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正文

中国玉米2017年市场分析+2018年市场预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03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王向博  浏览次数:375
 
      
      玉米价格走势回顾与展望
      
      2017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得益于前期价格下跌使得国产玉米竞争力大幅改观以及国家配套政策全力扶持,玉米价格在2016年至2017年间走出了“V”型反转,国储库存也大幅下降,年度拍卖成交达5700余万吨。一时间甚至有言论认为剩余的约1.8亿吨国储“去库存”已完全不是问题,应该考虑的是库存很快去完了我们用什么的问题。
      
      (一)1、2月筑底阶段
      
      2017年初,因市场各方对玉米未来走势持悲观判断,市场采购热情不高,玉米现货价格持续疲软,但由于玉米价格已经跌至农户盈亏平衡线,国产玉米性价比逐步体现,玉米价格下跌后又出现反弹,港口平舱价探底回升最终收平。
      
      (二)3月至7月上行阶段
      
      进入3月份,企业节后采购规模逐渐放大,玉米价格开始回暖,并且玉米深加工行业在国家补贴的扶持下,开工率持续维持高位,收购积极,随着收购进度加快市场优质粮源逐步减少,进一步促进玉米价格上涨。而5月开始的临储投放对价格上涨抑制作用有限,持续的高成交率反映了市场需求强劲,现货价格继续缓慢上行。
      
      (三)7月至11月震荡整理阶段
      
      7月后,市场供应全面由临储拍卖玉米接棒,拍卖价格平稳稳定市场价格,同时玉米深加工补贴暂停导致需求出现下滑,叠加新粮上市临近,市场炒作热情下降,市场走势步入平稳期。10月后主产区新粮相继上市,东北玉米质量、产量双提高,新粮上市冲击港口价格短时回落;而华北由于连续阴雨质量相对较差优质粮稀缺导致价格坚挺,市场多因素激烈碰撞,整体价格稳中前行。
      
      (四)12月爆发上涨阶段
      
      12月,本应是新季玉米大量上市价格承压下行的阶段,但受年度供需缺口、收粮进度较快和对2018年玉米的看多预期等因素影响,农户及存粮贸易商普遍对粮价期望较高,对低价非常抵触,随着月初深加工企业压价失败,玉米价格大幅反弹,在东北价格持续上涨的带动下,前期保持平稳的华北玉米价格也终于走强。
      
      (五)展望2018价格走势
      
      综合分析,由于市场各方对年度供应缺口形成共识,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收购,使得2017年玉米收购进度快、收购价格高,市场化改革效果明显。展望2018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玉米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而在经历了前期的大起大落之后,市场也更加成熟。供应方面,在利润诱导下,预计全国种植面积将出现回升,如果天气配合,则产量可能会出现恢复性增长;而需求端饲料行业预计保持平稳增长,深加工需求方面预计增长较为明显,但由于行业利润下降,其玉米消费增长可能不及2017年;由于进口利润恢复,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将出现增加,将和国内玉米价格构成互相牵制的局面;临储方面依然会在市场出现缺口时补位,熨平市场价格。因此预计2018年玉米价格阶段性、季节性波动行情依然存在,但整体将呈现更加平稳的运行态势,预计多数时间现货平均价将在1800~2000元/吨区间运行。
      
      玉米供需情况回顾与展望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约为15445.2千公顷,较2016年种植面积减少约3.58%,总产量21589.1万吨,比上年减少365万吨,下降1.7%,新年度供需存在缺口已经成为市场共识。
      
      (一)新年度购销形势整体相对乐观
      
      收购方面,国家粮食局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1月1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6936万吨,同比增加397万吨,东北多地玉米销售进度已超60%,整体收购进度明显快于去年同期,收购价格集中在每百斤75~95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0%~30%不等。可见在市场普遍看好2018年玉米价格的情况下,市场各方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并构建库存,整体收购形势呈现出收购进度快、收购价格高的态势。
      
      库存和消费方面,统计数据显示,自临储库存玉米拍卖以来,全国累计成交已达5873万吨(包括中储粮网各地竞价销售),其中国家粮食交易中心2017年政策玉米拍卖累计成交5746.3万吨。综合计算后目前临储仍有约1.8万吨玉米库存。2017年临储拍卖的时间和价格目前都无法确定,如果顺势提价则可能对玉米底价形成新的支撑,因此总体而言虽然有压力存在,但新粮供应缺口和消费大幅增长让整体形势相对乐观。
      
      (二)2018深加工行业发展依然可期
      
      2017年,随着玉米供给侧改革的进行,国内玉米价格跌到了多年以来的低位,淀粉的加工成本大幅降低,工厂利润十分理想,淀粉利润甚至一度超过200元/吨,达到多年未见的水平,有企业甚至戏称“两年能赚一个淀粉厂”。受利润驱使,深加工企业产能快速扩张,产业开机率也持续维持高位。有关方面预测数据显示,2017/2018年度的玉米淀粉产量从2016/2017年度的2135万吨增加至2735万吨,年度增长600万吨,增幅达到28.1%。但随着年底玉米价格快速上涨,淀粉价格受下游走货牵制,无法相应提升,淀粉利润被严重挤压。而2018年随着玉米价格预计维持高位运行,淀粉企业的加工利润可能在低位徘徊,淀粉企业对玉米的消费增长预计放缓。而燃料乙醇产能在2018年有望大幅增长,燃料乙醇对玉米的需求也有望出现较明显增长。因此2018年玉米深加工方面,燃料乙醇增长有望弥补淀粉增长放缓的缺口,将深加工整体需求增长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三)生猪养殖规模化、饲料采购增长平稳
      
      2017年环保问题无疑对生猪养殖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环保政策的一再收紧,养猪门槛被不断提高,中小规模猪场逐渐退出,大规模集团化猪场逐渐建立,国内养殖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南猪北养”态势。据悉,未来五年,广东温氏、河南牧原、四川天兆、深圳金新农等20个企业计划在黑龙江省投资800亿元,形成4000万头生猪生产能力。
      
      猪肉价格方面,2017年国内猪肉价格在年初春节达到26.43元/公斤的高位之后便一路下行,6月之后一直维持在20~22元/公斤之间,价格走势相对平稳。从养殖利润来看,2017年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多数时间维持在200~300元/头之间,较2016年600元/头以上的利润而言,盈利能力大幅回落,外购仔猪方面利润波动较大,2017年中期一度出现亏损100元/头的情况,到年底基本维持在100元/头的盈利,盈利尚可。
      
      进口猪肉方面,2017年由于国内猪价持续下行,进口猪肉明显减少,进口冲击减弱。2017年前11个月,我国共进口猪肉110.05万吨,较上年减少40万吨,降幅达26.6%。
      
      综上所述,随着环保要求愈加严格,我国生猪养殖呈现出明显的“南猪北养”的发展趋势,并且小、散养殖逐渐被集团化、规模化养殖所取代,随之而来的是养殖效率的提高和猪肉价格稳定,过去大起大落的“猪周期”不再出现。展望2018,猪肉价格再次大幅涨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整体养殖结构区域性调整继续进行,而整体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动机也并不存在,因此推断饲料消费的大幅增长也并不可期,饲料行业玉米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但需注意随着“南猪北养”的持续推进,玉米产地消化必将增多,而区外企业采购难度可能会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玉米价格。
      
      (四)进口替代有望增加
      
      2017年1~11月高粱、大麦、DDGS、玉米及木薯干5种进口谷物及副产品累计进口量为230.45万吨,同比减少3%。除大麦累计进口828.22万吨、木薯干710.78万吨,同比分别增加80.83%和5.39%外,其余谷物及副产品进口量均有所下降,玉米累计进口237.13万吨、高粱490万吨、DDGS38.48万吨,同比分别下降22.37%、24.06%、87.16%。
      
      2017年由于玉米供给侧改革进行,国产玉米价格优势明显,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大幅下降,而随着国内玉米价格逐渐提升,进口出现反弹,到年底玉米进口利润回升到300元/吨以上,考虑到2018年国内玉米价格将维持强势且年度供需缺口依然存在,因此预计2018年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将大幅增加,限制国内玉米价格上涨幅度。
      
      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1月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7/2018年度玉米进口预估为300万吨,高于2016/2017年度玉米进口预估的246万吨。2016/2017年度由于国内玉米价格较低,进口大幅下降,而随着玉米价格持续走强,在2017/2018年度玉米进口有望出现较大反弹。
      
      未来展望,利空方面,在种植利润诱导下,2018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将出现反弹,同时种植成本也将提高,2018年玉米种植利润预计将出现下降;进口玉米及替代品大量增加;临储玉米面临出库压力。利多因素方面,2018年新增玉米淀粉和燃料乙醇项目较多,深加工方面对玉米的需求增长依然强劲;饲料企业需求整体维持稳定并有望恢复性增长。不确定性方面,2017年整体天气相对较理想,全国整体平均单产再创新高,2018年天气是否配合存在不确定性;而临储玉米出库量和出库时间将极大地影响短期玉米供需平衡。
      
      玉米市场政策回顾及展望
      
      进入2017年,随着玉米市场化改革的顺利推进,有关玉米的政策也较上年明显减少,玉米市场逐步向全面市场化迈进,对2017年主要政策简要梳理如下:
      
      (一)玉米生产者补贴
      
      2017年东北三省一区玉米生产者补贴从2016年的普遍撒网变成了重点照顾,除了黑龙江全省补贴标准统一外,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由各地制定相应的补贴标准。
      
      具体补贴标准为:黑龙江玉米生产者补贴每亩133.46元;内蒙古通辽科左后旗的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为每亩120.15元。辽宁大连金普新区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为每亩125.61元,北票大板镇2017年玉米生产者补贴每亩的标准为137.62元,盘锦兴隆台玉米补贴标准则为225.28元/亩;吉林公主岭玉米补贴标准约为201元/亩,敦化玉米补贴标准为97.18元/亩。可以看出2017年整体上玉米生产者补贴是以优势生产区为重点,一些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不大的地区补贴标准均有所下调,调控思路依然是减少玉米种植。而2018年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有望延续,但考虑到玉米种植收益大幅改善,补贴力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二)2017至2018年度玉米深加工补贴仍未出台
      
      2016年及2017年上半年,东北三省均给予玉米深加工企业100~300元/吨不等的玉米新粮收购补贴,促使东三省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快速发展,玉米消费能力大幅提升。而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的深加工补贴政策迟迟未出台,而市场上关于深加工补贴的传闻较多,先有“依新玉米价格而定”说,后又有补贴额较上年“减半”说。从深加工补贴动机上讲,首要目的是解决玉米卖粮难问题,其次是消化玉米库存。而目前“卖粮难”显然不存在,甚至由于价格快速上涨而产生了“收粮难”的问题。并且有关方面对去库存形势较为乐观,而高粱、大麦、木薯等玉米进口替代品已经出现反弹,国内玉米价格进一步上涨只会给进口更多的机会,而并不利于国内玉米行业健康发展,有关方面必然不愿将各方付出巨大代价而抢回的国内玉米市场份额再次拱手让人。因此综合分析,我们认为只要玉米维持高价,深加工补贴政策就依然不会出台。
      
      (三)南猪北养成趋势
      
      2017年8月10日,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东北粮食主产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东北地区要实现肉类占全国总产量15%以上的生产目标。这就意味着,就猪肉生产而言,以全国年出栏7亿头生猪计算,东北三省要实现出栏1.05亿头以上生猪,发展空间巨大,南猪北养已成为趋势,诸多行业巨头已经开始在东北布局。
      
      (四)环境保护税
      
      有媒体估算,以广东省实施要求计算,一家500头存栏猪的猪场,每头猪至少应缴税4.6元以上。对固体和水污染物征税,虽然增加了养殖场的经济负担,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养殖场从源头减排,加强对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五)鼓励燃料乙醇行业发展
      
      2017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受此影响,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的年利用量将达到1000万~1200万吨,新增玉米消费将达到2400万吨以上,仅燃料乙醇的新增消费就能使玉米深加工消费增长40%,未来燃料乙醇行业有望扛起玉米消费增长的大旗。
      
      综合分析,只要2018年国内玉米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政策干预会继续减少,将玉米的供需调节交给市场,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最终目的,但有关方面依然会保留部分应急政策措施,在玉米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出台相关政策来稳定市场,一方面保护农民利益,另一方面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王向博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