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来势汹汹,如何做好应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9  来源:农业科技报  浏览次数:256
 
 

  近期气温低,阴雪、雾霾天气多,光合作用减弱,进入结果期的黄瓜自身负担加重,一旦管理不当,使得细菌性流胶高发,常造成瓜条腐烂,商品性降低。

  症状表现

  细菌性流胶是近几年冬季黄瓜的常发病害,在黄瓜的整个生长周期都可以发生,可危害瓜条、茎及叶片。瓜条发病,初期一般表面正常,到中后期果实表面会流出白色或浅黄色的脓状物,瓜条内部已经变褐腐烂。茎秆发病,初期表现为发病部位呈水浸状,有流胶现象,湿度大时,会有白色或浅黄色的菌脓溢出。叶片发病,可以是在叶片中部,也可以是在叶片边缘,初期为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后期整个叶片腐烂。虽然该病可侵染黄瓜植株的多个部位,但是最典型症状还是在瓜条上,即瓜条表面有白色菌脓,不易流淌,流脓处伤口不明显。

  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灌溉水、伤口进行传播蔓延。特别是菜农在农事操作(如落蔓、疏叶、摘瓜)时很容易对植株造成伤口,为病原细菌的侵染与传播提供了有利的途径。

  该病喜高湿环境,发病适温为25-27℃,在深冬和早春季节,棚内湿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则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黄瓜细菌性流胶病的发生离不开湿度和伤口两大条件,在防治时菜农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管理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控制好棚内湿度细菌在有水膜存在时侵染迅速,因此棚内湿度不能长时间处于高或饱和状态。因此,菜农一定要尽可能的降低棚内湿度,除了做好日常通风排湿,还可通过覆盖地膜、操作行铺设稻壳或秸秆等方法吸湿、降湿,此外,浇水选择晴好天气进行,防止增加棚内湿度。

  减少伤口的出现瓜条上的伤口主要是皴皮引起,特别是在瓜皮幼嫩的小瓜上,因此,由皴皮造成的裂口是造成瓜条流胶的有利条件。建议菜农通过合理通风(放风口下设置挡风膜,避免冷风直吹瓜条)、和浇水(浇水要均衡,避免土壤忽干忽湿)减少皴皮的发生,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瓜条细菌性流胶的发生几率。

  及时清除病残体根据发病规律,该病的病原细菌可在棚内的病残体上越冬,来年温湿度条件适宜时会造成再次侵染和传播。所以菜农在进行疏叶后,要及时将病叶、病瓜、残花或畸形瓜等带出棚外深埋,以减少菌源和传播。

  药剂防治细菌性流胶病可选用叶枯唑、噻唑锌、氢氧化铜等药剂,根据发病程度,对于较为严重的流胶,可选用中生菌素+氧化亚铜、细刹+喹啉铜+噻枯唑配方或复配药剂。(北蔬)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