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省审品种 > 宁夏 » 正文

2008年宁夏审(认)定农作物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4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893
 

小麦
 
宁春46号(紫繁3号)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麦2008001
品种来源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品资室与银川市科委郭善昌同志合作,以3728/3/77A297/UP301//76-336/W3常规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直立,前期生长旺盛,苗期叶鞘紫色,叶厚且色深,后期叶披腊粉,茎杆粗壮,株高78.8-81.2cm,穗长方型,长芒、紫红壳,颖壳半张开,籽粒部分外露但不落粒,穗长10.0cm,每穗19.2个小穗,每穗39.8-40.3粒,籽粒长椭圆形,紫黑色,硬质,千粒重42.5-44.19g,黑胚率低,容重779.3-814.0g/L。面粉微紫色,适宜制作专用食品。2007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分析:籽粒粗蛋白15.45%,湿面筋29.3%,沉降值41.2ml,吸水率59.6%,形成时间11.9min,稳定时间14.2min,粉质评价值83分,最大抗延阻力690EU,延伸性12.4cm,拉伸面积109.8cm2。面包评分77.5分,面条评分77.4分,馒头评分77分。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检验:铁、钙、锌、硒含量分别为63.9、370.9、23.8、0.15mg/kg(宁春4号铁、钙、锌、硒含量分别为40.0、383.6、22.8、0.066mg/kg),铁、锌、硒含量较高。
    春性,生育期96天,中晚熟品种。分蘖成穗能力中等,高抗条锈和白粉病,耐青干,落黄好,抗倒伏,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好。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
    2005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7.26kg,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1.89%,不显著;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13kg,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2.05%,不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6.7kg,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1.97%。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4.88kg,较对照宁春4号增产10.04%。
    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2月下旬-3月上旬。(2)播量:该品种分蘖力中等,可合理密植。亩播有效粒40.0万以上,低肥田适当加大播量。(3)施肥: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4)灌水:全生育期一般灌3-4次水,头水宜早灌、二水适控,酌情灌麦黄水。(5)病虫防治:生育期内及时喷药防蚜防病。(6)适时收获:注意适时收获,并单收单脱,防止混杂。
 
宁春47号(03J249)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麦2008002
品种来源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以建三江6918/1658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叶色浓绿,苗期叶片直立,抽穗后旗叶半披散,叶长适中,株高82.0-90.0cm,株型紧凑,穗纺缍型,小穗排列疏密适宜,穗长9.0-11.0cm,每穗小穗数13.0-16.0个,每穗34.0-36.0粒,长芒,白壳,长椭圆粒,红粒,硬质,千粒重41.0-43.0g,容重785.0-800.0g/l。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哈尔滨)测试分析:蛋白质14.57%、湿面筋28.7%、沉降值37.1ml、评价值68、面团形成时间6.7min、面团稳定时间13.0min。
    春性,生育期97-100天,和宁春4号相当。分蘖力较强,收获穗较多,灌浆速度较快,中抗锈病,轻感白粉病,耐青干,对肥水反应不敏感,适应性好,抗倒伏力中等。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
    2006年宁夏灌区春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1.13kg,较对照减产2.99%,不显著;2007年宁夏灌区春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0.83kg,较对照增产2.40%,不显著;两年平均亩产465.98kg ,平均增产0.30%。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3.16 kg,比对照宁春4号增产6.92%。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播种时间2月下旬-3月上旬。(2)合理密植:亩播有效粒40.0-45.0万,亩保基本苗38.0-40.0万,亩保收获穗38.0-40.0万,(3)科学施肥:保氮增磷补钾,亩总施纯N 16.0-18.0kg、纯P2O5 10.0-12.0kg、纯K2O 5.0kg,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亩施尿素20kg,二胺10-15kg,硫酸钾5-7.5kg作基肥。(4)适时科学灌水:头水宜早灌,二水宜控勿赶,三水、四水看天时。(5)及时防治病虫:用70克氧化乐果+50克敌敌畏/亩防治蚜虫。(6)适时收获: 7月10-13日收获。
 
水稻
 
宁粳42号(优育27号)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稻2008001
品种来源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以89XW-216/92XW-723杂交,经多年定向选育和温室加繁育成。
    特征特性:  株高100cm,叶色淡绿,叶片直立,叶片中宽;穗型较散,每穗总粒数98粒,实粒数85粒,籽粒椭圆型,无芒,粒秆黄色,千粒重24g。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糙米率82.4%,精米率69.0%,整精米率66.3%,垩白粒率20%,垩白度1.4%,直链淀粉17.2%,胶稠度86mm,长宽比1.8,粒长5.2mm,透明度2级,碱消值7.0,级,达国标优质稻2级。
    生育期145天,中熟品种。苗期生长势较强,分蘖力较强,活杆成熟,抗倒性强,低温年份空秕率较高,注意水肥管理要适量。经作物所病圃接种鉴定: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宁夏引黄灌区种植。
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5.51kg,比宁粳12号增产11.19%,极显著;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72.5kg,比宁粳12号增产0.9%,比96D10减产5.9%;两年平均亩产774.0kg,比宁粳12号平均增产6.1%。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634.3kg,比宁粳12号(ck1)减产4.3%,比96D10(CK2)减产10.1%。
    栽培技术要点  (1)种子消毒:播前用“402” 2000倍浸泡3天,防治恶苗病发生。直播栽培,捞出后,将种子敷泥待播。(2)播期:育秧栽培在4月中旬播种,亩播量3kg;直播5月5日前播种,亩播量20-25kg。(3)施肥:亩基施二铵15kg,钾肥10kg; 5月25日前后追施苗肥,亩施尿素5-7kg,6月5-10日施分蘖肥,亩追施尿素7-8kg。(4)田间管理:出苗期间干干湿湿,促进扎根。7月底排水落干晒田3-4天,以防倒伏。
 
玉米
 
天泰15号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玉2008001
品种来源  山东天泰种业以PC206×PC18杂交选育而成。新疆康地宁夏办事处2006年引入我区。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淡紫色,苗期长势强,株型紧凑,株高286cm,穗位高129cm,茎粗2.0cm,活杆成熟,全株21片叶,深绿色,叶距大,通风透光好。颖壳绿色,花药淡紫色,花粉黄色,花丝绿色,果穗圆柱型,穗轴白色,果穗长21.2cm,穗粗5.5cm,穗行数16-18行,平均16.2行,每行43粒,每穗727粒,单穗粒重202g,百粒重30.9g,出籽率82.8%,籽粒黄色,马齿型,植株根系发达,茎秆坚韧。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674g/l,粗蛋白8.33%,粗脂肪4.61%,粗淀粉72.18%,赖氨酸0.32%。
    春播生育期139天,比对照沈单16号晚6天,属晚熟品种。经2007年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5级),抗小斑病(3级),感矮花叶病(44.4%),中抗茎腐病(15.9%),抗丝黑穗病(1.8%),感玉米螟(7.5%),综合抗性突出。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宁夏引、扬黄灌区单种或套种。
    2006年区域试验套种平均亩产591.53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6.7%;单种试验平均亩产865.0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2.3%。2007年套种试验平均亩产687.1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5.9%;单种试验平均亩产957.6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3.5%(+2)。两年套种区试平均亩产639.32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6.3%;单种区试平均亩产911.3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2.9%。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0.1kg,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8.8%。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方式:采用套种或单种。套种玉米边行距小麦不少于20cm,玉米行距25-30cm、亩密度3500株;单种采用宽窄行,平均行距55cm,株距25cm,亩密度4200-4500株。(2)播种:播种期4月10日,亩用种2.0(套种)-3(单种)kg。机播或人工播种。(3)施肥与灌水:重施农家肥,合理配施N、P、K化肥及微肥。(4)后期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先玉335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玉2008002
品种来源  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以PH6WC×PH4CV杂交选育而成。2006年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引入我区。
    特征特性  幼苗生长势强,早发性好,芽鞘紫色,叶色绿色,叶缘紫色,套种株高271cm,穗位高105cm,茎杆粗壮,株型紧凑,抗倒伏能力强,成株17-20片叶,花药粉红色,花粉量大,花丝紫色,雌雄花期协调,果穗筒型,果穗较均匀,果穗长20.3m,穗粗4.9cm,秃尖长1.7cm,每穗14-18行,每行38粒,单穗602粒,单穗粒重197g,百粒重33.1g,出籽率85.2%,籽粒橙红色,半马齿型。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55g/l,粗蛋白8.26%,粗脂肪3.95%,粗淀粉75.38%,赖氨酸0.30%。
春播生育期134天,比对照沈单16号早1天,属中晚熟品种。经2007年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5级),抗小斑病(3级),感矮花叶病(50%),高感茎腐病(53.1%),高抗丝黑穗病(0%),感玉米螟(7.5%)。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宁夏引、扬黄灌区单种或套种。
    2006年区域试验套种平均亩产599.6kg,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7.4%;单种平均亩产940.7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13.8%。2007年区域试验套种平均亩产674.3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3.9%;单种试验平均亩产988.8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6.8%。两年区试套种平均亩产636.95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5.7%;单种平均亩产964.8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10.3%。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75.3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13.8%。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方式:套种或单种。套种玉米边行距小麦不少于20cm,玉米行距25-30cm,亩密度3500株;单种行距50cm,株距30cm,亩密度4500株。(2)播种:播种期4月10日,亩用种2.0(套种)-3.0(单种)kg。机器播种或人工播种。(3)施肥与灌水:按照配方施肥的原则进行肥水管理。播种时,在施足农家肥基础上,磷肥和钾肥及其他中微量元素肥料播种前施入,根据地力情况可以每亩施磷酸二铵15-20kg,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追施尿素每亩30-35kg。(4)加强后期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奥玉4号(奥玉3422)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玉2008003
品种来源  北京奥瑞金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OSL122×9801杂交选育而成。宁夏种子管理站2005年引入我区。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紫色,叶边缘颜色为紫色,花丝为红色,花药紫色,雄穗分枝数12-14个,全株20-21片叶,株型紧凑,活杆成熟,株高穗位适宜,株高252cm,穗位高109cm,茎粗2.0cm,耐病虫害,果穗长20.4cm,穗粗4.6cm,有秃尖,平均为14.0行,行粒数39粒,单穗541粒,单穗粒重164g,百粒重32.5g,出籽率83.2%,穗轴白色,籽粒黄白色,半马齿型。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籽粒容重737g/l,粗蛋白9.43%,粗脂肪3.89%,粗淀粉73.05%,赖氨酸0.27%。
    春播生育期135天,与对照沈单16号相当,属中晚熟品种。经2007年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7级),抗小斑病(3级),感矮花叶病(33.3%),高感茎腐病(61.7%),高感丝黑穗病(80%),感玉米螟(7.7%)。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宁夏引、扬黄灌区单种或套种,丝黑穗病和大斑病高发区慎用。
    2006年区域试验套种平均亩产582.3kg,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4.3%;单种试验平均亩产821.6kg,比对照减产0.6%。2007年套种试验平均亩产683.2kg,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5.3%;单种试验平均亩产922.5kg,较对照沈单16号减产0.3%。两年套种区试平均亩产632.8kg,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4.8%;单种区试平均亩产872.05kg,较对照沈单16号减产0.45%。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4.4kg,比对照沈单16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时播种,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2)等行距种植,单株留苗,亩密度3500株。(3)亩基施农家肥2000-3000kg或N、P、K三元复合肥30kg,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30kg。(4)幼苗长到4-6片叶时,进行间苗定苗。(5)及时防治病虫害。
 
中农大青贮6 7(高油67、油饲67)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玉2008004
品种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以美国78599×SynD.O.Cu高油群体Sy10469杂交育成。2002年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引入我区。
    特征特性  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叶鞘浅绿色,株型半紧凑,植株高大,基部茎秆粗壮,株高3.3-3.5m,基部茎粗2.53 cm,穗位1.7m,叶茎张角35°,23片叶,叶片嫩绿,枯叶少,绿叶数多,一般收获期绿叶数13-15片,枯叶数2-3片。雄穗花粉量大,分枝8-12,花药浅紫色,颖壳浅紫色,花丝浅紫色,果穗筒型,穗轴白色,穗长22 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40粒,秃尖1.2cm,籽粒黄色,硬粒型,千粒重278.1g。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定:全株青贮含水分4.3%,粗蛋白7.77%,粗脂肪16mg/g,中性洗涤纤维57.7%,酸性洗涤纤维42.6%。
    生育期145天,出苗至最佳青贮收获期120天。保绿性好,子粒成熟期全株仍青枝绿叶、碧绿多汁。抗倒伏能力强,抗霜霉病、抗大、小斑病,耐红蜘蛛,轻感黑粉病。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宁夏引黄灌区、扬黄灌区种植。
2006年区试青贮鲜物质产量平均亩产6085.6kg,比对照增产22.8%;青贮干物质产量平均亩产2024.6kg,比对照增产38.1%; 2007年区试青贮鲜物质产量平均亩产6633.1kg,比对照增产31.0%;青贮干物质平均亩产2036.0kg,比对照增产35.7%。 两年区试生物产量平均亩产6359.4kg,比对照增产26.9%;干物质平均亩产2030.3kg,比对照增产36.9%。
    栽培技术要点  (1)适期播种,合理密植:根据加工需要分期播种,灌区4月中旬至6月上旬,采用宽、窄行,青贮种植密度5500株/亩。(2)严把播种质量,确保全苗:做到均匀整地,底肥深施(农家肥和磷肥),播深合理(5-6cm)、紧贴湿土,种、肥(N肥)分离、播后压实,确保苗全、苗齐、苗壮。(3)加强肥水及田间管理:5月中、下旬结合中耕除草及时间苗、定苗。在确保底肥的基础上,拔节期亩施二铵10kg,尿素10kg,结合追肥壅土、灌水;吐丝前期亩追施尿素10kg,追肥后灌水;幼苗期间切忌灌水;7月底至8月上旬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5-10kg。(4)适时收获:8月底至9月初子粒灌浆乳线期达到1/2?3/4,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及时收割加工制作青贮。
 
马铃薯

宁薯13号(02-A)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薯2008001
品种来源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以高原7号作/宁薯8号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  幼苗淡绿,株型直立,植株繁茂,生长势强,茎叶绿色,复叶中等,株高45-55cm,茎粗1.2cm,主茎3-5个,分枝5个,聚伞花序,花冠白色,浆果圆形、绿色,单株结薯3-4个,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商品薯率72.8%,薯块扁圆形,黄皮白肉,薯皮光滑度中等,无空心,质密度紧,块茎大小中等、整齐,芽眼浅。经宁夏农科院品质分析中心化验:干物质19.4%,淀粉11.57%,粗蛋白2.42%,还原糖0.84%,Vc 13.2g/100g。
生育期98天,中熟品种。抗晚疫病、环腐病,轻感花叶病和卷叶病,抗旱性较差,休眠期长,耐贮藏,食口性好。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在宁南山区半干旱、阴湿区及补充灌溉区种植。
2005年宁南山区区试平均亩产1507.86kg,比宁薯8号减产13.63%;2006年区试平均亩产1181.85 kg,比宁薯8号减产8.28%;两年平均亩产1344.86 kg,平均减产10.9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223.80 kg,比宁薯8号增产9.89%。
    栽培技术要点(1)采用健薯切块或小种薯播种,半干旱区4月中旬播种,密度5.8-6.0万穴/hm2;阴湿区4月下旬播种,密度6.0-6.5万穴/hm2。(2)播前基施优质农家肥45000kg/hm2,磷酸二铵150kg/hm2。现蕾期追施尿素120kg/hm2。(3)根据情况中耕锄草1-2次,开花后及时培土起垄,随时拔除大草和病株劣株,及时防治病早害,并适时收获。
 
甜椒
 
宁椒1号(甜喜1号)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菜2008001
品种来源  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3年从茄门一号变异单株系选而成。
  苗期生长势强,株高75-80cm,株型紧凑,开展度45cm,门椒以下侧枝极少,叶深绿色,第一花序着生叶9-10片,果实方灯笼型,青果绿色,红果深红色,单株结果4.5-5个,单果重100.0-130.0g,果肉厚5.0-5.5mm,果实纵径7-9cm,横径7.0-7.5cm,红椒干制品经自治区农林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检测:总糖55.0g/100g,维生素C 99.8mg/100g,青椒脱水成料比1:15.9,红椒脱水成料比1:13.2。
露地栽培从定植到始收60-65天,中熟品种。生长势强,门椒双果率高,结果数多,丰产稳产,适应性好,果实转红速度快,果实适宜脱水加工。耐病毒病和疫病。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宁夏引黄灌区及宁南山区有灌溉条件地区种植。
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94.6kg,比茄门一号增产17.78%;2007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131.3kg,比茄门一号增产18.9%;两年平均亩产2712.95kg,比茄门一号增产18.34%。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28.4 kg,比茄门一号增产16.4%。
    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地势高,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小麦或葱蒜类作物的中上等地块。(2)施肥:亩基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000kg,磷酸二铵40kg,硫酸钾复合肥20kg,第一次收获后亩追施尿素10-15kg。(3)种植方式:采用温室平畦撒播育苗或穴盘育苗移栽方式。3月上旬育苗,亩用种量100-120g,5月10日前后定植,起垄覆膜移栽种植,垄高20-25cm,垄距110-115cm,垄宽60cm,株行距(30-33)cm×(40-45)cm,每穴2株,每亩3600-3800穴。(4)田间管理:定植后及时灌水,施用2000倍液移栽灵灌根防治疫病;苗期根据苗情及时灌水;及时中耕培土,5月下旬在垄中央每1.5m点种玉米遮荫;及时预防蚜虫、病毒病、疫病及白粉病等病虫害。(5)收获:适时收获:果实达到商品标准及时采收。

豌豆
 
中豌5号(GS-5号)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豆2008001
品种来源  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以中豌4号/ 4511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我区。
    特征特性  幼苗深绿色,叶片较圆,株高22.7-48.5?,植株矮,株型直立,白花,结荚层数较多3-8层,每层1.3 荚,每荚3.7粒,每株19粒,籽粒绿色,较大,多凹陷,千粒重174.2-224.5g,生物产量7.0-23.0g,经济系数0.42-0.5。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水分10.6%,灰粉3.14%,粗淀46.35%,粗蛋白27.63%,粗脂肪1.18%,粗纤维6.43%,氨基酸总量24.46%。
春性,生育期68-82d,比对照早熟7-10d。较抗寒,抗旱性中等,抗倒伏,适播期长,除了单播,还可与玉米、马铃薯、麻子、向日葵、构杞等间、套种。
    适宜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宜宁南山区干旱区水地,半干旱区水、旱地以及阴湿区旱地种植。
200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90.53?/,比宁豌2号亩产86.6?增产4.5%;2003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1?,比宁豌2号亩产47.44?增产30.9%;两年平均亩产76.32?,增产17.7%。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7.12?,比宁豌2号亩产107.69?增产27.33%;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4.64?,比宁豌2号亩产125.57?增产23.15%;2007年生产试验亩产158.2?,比宁豌2号亩产143.2?增产10.48%;三年平均亩产149.99?,增产20.32%。
    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选用不重茬、不照茬的水地或地势平坦的川旱地、山台地。(2)施肥:以基肥为主,不宜用化肥做种肥,一般不追肥,在施农家肥1500?-2000?/亩的基础上,加施二铵10?-20?/亩。(3)播量: 15??17.5?/亩。(4)播期:以3月下旬到4月上旬为宜。如遇特殊气候或救灾需要可延迟到6月中旬。(5)田间管理:及时锄草、松土,拔大草,喷药防治蚜虫和鼠害。(6)适时收获:当茎、叶变为黄白色,子粒与荚壳分离呈本品种颜色即可收获。收后晾晒,严防雨淋。

荞麦  
 
信农1号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荞2008001
品种来源  固原市农科所从日本引进我区。
    特征特性  幼苗生长旺盛,叶色深绿,叶心形,株型紧凑,株高73.7-136.4cm,主茎节9.7个,主茎分枝4.5个,白花,株粒数73.7个,株粒重1.9g,籽粒三棱形,粒灰褐色,千粒重26.7g。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含氨基酸13.10%(其中赖氨酸0.80%),粗蛋白13.60%,粗脂肪2.63%,粗纤维12.55%,粗淀粉60.0%,灰分2.22%,水分12.1%。
生育期77-99d,中熟品种。抗旱,抗倒伏,耐瘠薄,田间生长势强,生长整齐,结实集中,落粒性中等,适应性广。
    适应地区及产量水平  适应宁南山区干旱、半干旱地区荞麦主产区种植。
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9.6kg,比对照北海道增产16.86%;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5.4kg,比北海道增产16.8%;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01.15kg,比北海道增产9.79%;3年平均亩产82.05kg,平均增产14.42%。
    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选地势平坦的川旱地或山旱地种植,以豆茬、马铃薯和小麦茬为宜。(2)施肥:重施基肥,配施化肥,以秋施肥为主,一般施腐熟农家肥1500-3000kg/亩,磷酸二铵10kg/亩。(3)播种:固原地区荞麦主产区正茬播种以6月中、下旬为宜。适宜播量3.0-3.5kg/亩,留苗6-7万株/亩。(4)管理:苗期及早中耕锄草,盛花期创造条件人工辅助授粉。(5)收获:当70%以上籽粒变为灰褐色时及时收获。
 
莜麦
燕科1号(蒙H8631)
 
品种审定编号  宁审莜2008001
品种来源  内蒙古农科院以8115-1-2/鉴17选育而成。固原市农科所1997年引入我区。
    特征特性  幼苗直立,苗色深绿,叶片上举,生长势强,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群体结构好,株高71.4-132.1cm,穗型侧散形,穗长20.2cm,穗铃数30.8个,主穗76.8粒,穗粒重1.4g,千粒重19.3g ,粒卵圆形,浅黄色。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21.13%,粗脂肪6.65%,粗淀粉54.35%,粗纤维2.55%,灰粉2.22%,水分10.1%。氨基酸21.18%(其中赖氨酸0.94%)。
生育期97-104d,中晚熟品种。根系发达,抗寒、抗旱性强,耐瘠薄,茎杆粗壮坚硬,抗倒4伏,成熟落黄好,中抗锈病,生长势强,生长整齐,口紧不落粒,适应性广。
    适应地区产量水平  适宜宁南山区干旱、半干旱莜麦主产区旱地种植。 
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8.1kg,比对照宁莜1号增产7.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8.8kg,平均增产31.57%;两年平均亩产138.45 kg,平均增产19.59%。
    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选中等以上肥力土地种植,前茬以豆科,马铃薯和春小麦茬为宜。(2)深耕耙耱:前作收获后应及早进行秋深耕,早春顶凌耙耱。(3)施肥:结合秋深耕基施农家肥1000-2000kg/亩,磷酸二铵10-15kg/亩, 5-6叶期结合降雨追施尿素7.5-10kg/亩。(4)播种:精选种子,播前药剂拌种,3月底至4月初播种,播量7-8kg/亩,基本苗25-30万株/亩,播深4-5cm。(5)田间管理:前期早锄、浅锄,保全苗促壮苗;中后期早追肥,深中耕,细管理,防虫治病害,防倒伏,防贪青。(6)适时收获:当麦穗由绿变黄,上中部籽粒变硬,表现出品种籽粒正常大小和色泽,进入黄熟时及时收获。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