,蜡质少,叶绿呈现锯齿状。易坐果。主蔓第一雌花着生于6~8节,以后每隔4~6节再现一朵雌花。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3,果皮浅绿底上覆盖深绿色细条带,果皮厚度1.1厘米,果肉红色,中心折光糖含量11.9%左右,平均单果重5~6公斤。轻抗枯萎病,较抗病毒病。

    产量表现:1989~1990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2735公斤,比进口金钟冠龙增产7.9%。

    栽培技术要点:适合早熟露地、地膜覆盖栽培,也可作大、中、小拱棚、温室保护地栽培;种植密度以600~700株为宜,2~3蔓整枝,2~3花留果,一株一果;施足基肥,重施膨果肥,坐果前适当控制肥水,坐果后要及时供应肥水,采收前10天停止浇水;重茬种植需嫁接栽培。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西、黑龙江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6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郑杂七号

品种来源:FS-7×RF-3

申报单位: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5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0~32天,植株长势稳键,节间紧凑,易坐果,主蔓第一雌花着生于5~7节,以后每隔5~6节再现一朵雌花,耐湿,抗病性强。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1.05~1.1,淡绿果皮覆深绿中齿带,红瓤黑籽,中心折光糖含量11%左右,平均单果重4.3公斤。

    产量表现:1989~1990年品比试验,平均亩产2735公斤,比进口金钟冠龙增产7.9%。

    栽培技术要点:育苗移栽,合理密植,亩植800~1000株为宜,双蔓整枝,避免低节位坐果,以2~3花留果较好,一株一果;坐果期遇阴雨天气或虫媒不足,需人工辅助授粉;坐果前适当控制肥水,以方植株旺长,造成坐果困难;膨果期注意水肥供应,忌大水漫灌或忽干忽湿,以防出现畸形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7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丰乐无籽三号

品种来源:9241(四倍体)×88~25(二倍体)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河南、江西、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熟品种,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果实发育期35天,植株长势强健,坐果习性好,第一雌花一般着生于主蔓6~8节上,以后每隔4~6节再现一朵雌花。果实圆球形,墨绿皮上覆隐窄条带,果皮厚度1.2厘米,果肉大红,中心折光糖含量12%左右,平均单瓜重8公斤左右。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在安徽、湖北、河南、江西、湖南等省进行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18公斤,比对照黑蜜二号增产10%以上,比雪峰304增产15%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砂土为宜,忌重茬;重施基肥,轻施提苗肥,重施膨果肥;适时早播,适当稀植,亩植400~500株,三蔓整枝,每株留果1~2个;人工破壳催芽,按10:1种植有籽西瓜作粉源;加强整枝压蔓,人工辅助授粉;避免低节位留果;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九成熟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省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8

作物种类:西瓜

品种名称:小天使

品种来源:F4-1×M4-3

选育单位: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极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0天左右,果实发育期24天,植株长势稳健,分枝偏强,低温生长性好,高温条件下坐果能力亦强。易坐果,单株坐果3~4个,可连续坐果。果实椭圆形,果形指数1.4,果皮鲜绿色表皮覆盖绿色细条带,果肉红色,中心折光糖含量13%,平均单瓜重2.5公斤。

    产量表现:1998年、1999年在湖北、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生产试验或示范试验中,小天使产量表现均比早春红玉高。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大棚保护地栽培;保温增温育苗,适时移栽,吊蔓栽培,行株距1.0×0.6米,三蔓整枝,或1.0×0.4米时,6叶打顶留双侧蔓;人工辅助授粉;以农家肥为主,需肥量较普通西瓜低20%左右,膨果后期控制水分供给;注意保温增温防寒;通风散热防病;及时喷药治病治虫。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浙江、上海等省(市)及相同生态区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59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渝椒五号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83-1-1-1×76-3-1-1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从定植到采收60天,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8.6厘米,开展度为70.4厘米,11~13片叶始花,叶形披针,绿色。耐低温能力强,有较强的耐热性,越夏能力较强,抗病毒病,中抗炭疽病。花白色。果实羊角形,长16.95厘米,宽2.7厘米,单果重为32.5克。每百克鲜重含VC90毫克。食味微辣、脆嫩、口感好。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前期平均亩产905公斤,比对照湘研一号、湘研九号增产-4.4%、48.6%,平均总产量3217公斤/亩,比对照湘研一号增产30.5%,比湘研九号增产17.0%。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宜播期:西南地区春季栽培10月中旬播种,在3月中旬定植,作秋季栽培在5月下旬播种,6月下旬定植。②栽培密度:宽窄行双株种植,行株距0.5×0.4米,每亩定植3500穴。③重施底肥,结合根外追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④及时中耕除草,加强病虫害防治。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羊角形辣椒一代杂种。适用推广地区:重庆、广东、江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等省。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0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江蔬6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00956×90-15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可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植株紧凑,株高51厘米,株幅38~43厘米。始花节位9~11节,分枝能力强,挂果多。叶披针形,绿色。果实粗牛角形,果面光滑,光泽好,老熟果鲜红色,果纵径12厘米,果肩横径3.8厘米,肉厚0.27~0.30厘米,单果平均质量60克左右,味微辣,每百克鲜重含VC143.5毫克,品质佳。抗病毒病和炭疽病,较耐热和耐旱。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参加江苏省青椒区试,多点平均亩产1508公斤,比对照云丰椒减产8.72%。1998~1999年的区试平均亩产1482公斤,比对照云丰椒增产24.08%。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辣椒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38公斤,比对照云丰椒增产9.1%。

栽培技术要点:⒈长江中下游地区作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宜当年12月中下旬冷床育苗,4月中旬定植。黄淮海地区作大棚秋延后栽培,宜在当年7月下旬育苗,8月底至9月初定植。⒉亩栽4500株,加强温光肥水管理,促早发棵早上市。⒊及时防治病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牛角形辣椒一代杂种。适宜推广地区:江苏、安徽、四川等省。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1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江蔬1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匈804×甜椒01016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植株半开展,株高55厘米,株幅50~55厘米。始花节位7~8节,分枝能力强,挂果多。叶披针形,绿色,果实粗牛角形,果面光滑,光泽好,绿色,老熟果鲜红色,果纵径14.4厘米,果肩横径4.0厘米,肉厚0.28厘米,单果平均质量44.3克,味微辣,每百克鲜重含VC115.1毫克,品质佳,抗病毒病和炭疽病。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2000年平均亩产3827公斤,比湘研1号增产37.8%,比湘研9号增产23.5%。2001年的平均亩产3599公斤,比湘研1号增产39.8%,比湘研9号增产31.8%。

    栽培技术要点:⒈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年10月下旬冷床育苗,2月上中旬大棚多层覆盖定植。华北、东北地区2月上旬播种,4月上中旬大棚多层覆盖定植。⒉亩栽4500株,加强温光肥水管理,促早发棵早上市。⒊及时防治病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牛角形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丰产性好。适用推广地区:江苏、山东、河北、广东、辽宁、黑龙江等省。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2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江蔬5号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8A×5-2R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植株较紧凑,株高50厘米,株幅55~58厘米。始花节位9~10节,分枝能力强,座果较集中。叶披针形,绿色,果实灯笼形,果面光滑,光泽好,绿色,老熟果红色,果纵径8.2厘米,果肩横径6.34厘米,肉厚0.33厘米,平均果重71.8克,味甜,每百克鲜重含VC142.1毫克,品质佳,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2538公斤,比对照辽椒4号增产16.5%,比对照中椒5号减产6.4%。

栽培技术要点:⒈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年10月下旬冷床育苗,2月下旬采用大棚多层覆盖定植,亩栽4200株。北方地区2月下旬播种,断霜后定植,单穴双株,亩栽4500穴。⒉加强温光肥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甜椒一代杂种。熟性早,座果集中,抗病性中等。适宜推广地区:江苏、广东、江西、山东、河北、北京、辽宁、陕西等省(市)。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3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沈椒6号

    选育单位: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AB23-6-3-1-2×S11-4-2-1-3

    特征特性:熟性早,始花节位10节,采收期118天。植株长势强,株高50~58厘米,株幅45~55厘米。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果实长灯笼形,果长8.94厘米,果横径6.07厘米,果肉厚0.32厘米,平均单果重69.7克,果色绿,果面皱褶,微辣,品质好,每百克鲜重含VC109.5毫克。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2667公斤,比对照辽椒4号增产22.4%,比对照中椒5号减产1.7%。

    栽培技术要点:⒈培育壮苗:东北地区春季保护地1月上旬,露地2月下旬播种,秋季栽培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苗期防猝倒病,出真叶前控制水。⒉合理密植:保护地亩保苗4500株,露地6000株,前期以促为主,露地栽培6月底前植株要封垅,雨季要及时排涝。⒊重施基肥:每亩施腐熟鸡粪2500公斤,同时施入复合肥30公斤,采收期隔15天追一次化肥或粪肥水。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雄性不育两用系配制的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果实长灯笼形,品质好,熟性早,抗病性中等。适宜推广地区:辽宁、山东、河北、北京、江苏、江西、陕西等省(市)。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4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宁椒5号

    选育单位:南京星光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91-3×91-5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高60厘米,开展度55厘米左右,株型较紧凑。叶片呈匙形,绿色,茎、叶多数具有绒毛,始果节位第9节,连续着果性强,果实大小整齐度高。果实长牛角形,长17.7厘米,果肩2.65厘米、肉厚0.27厘米,单果重30.5克,果绿色,光亮无皱,顶端多具钩尖。食味较辣。抗病毒病、中抗炭疽病。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3478公斤,比对照湘研5号增产25%。

    栽培技术要点:①可春、夏、冬播种,适合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春夏在2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秋延后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冬播在11月,用保护地栽培。②稀播育老壮苗,6~8叶定植,每平方米播量5克。③适当稀植,栽培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④及时防治病虫草害。⑤适期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牛角形微辣型辣椒一代杂种,果实大小整齐,后期产量高。适宜推广地区:江苏、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广东等省(市)。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5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辣优4号

    选育单位:广州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33×30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株形较平展,株高52厘米,开展度76~80厘米,叶色浓绿。熟性中早,始花节位9~10节。果实长牛角形,果长15.1厘米,横径3.14厘米,肉厚0.26厘米,单果重31.25克。果皮较光滑,色绿,每百克鲜重含VC93.56毫克,味辣,品质优良。中抗病毒病和炭疽病。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2944公斤,比对照湘研5号增产5.8%。

    栽培技术要点:①早春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华南地区播种期11月至翌年1月,每亩用种量50~75克,育苗移栽,苗期50~60天,选“冷尾暖头”、晴天下午定植,地膜覆盖栽培,株行距参考30×40厘米,每亩定植3500~4000株。施足基肥,追肥以N、P、K三元复合肥为主,全期每亩追肥30~50公斤,兑水浇施为好。及时打掉门果以下侧芽。严防田间积水,及时防治病虫害。②秋冬季露地及温室栽培:华南地区7~10月播种,8~11月定植,定植方法、田间管理等参考早春栽培。定植后两周内要适当遮荫保苗,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发棵快速封垄,这是高产的关键。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牛角形辣椒一代杂种。适宜推广地区:广东、江西、辽宁、黑龙江、陕西等省。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6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B特早

    选育单位: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豫~16×上海茄门

    特征特性:早熟,从定植至采收46天,前期结果性好。株高45~50厘米,开展度50~55厘米,第一花着生于7~8节。抗病毒病和炭疽病,不耐疫病。果实牛角形,长14.55厘米,果肩宽3.31厘米,果肉厚0.25厘米,单果重32.6克。青椒绿色,果面较光滑,老熟果鲜红色,微辣。每百克鲜重含VC114.8毫克。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2988公斤,比对照湘研1号增产21.3%,比湘研九号增产8.7%。

    栽培技术要点:①长江流域地区春作,10月中旬冷床播种育苗,亩用种量50克,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于大、中棚,或3月中下旬~4月上旬定植露地(覆盖地膜),亩植3500~4000株。②秋延栽培7月中旬营养钵保护地育苗,8月中旬定植,前期注意防日晒、防大雨淋。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牛角形辣椒一代杂种,熟性早,前期产量高。适宜推广地区:四川、广东、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等省。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7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粤椒一号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56×54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从定植到采收35~45天,植株高60厘米,开展度70×70厘米,叶色绿,叶片较小,长卵圆形,植株第10片叶着生第1朵花。抗病毒病,中抗炭疽病。果实牛角形,果色绿,有光泽,果长15.35厘米,宽3.53厘米,果肉厚2.9厘米,平均单果重46.25克,味较辣,每百克鲜重含VC为120.0毫克。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青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3431.55公斤,比对照湘研1号增产39.3%,比湘研九号增产24.8%。

    栽培技术要点:①适宜春、秋、冬季露地及大棚等设施栽培,适宜播种期:春植11月至翌年7~9月,秋植7~9月,冬植10~11月。②适宜密植,每亩3000~5000株。③及早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前期多施追肥。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牛角形辣椒一代杂种,丰产性好。适宜推广地区:广东、江西、山东、河北、北京、辽宁、黑龙江等省(市)。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8

    作物种类:辣椒

    品种名称:哈椒三号

    选育单位:哈尔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P81-5×PE-21

    省级审定情况:1991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15天,坐果集中。株高45厘米左右,株幅50厘米左右,生长势中等。抗炭疽病,中抗病毒病。果实灯笼形,果长7.71厘米,果肩宽6.80厘米,肉厚0.32厘米,平均单果重72.2克,微辣,每百克鲜重含VC94.6毫克。

    产量表现:2000~2001年参加全国甜椒第三轮区试,平均亩产量2336公斤,比对照辽椒4号增产7.2%,比对照中椒5号减产13.9%。

    栽培技术要点:培育壮苗,苗龄在90~120天;定植后及时浇缓苗水,及时追肥、灌水、中耕除草,促进植株生长,迅速封垄,防止日灼;注意对蚜虫、红蜘蛛的防治,减少传毒媒介,适时采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灯笼形辣椒一代杂种。适宜推广地区: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北京、陕西等省(市)。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9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中白50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80年代开始从地方品种‘河头早’中经过多代自交、田间观察,并结合抗病性的检测,选育出耐热、抗病的自交不亲和系‘山西信中籽’与从AVRDC引进的抗热材料中经过多代自交、筛选,选育出耐热、品质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B18’配制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8月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开展度32.4厘米,株高35.0厘米,外叶绿色,光滑无毛。叶柄白绿,叶球中桩,球叶叠抱,球高30厘米,球径11厘米,毛重1.5公斤,净重1.1 公斤,净菜率75%。早熟耐热品种,生育期45-50天。生长快,结球迅速,耐贮运。由于其外叶柔嫩,无筋,品质好,在叶球未充实前即可上市,能及时填补夏季蔬菜供应的淡季。成熟期后,叶球不易开裂,商品球供应期长。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亩总产2607公斤, 亩净菜产量1777公斤,比对照小杂50增产6.7%和7.0%。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亩总产4015公斤,亩净菜产量3064公斤,比对照小杂50增产19.5%和16.5%,产量优势极显著。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每亩总产4455公斤,亩净菜产量3351公斤,比对照小杂50增产27.0%和22.0%,增产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在我国北方地区中白50的播种期可以从7月上旬至8月下旬。南方地区可以根据收获期往前推45-50天播种。采用垄栽或宽垄双行栽培。亩栽4000左右。2.水肥管理:要求肥水齐用,一促到底,不蹲苗,自莲座期后浇水以土表面“见干见湿”为原则,意在莲座期至结球期适当追肥。3.病虫害防治:生长季节应注意及时防治蚜虫、小菜蛾、菜青虫。4.适时收获:种植中白50应挑选叶球紧实的植株收获上市,但其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叶球不易开裂,抗病性强,收获期可比类似品种长5到10天。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中桩叠抱,生育期45-50天,品质好,不易裂球,适宜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区作夏、秋季早熟耐热栽培品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0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双冠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由亚蔬耐热大白菜杂交种62#经多代单株系统选育得到自交不亲和系90-2-1-8与从山东四号多代单株系统选育得到自交不亲和系90-2-9-1配制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1996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40厘米,开展度50厘米,株型紧凑。外叶10~12片,绿色,少毛,叶柄白色,叶面稍皱。球叶数30片左右,矮桩叠抱,叶球白色。单株重2.5~3.0公斤,叶球重2.0-2.2公斤。早熟品种,生长期60天左右。耐热性强,在较高温度下,植株生长正常,能正常结球,结球率高,生长速度快,生长期短。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双冠毛菜亩产为989公斤,净菜亩产为655公斤,极显著低于对照小杂50;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双冠毛菜产量为3974公斤,净菜产量为3004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小杂50;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双冠平均毛菜亩产4876公斤,比对照增产28.6%,平均净菜亩产3747公斤,比对照增产23%,差异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在南京地区。从7月22日~8月22日均可连续播种,行株距40厘米×40厘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近圆桩叠抱,生育期60天左右,耐热性强,适宜在江苏、山东、浙江、四川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1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豫新5号(9706)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双亲是从河北品种石特一号和日本品种夏阳50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的自交不亲和系XY50-3和ZY15-1

特征特性:株高44厘米,开展度73厘米。外叶12~14片,绿色,叶柄白色。矮桩叠抱,叶球白色,叶球重1.6-1.9公斤。早熟品种,生长期60天左右。抗病毒病、霜霉病、黑霉病及软腐病,丰产性好。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9706毛菜亩产4221公斤,净菜亩产2975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小杂50。2001年毛菜产量亩产5753公斤,比对照增产71.3%;净菜亩产4261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小杂50。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毛菜亩产5399公斤,净菜亩产4096公斤,分别比对照增产53.9%和49.2%,差异极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在河南地区,7月底~8月初高垄直播,行株距50厘米×50厘米,每亩栽2650株。适于高肥水栽培,一促到底。春季栽培,日均温13℃时播种,河南省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直播,地膜覆盖。也可提早到3月中下旬保温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行距50厘米,株距45~50厘米。栽培管理,前期以保温增温为主,防止倒春寒天气。适时收获,避免高温引起烂球。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矮桩叠抱,生长期60天左右,抗病丰产,适宜在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区作为早熟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2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豫新1号(9802)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由从丰抗70和杂交组合Y66(早熟品种秦白2号经游离小孢子培养产生的纯系和河南地方品种鲁山包头的杂交种) 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自交不亲和系Y66-9和66-83配制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36厘米,开展度70厘米。外叶9片,绿色,叶柄白色。矮桩叠抱,一叶盖顶,叶球重4.1公斤,净菜率70%。球高28厘米,球宽22厘米,球形指数1.28。中熟品种,生长期70天左右,高抗三大病害,整齐一致,口感好。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毛菜亩产6740公斤,净菜亩产4647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郑白四号。2001年毛菜亩产为8262公斤,净菜亩产6170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郑白四号。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毛菜亩产7647公斤,净菜亩产6046公斤,分别比对照郑白四号增产8.3%和增产15.5%。

栽培技术要点:在河南地区,一般8月12日~20日高垄直播,行株距60厘米×57~60厘米,每亩栽1900株左右。高肥水管理,一促到底。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平头叠抱,一叶盖顶,生长期70天左右,抗病丰产,适宜在北京、河南、山东、浙江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3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琴萌2号

选育单位:青岛国际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双亲为青杂三号与城阳青回交转育后代的自交不亲和系及秦白二号分离后代的自交不亲和系。通过自交、回交转育等方法育成上述两个自交不亲和系,再通过测交试种及品比试验、区域试验,育成一代杂种。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48厘米,开展度79厘米。外叶绿色,叶柄绿色,中肋较薄,叶面较皱。叶球倒卵圆形,黄绿色,叠抱,圆顶,球叶数41片,球高31厘米,球宽22厘米,叶球重4~5公斤。晚熟品种,生长期85天左右,高抗三大病害,兼抗黑斑病,风味品质良好。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毛菜亩产5779公斤,净菜亩产3917公斤,与对照郑白四号差异不显著;2001年毛菜亩产8218公斤显著高于对照郑白四号;净菜亩产5901 公斤,与对照郑白四号差异不显著。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毛菜亩产6962公斤,比对照郑白四号减产1.4%,净菜亩产5044公斤,比对照郑白四号减产3.7%,差异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在青岛地区,一般在立秋后10~12天播种,每亩栽1900~2000株。在栽培中,宜底肥充足,追肥及时,肥水结合,苗期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干旱。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倒卵圆合抱,生长期85天左右,抗病丰产,适宜在北京、山东、河北、河南、浙江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4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秋珍白16号

选育单位:济南市历丰春夏大白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玉青与早黄白杂交后代经多代自交筛选,育成自交不亲和系24与地方品种小青口和二帮子杂交后代经多代自交筛选,育成自交不亲和系17配制而成。

特征特性:株高65厘米,开展度80厘米。外叶12片左右,深绿。叶球直筒形,球高63厘米,球宽28厘米。单株重7公斤。晚熟品种,生长期85天左右,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兼抗软腐病。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毛菜亩产7166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晋菜三号,净菜亩产4850公斤,显著高于对照。2001年毛菜亩产8661公斤,净菜折合亩产6276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晋菜三号。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毛菜亩产7755公斤,净菜亩产5535公斤,分别比对照晋菜三号增产9.9%和8.6%,但差异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秋季播种一般日均气温25℃以下为宜,高垄栽培,株行距60×45厘米,亩栽2200-2500为宜,大雨过后及时排水,尽量不重茬。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高桩直筒形,生长期85天左右,抗病丰产,适宜在北京、河北、山东、浙江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5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石绿85

选育单位:石家庄市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由从“漳蒲蕾”后代经多代自交选育成91-7-2与“方杂2号” 后代经多代自交选育成88-11-1配制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57厘米,开展度65厘米。外叶7-8片,深绿色,叶柄浅绿色,叶面皱,有毛。长筒型,花心开顶,叶球浅绿色,球高52厘米,球宽18厘米,叶球重4公斤,净菜率80%。晚熟品种,生长期85天左右,高抗三大病害,抗逆性强,品质好。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毛菜亩产7097公斤,净菜亩产5087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晋菜三号。2001年毛菜亩产8440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晋菜三号,净菜亩产5944公斤,显著高于对照晋菜三号。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毛菜亩产7679公斤,净菜亩产为5293公斤,差异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在冀中南地区,一般在立秋前后播种,行株距60厘米×50厘米,每亩栽2200株左右。半高垄栽培,全生长期以促为主。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高桩直筒形,生长期85天左右,抗病丰产,适宜在北京、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6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中白76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直筒型品种中经过多代自交、田间观察,并结合抗病性的检测,选育出高抗病毒病的自交不亲和系‘BP058’,从‘玉田包尖’中经多代自交,选育出结球性好、抗病、品质优良的自交不亲和系‘234’。

特征特性:株型直立,外叶深绿色,叶面有细皱,叶柄浅绿,平且薄,叶球高桩直筒,球叶拧抱,结球紧实,球高53厘米,球径16厘米,毛重4.2公斤,净重3.2 公斤。中晚熟品种,生育期75-80天,净菜率高,品质好,耐储运,球顶闭合,株型紧凑,适宜密植。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兼抗黑斑病。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毛菜亩产6331公斤,净菜亩产4800公斤,与对照津绿75差异不显著,净菜率高于津绿75;2001年毛菜亩产7944公斤, 净菜亩产5924公斤,与对照津绿75差异不显著;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平均毛菜亩产7156公斤,比对照津绿75增产3.6%,净菜亩产5248公斤,比对照增产3.8%,净菜率高于津绿75。

栽培技术要点:1.京津地区立秋前后播种,若作为冬储菜应适当晚播。2.喜高肥水。3.直播每亩用种量150-200克。4.种植密度为每亩2500-3000株。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高桩直筒形,生长期75-80天,抗病丰产,适宜在北京、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7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三园金秋(95-21)

选育单位:济南市三园种苗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由从济南西郊农家直筒大白菜中通过单株选择,连续自交育成稳定的亲本系91-4和91-17配制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60厘米,开展度74厘米。外叶深绿色,叶柄绿白色。叶球炮弹形,球高50厘米,球宽16厘米,球形指数3.1,叶球重5~6公斤,净菜率80%。晚熟品种,生长期85天左右,抗病性强,品质好,耐贮运。

产量表现: 2000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区域试验,毛菜亩产7080公斤,净菜亩产4973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晋菜三号。2001年毛菜亩产8810公斤,净菜亩产6192公斤,极显著高于对照晋菜三号。2001年参加全国第五批大白菜品种生产示范试验,毛菜亩产7993公斤,净菜亩产5402公斤,与对照晋菜三号差异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山东地区一般8月10-15日播种,直播垄栽,行距55厘米,株距40厘米,亩栽3000株左右,施足基肥,肥水猛攻,加强管理。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高桩炮弹形,生长期85天左右,抗病性强,品质好,适宜在山东、河北、河南、浙江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8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秋珍白二十号

选育单位:济南市历丰春夏大白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自交不亲和系7×17

特征特性:株高58厘米,株展65厘米,外叶深绿色,叶形长卵形,较平展,外叶7~10片,叶柄及中肋为绿色,叶球长筒形,高桩合包,球形指数1:2.1,单株净重7~8公斤,最高达15公斤,净菜率76.8%,结球紧实,晚熟品种,生育期88天,生长势强,高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

产量表现:1997~1998年参加全国第四批大白菜品种区试,1997年亩产净菜6855公斤,比对照晋菜3号增产5.59%,1998年亩产净菜8417公斤,比对照晋菜3号增产16.3%。

栽培技术要点:秋季播种一般日均气温250C以下为宜;高垄栽培,株行距60×45厘米,亩植2200~2500株为宜,大雨过后及时排除积水,尽量不在重茬地块连种。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高桩直筒形,生长期88天左右,抗病性强,丰产,适宜在山东、河北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79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珍白一号

    选育单位:济南市历丰春夏大白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 用玉青和早皇白杂交,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7作母本,北京小青口与广州引进一耐热材料杂交,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264作父本,配制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0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36厘米左右,开展度52×48厘米,叶片椭圆形、绿色,叶缘波状,叶面微皱,背有刺毛,叶柄白绿色,叶球合抱,炮弹形,淡绿色,球高27.8厘米,球粗16.7厘米,球叶数33片,单球重2.4公斤,净菜率79%。早熟一代杂交种,生长期57天左右,抗病毒病、霜霉病,较抗软腐病,品质:粗纤维0.53%,Vc19.2毫克/100克,可溶性糖17.6毫克/100克,粗蛋白质1.17%。

    产量表现:1996年参加山西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4694公斤,比对照品种小杂56增产19.6%;1998山西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5940公斤,比小杂56增产16.9%年。1996-1998年参加北京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3210公斤,比对照品种小杂56增产39.7%;1998-1999年北京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2966公斤,比小杂56增产34.7%

    栽培技术要点:(1)春季5厘米地温稳定在12℃时即可播种。(2)夏季最高气温不高于36℃的地区可作春、夏、秋三季用种。(3)亩定植3500-3700株。(4)施足底肥,高垄栽培,雨后及时排出积水。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高桩直筒形,生长期88天左右,抗病性强,丰产,适宜在山东、河北、山西、北京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80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夏优三号

    选育单位:济南市历丰春夏大白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自交不亲和系145×204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36厘米左右,开展度50×48厘米,叶片阔卵形,深绿色、无毛,叶缘全绿,叶面平有皱,叶柄、中肋白绿色,叶球矮桩、浅绿色、叠抱,球高28厘米,球粗16厘米,单球重2.6公斤,净菜率79.2%,软叶率72.5%。早熟一代杂交种,生长期58天左右,田间调查抗病毒病、霜霉病,较抗软腐病,品质:粗纤维0.48%,Vc19毫克/100克,可溶性糖1.79%,粗蛋白质1.12%。

    产量表现:1996-1997年参加北京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3145公斤,比对照品种小杂56增产61.05%;1997-1999年北京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2807公斤,比小杂56增产43.8%。1998-1999年参加河北省夏白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3739公斤,比对照品种夏阳50增产144.2%。1999年河北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3688公斤,比夏阳50增产99.1%。

    栽培技术要点:(1)春季5厘米地温稳定在13℃时即可播种。(2)夏季可多茬次播种,高垄栽培,亩定植3800-4000株。(3)施足底肥,小水勤浇,一促到底,雨后及时排水。(4)不宜重茬种植。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近圆叠抱,生长期58天左右,适宜在北京、河北等华北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81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秋珍白六号

    选育单位:济南市历丰春夏大白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玉青和早皇日杂交后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7作母本,北京小青口和早皇白杂交后育成的自交不亲和系145作父本,配制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46厘米左右,开展度57×60厘米,叶片绿色,叶面皱褶,叶柄、中肋绿白色,球叶合抱,心叶开放,球顶部略尖,球高42厘米,球粗18.2厘米,球叶数36片,单株重3.2公斤,净菜率72.6%。生长期68天左右,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抗干旱,耐涝,耐热。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4376公斤,比对照品种早心白增产37.2%;1999-2000年河北省生产试验,1999年平均亩产净菜4114公斤,比早心白增产40.6%;2000年平均亩产净菜4794公斤,比冀白菜六号增产14.8%。1998-1999年参加山东省早熟秋白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4452公斤,比对照品种鲁白14号增产8.45%;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4648公斤,比鲁白14号增产5.86%。

    栽培技术要点:(1)早秋一般平均气温28℃以下播种,山东省7月中下旬播种。(2)亩定植2500株左右。(3)施足底肥,高垄栽培,大雨过后及时排水。(4)不宜重茬种植。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卵圆合抱,生长期68天左右,适宜河北、山东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82

    作物种类:大白菜

    品种名称:鲁白十七号

    选育单位:济南市历丰春夏大白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济南小根多代自交纯化选出的自交弱亲和系104和河北地方品种黑帮与山东地方品种城阳青杂交后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228作亲本,选育而成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高44厘米左右,开展度65×60厘米,叶片卵圆形、绿色,叶面皱缩,叶缘全缘波状,叶背有刺毛,叶柄、中肋白绿色,叶球矮桩,浅绿色,球高32厘米,球粗23.6厘米,球叶数34片以上,软叶率65%,单球重3.6公斤,净菜率81.7%。中晚熟一代杂交种,生长期70天左右,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品质:粗纤维0.38%,可溶性糖2.09%,粗蛋白质1.08%。

    产量表现:1994-1995年参加山东省大白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7607公斤,比对照品种鲁白10号减产1.9%;199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7734公斤,比鲁白10号增产14.1%。1996-1998年参加北京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4330公斤,比对照品种北京小杂60增产25.2%;1997-1999年北京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净菜2947公斤,比小杂60增产27.5%。

    栽培技术要点:(1)7月中下旬播种,亩定植2800株左右。(2)8月上中旬播种,亩定植2200株左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叶球卵圆合抱,生长期70天左右,适宜北京、山东等地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83

    作物种类:甘蓝

    品种名称:秦甘60

    选育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品种来源:JYO501-13431×克B9266-18136

    特征特性:定植到收获60天左右,植株开展度52厘米,外叶数11~14片,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球圆形,球叶色偏绿,叶球纵茎14.2厘米,横径13.7厘米,中心柱长6.8厘米,叶球紧实度0.57,单球重1.4~1.6公斤,抗病毒病和黑腐病,兼抗霜霉病。VC含量为391.4毫克/100克,可溶性糖含量为53.7%。

    产量表现:2001年全国第四轮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05公斤,在参试品种中居第三,其中,在重庆、徐州、昌平等区试点平均亩产比对照早熟品种“黑丰”增产10.7%。

    栽培技术要点:春季露地栽培(陕西)于1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秋季栽培(陕西)于6月上旬至7月中旬露地平畦播种育苗,待苗6~7片真叶时带土定植,定植后及时灌水。平畦或半高垄栽培,亩定植3000~3300株。加强肥水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由于本品种不耐裂球,应及时采收,防止裂球。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陕西、山东、辽宁等省作早熟秋甘蓝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84

    作物种类:甘蓝

    品种名称:惠丰3号(晋甘蓝3号)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9203-4-3-11×9117-7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夏秋季栽培从定植到成熟65~70天,植株开展度50×55厘米,外叶数11~14片,叶色深绿,蜡粉中,叶球近圆球形,横径18~20厘米,球高13~14厘米,球浅绿色,中心柱低于球高的1/2,结球紧实,单球重1.3~1.5公斤,球叶脆嫩,风味品质好,抗病毒病、黑腐病、霜霉病等。春季栽培时,定植到收获约75天,开展度60×70厘米,球横径20~22厘米,球高16~17厘米,单球重2.3~2.8公斤,因冬性一般,作春甘蓝栽培不可过早播种。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在山西进行生产示范,亩产5038~5313公斤,比对照增产9.4~16.5%。2001年参加第四轮全国秋甘蓝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4866公斤,在沈阳、寿光、重庆、昌平等区试点,产量超过对照中甘8号。

    栽培技术要点:在我国北方地区,作秋甘蓝栽培, 6月上旬~7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35天左右定植,3600~4000株/亩。亦可在山西作春甘蓝栽培,因冬性一般不可过早播种,应因地制宜确定播种期和定植期,定植时以每亩3000~3300株/亩为宜。施足底肥,在莲座期和结球期追肥2~3次,注意防治虫害。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华北地区作中早熟秋甘蓝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85

    作物种类:甘蓝

    品种名称:中甘10号(8132)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01-20×02-12

    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平均为40~48厘米,外叶12~15片,外叶色绿,叶片倒卵形,叶面蜡粉中等。叶球紧实,圆球形,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冬性较强,抗寒性较强,不易未熟抽薹,较耐裂球,抗干烧心病。从定植到商品成熟约50天,平均单球重0.8~1.0公斤。

    产量表现:1992~1993年参加全国北方片甘蓝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19公斤,比对照中甘11号增产9.1%。1994~1995年参加全国生产示范,平均亩产量为2816公斤,比对照中甘11号增产13.4%。

    栽培技术要点:主要适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露地种植,华北地区一般于1月中下旬在改良阳畦或温室育苗,2月中下旬分苗。苗床应控制温度,防止幼苗生长过旺、过大。定植时间亦不可过早,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定植露地,每亩定植密度以4500株为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定植到收获约50天,叶球近圆形,耐未熟抽薹,品质优,适宜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作露地早熟春甘蓝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86

    作物种类:甘蓝

    品种名称:中甘20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22-9×84-238

    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平均为60×59厘米,外叶一片,色深绿,蜡粉多,扁圆球,叶球紧实,中心柱长7.0厘米左右,单球重平均1.8~2.8公斤,从定植到收获70天左右,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田间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产量表现:1997~2000年品种比较试验中,亩产5375~8700公斤,比对照增产32.3~44.3%。2001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为5855公斤,比对照中甘8号增产12.4%。2001年秋在北京郊区进行生产示范,亩产9150公斤,增产39.2%。

    栽培技术要点:适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秋季栽培,华北地区可在6月底到7月初播种,7月底至8月初定植。由于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的夏季,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遮荫、防雨、降温,并及时做好防虫等管理,每亩定植密度以3000株左右为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中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定植到收获约70天,叶球扁圆形,抗病、耐熟性强,适宜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秋季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87

    作物种类:甘蓝

    品种名称:中甘18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01-216MS×96-100

    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平均为43×44厘米,外叶色绿,蜡粉中等,圆球形,叶球紧实,耐裂球,球叶深绿,叶质脆嫩,中心柱长5.0-7.0厘米,单球重平均0.9公斤左右,早熟性好,从定植到收获约55天。田间抗病毒病和黑腐病。

    产量表现:在1997~2000年品种比较试验中,亩产3355~6270公斤,比对照增产1.3~17.1%。2001年春、秋在北京郊区示范,亩产4856~5968公斤,增产3.4~31%。2001年秋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为3412公斤,在寿光、昌平点产量超过对照。

    栽培技术要点:适于华北地区进行早秋栽培,6月底到7月上中旬播种,7月底至8月初定植。由于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的夏季,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遮荫、防雨、降温,并及时防虫等管理。由于植株开展度小,每亩定植密度以4000~4500株为宜。春季种植于1月中旬播种,3月下旬定植,每亩4500株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早熟一代杂种,定植到收获55天左右。叶球圆球形,紧实度高,耐裂球,品质优。适宜在我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作早熟春、秋甘蓝栽培。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88

    作物种类:甘蓝

    品种名称:中甘19号(8718)

    选育单位: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23202×84-253

    特征特性:植株开展度平均为68×69厘米,外叶色深绿,蜡粉多,扁圆球,叶球紧实(紧实度0.55左右),中心柱7.0厘米左右,单球重平均2.5公斤左右,从定植到收获约80天。田间抗病毒病和黑腐病,抗逆性好,适应性广。

    产量表现:1988~1989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量为4588公斤,比对照秋丰增产6.5%。1990~1991年参加全国生产示范,平均亩产4800公斤,比对照秋丰增产15.2%。

    栽培技术要点:适于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秋季栽培,华北地区可在6月底到7月上旬播种,7月底至8月初定植。由于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的夏季,育苗过程中要注意遮荫、防雨、降温,并及时做好防虫等管理,每亩定植密度以2000~2500株为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符合全国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为中熟秋甘蓝一代杂种,定植到收获约80天,叶球扁圆形,抗病性较强。适宜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作秋甘蓝栽培。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