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国审品种 > 油料 » 正文

2006年国审油菜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442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1

品种名称:青杂5号(区试代号:305)

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

品种来源:105A×1831R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春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134天左右,与对照青杂1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有裂叶2~3对,叶缘波状,腊粉少,无刺毛。花瓣黄色,花冠椭圆形,花瓣侧叠。株高171厘米左右,分枝部位62厘米左右,匀生分枝。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221.2个,每角粒数25.7粒,千粒重3.9克。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菌核病平均发病率15.05%,病指6.47%,抗性优于青杂1号和青油14号。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18.56微摩尔/克,含油量45.23%。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春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52.75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4.92%,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18.46%;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252.45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12.25%,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3.48%;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52.6公斤,比对照青杂1号增产8.46%,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0.91%。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8.77公斤,比对照青油14号增产22.1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条播,每亩播种量0.35~0.50公斤。2、合理密植:播种深度3~4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亩保苗1.5万~2.5万苗。3、田间管理:每亩底施磷酸二胺20公斤、尿素4~5公斤。及时间苗、定苗。苗期(4~5叶期)追施尿素每亩6~8公斤。4、防虫治虫:苗期注意防治跳甲和茎象甲,角果期注意防治蚜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及甘肃、青海两省低海拔地区春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2

品种名称:中油杂12(区试代号:希望568)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6098A×R5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苗期半直立,叶色深暗绿,无腊粉,顶裂叶片较小,叶片长度中等、较宽、侧裂叶4对以上,裂叶深,叶脉明显,叶片边缘有小齿,波状。花期集中、黄花,花瓣长度中等、较宽、呈侧叠状。株高174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0厘米左右,生长势较旺,上生分枝,一次有效分枝数10个左右。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330.0个,每角粒数20.0粒,千粒重3.7克,种子黑色。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8.97%,病指4.95,病毒病发病率0.71%,病指0.56。抗倒性中等。抗病鉴定结果:低感菌核病,高抗病毒病。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15%,硫甙含量19.90微摩尔/克,含油量42.31%。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4.74公斤,比对照增产5.88%,平均亩产油量73.34公斤,比对照增产9.71%;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3.75公斤,比对照增产5.37%,平均亩产油量74.09公斤,比对照增产8.44%;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74.25公斤,比对照增产5.63%,平均亩产油量73.71公斤,比对照增产9.07%。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8.13公斤,比对照减产5.5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长江中游地区育苗应在9月中旬播种,10月中旬移栽;直播9月下旬播种。2.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育苗移栽适宜密度每亩0.9万株左右;肥力较高时,每亩0.8万株左右;直播适当密植,每亩保苗1.5万株左右。3.科学施肥:氮肥按6:3:1施用,重施底肥,每亩施复合肥60公斤左右,或尿素30公斤左右,硼砂1.5公斤左右,底肥氮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并注意氮、磷、钾配比施肥,底肥施过烯酸钙50公斤左右,氯化钾60公斤左右。追施苗肥,移栽成活后,适时追施提苗肥,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8公斤左右。腊肥春用,在元月底以前根据苗势每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注意必施硼肥。如果底肥没有施硼,应在苔期喷施浓度0.2%的硼肥,苔花肥每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4.防治病害:油菜初花期一周内,每亩100克灰核宁兑水50公斤喷施,一至两次。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3

品种名称:秦优10号(区试代号:2000-5)

选育单位: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2168A×5009C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双低油菜半冬性质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36天左右,熟期与对照秦优7号相当。幼苗半直立,叶色绿、色浅,叶大、薄,裂叶2~3对,深裂叶,叶缘锯齿状,有蜡粉,花瓣较大、侧叠,花色黄。株高171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0厘米左右,匀生分枝,单株有效分枝数10个左右。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455.8个,每角粒数21.2粒,千粒重3.4克,籽粒黑色。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20.38%,病指9.79,病毒病发病率10.01%,病指4.29。2004~2005抗病鉴定结果:中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2005~2006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24%,硫苷含量28.56微摩尔/克,含油量42.76%。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6.0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3.47%,亩折合产油量75.76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17.26%;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74.94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6.07%,亩折合产油量74.73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48%。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0.1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39%。

栽培技术要点:1.播期:与当地品种同期播种。2.播量:直播每亩0.3公斤,移栽每亩0.1公斤。3.密度:每亩留苗0.8万~1.2万株。4.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肥。一般亩施尿素15~18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或磷酸二铵15~20公斤,钾肥和硼肥可根据土壤情况适量补施,一般亩施硼肥0.5~0.75公斤。5.加强田间管理:1~2叶期及时间苗,3叶期及时定苗,实施冬灌,及时培土中耕和防治病虫害,封冻前培土壅根,保苗安全越冬。稻田要及时开沟排涝,做好抽薹初期和终花期后茎象甲、蚜虫、菌核病防治,并叶面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等。6.适时收获,堆垛后熟,及时打晒,防止发霉变质。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4

品种名称:亚华油10号(区试代号:H04-4-7)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206A×7-23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220天左右。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绿色,顶叶中等大小,有裂叶2~3对,茎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叠。株高192厘米左右,株型为扇形较紧凑,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二次有效分枝15个左右,主花序长65厘米左右。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415.2个,主花序角果长5.5厘米,每角粒数20.1粒,千粒重3.2克,籽粒黑褐色,近圆形。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4.13%,病指2.72;病毒病发病率0.72%,病指0.29。2004~2005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2005~2006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病毒病。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14%,硫苷含量22.7微摩尔/克,粗脂肪含量40.67%。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量165.23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1.52%,产油量65.83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12.38%;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量173.56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67%,产油量72.03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2.46%。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40.93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0.3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育苗移栽宜在9月15~25日,直播宜在9月25日~10月5日。2.栽培密度:育苗移栽每亩宜在0.7万~0.8万株,直播每亩宜在1.1万~1.2万株。3.合理施肥:80%肥作底肥,20%肥作追肥,追肥应以腊肥为主,每亩用1公斤硼肥作底肥。4.防虫防病:花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的贵州、四川、重庆、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5

品种名称:华油杂12号(区试代号:H0201)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195A×7-5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冬性甘蓝型温敏型波里马质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长江中游218天左右,长江上游22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圆叶型,有腊粉,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茎绿色,花黄色,花瓣相互重叠。株高长江中游173厘米左右,长江上游195厘米左右,株型为扇形紧凑,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主花序长80厘米左右。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长江中游356.0个,长江上游476.0个,主花序角果长长江中游8.5厘米,长江上游5.5厘米,每角粒数长江中游21.0粒,长江上游18.0粒,千粒重长江中游3.28克,长江上游3.08克,种子黑褐色,近圆形。长江中游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10.81%、病指5.75,病毒病发病率1.93%、病指1.28;长江上游区域试验中田间调查病害结果:两年平均菌核病发病率3.87%,病指2.82,病毒病发病率0.69%,病指0.39。抗倒伏能力强。2004~2005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中抗菌核病,低抗病毒病;2005~2006年度抗病鉴定结果:低抗菌核病、病毒病。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长江中游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45%,硫苷含量20.53微摩尔/克,含油量41.68%;长江上游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42%,硫苷含量21.04微摩尔/克,含油量40.78%。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中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5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3.41%;2004~2005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1.2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减产0.08%;2004~2005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5.79公斤,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11.09%。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上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71公斤,比对照油研7号增产9.29%;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68.07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7.18%;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5.07公斤,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64%。

栽培技术要点:生产上不宜早播,防止早苔早花,注意防治菌核病,注意施用硼肥。应夏播制种。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及长江上游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四省市和陕西汉中地区的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油2006006

品种名称:沪油17

选育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双4号/8920//中双4号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双低常规种,全生育期238天左右,与对照皖油14和秦优7号相当。幼苗特性为半直立,叶色为深绿色,裂叶2对,有缺刻,叶缘有锯齿,叶片腊粉较厚,有刺毛,花瓣较大呈椭圆形,花色为鲜黄色,开花状态侧叠。株高165厘米左右,分枝类型为匀生分枝,分枝部位45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9个左右,二次有效分枝3~4个。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390.0个,每角果粒数20.0粒,千粒重4.2克,种子黑褐色。区域试验田间调查病害结果:菌核病发病率25.66%,病指15.4,病毒发病率11.21%,病指5.99。2004~2005年度和2005~2006年度抗病鉴定结果:高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全国区试统一抽样,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两年平均芥酸含量0.29%,硫苷含量20.91微摩尔/克,含油量42.00%。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长江下游区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6.20公斤,比对照皖油14增产6.55%,平均亩产油量69.82公斤,比对照增产8.06%;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5.5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减产3.98%,平均亩产油量65.28公斤,比对照减产6.72%。2005~2006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1.18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减产0.14%,平均亩产油量67.55公斤,比对照增产0.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播种期9月20~25日,有利秧苗矮壮,秧龄40~45天。2.合理密植:11月上中旬移栽,密度每亩0.8万株左右,根据地力情况可适当增减。3.科学运筹肥料: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及时施苗肥、腊肥、春肥,巧施花粒肥,肥料的75%在年前施用。4.加强病虫害防治:生长期注意虫害,尤其是蚜虫,应及时防治,减轻病毒病的发生,花期防治菌核病。5.适时收获:大部分角果充分黄熟后收获。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安徽、江苏两省淮河以南地区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