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2017玉米盘点:价格创新低,单产创纪录,面积再调减,种企遇寒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26  来源: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61
 
 
      回顾2017年玉米市场,在供给侧改革的第二年,玉米价格跌宕起伏,玉米种企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玉米格局发生改变……年终岁末,我们一起回顾一下2017年的玉米市场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2000万亩,面积再调减
 
      临近年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重点任务,中国全年玉米种植面积减少约2000万亩。农业部提出,2017年以来,中国种植业供给体系质量效率显著提升,无效供给减少,预计“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调减约2000万亩。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5.32亿亩,较2016年减少3.58%。同时,受种植面积调减政策影响,201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小幅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玉米总产量为2.16亿吨,较2016年2.20亿吨下降1.67%。种植面积及产量小幅下降,单位面积产量同比增加1.98%。
 
      2015年11月,农业部下发《“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调减5000万亩以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将深入开展粮改饲、粮改豆补贴试点,扩大玉米大豆轮作试点,扩大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调动农民主动参与结构调整的积极性。韩长赋部长强调,改革过程将以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
 
      1528.67元,价格创新低
 
      2017年的玉米价格出现不同于往年的走势,可以说是波谲云诡。3月3日,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创下国储拍卖政策改革后的价格新低,当日国产三等黄玉米均价为1528.67元(吨价,下同),较年初下跌4.14%,较周期内最高点(2014年8月27日,2522.67元)大幅下跌39.40%。
 
      与2016年的断崖式下跌相比,2017年的玉米价格保持震荡格局,始终围绕1600元这一平衡点。2017年度玉米主产区均价在1674元,较2016年度主产区均价1826元下跌152元,跌幅9.09%。本年度走势轨迹与2016年正好相反,运行区间明显降低,在前半段连续下移的轨迹中,2017年2月达到年内最低价1556元,之后阶段性上移,2017年7月均价为期间最高位1741元。
 
      10月份新玉米上市以来价格先扬后抑,抑后又扬,引发了一波不错的行情。加工企业利润丰厚任性收购,叠加华北玉米质量大幅下滑,造成全国玉米收购主体涌向东北大肆“抢粮”,一时间,东北玉米市场火爆异常,新玉米价格不断攀升。12月底,东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持续上涨,且涨幅之大令人咋舌,直接冲上1700元。、
 
      不过,价格上涨也导致上下游矛盾重重,市场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何况目前中国玉米价格已经远远高于国际市场,年后或明年开春价格再次向下调整的可能性大增。
 
      减幅28.54%,制种创新低
 
      数据显示,今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大幅调减,西北基地受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影响,单产显著下降,今年新种子产量显著下降。明年需求增加、今年新产不足,明年种子期末库存将降低,市场压力有所缓解。与2015年相比,国内玉米面积下降了5000万亩,用种量减少1亿公斤以上,玉米种子市值从287.12亿元降到260.97亿元,下降25亿元。
 
      在11月7~8日,全国农技中心在上海召开2017年全国农作物种子产供需形势分析秋季例会,数据显示,2017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和总产大幅调减。据各省(区、市)调度统计,2017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收获面积293万亩,比上年减少117万亩,减幅为28.54%,为近15年来的最低水平;新产种子10.58亿公斤,比上年减少4.07亿公斤,减幅为27.75%。从制种面积来看,2017年为近10年来的最低值,与2014年持平,由2016年的410万亩调减至295万亩,降幅28%;其中,新疆、甘肃共减少100万亩。老品种、大品种制种面积急剧下降,制种的新品种数量增多;同时,试制种品种多,在甘肃制种的460个品种中就有105个。
 
      2017年杂交玉米制种有三大特点,一是制种面积大幅调减,主要原因是玉米种植面积大幅调减和玉米种子库存压力较大;二是单产略高于常年水平,尽管西北制种基地局部地区先后遭受低温、风雹、高温干热风、收获期降雪和病虫等灾害,但总体灾害影响小于预期,全国总水平仍达到每亩361公斤左右;三是繁制新品种数量大幅增加,老的大品种制种面积急剧下降,2018年玉米市场品种结构更新速度将加快。
 
      利润下降,种企遇寒冬
 
      目前,进入市场的玉米品种除了国审、省审以外,增加了绿色通道、联合试验体以及引种备案制等,品种“大跃进”。2017年176个玉米品种通过国审,加上各省审定的品种,当前国内种子市场至少有2000多个品种,大多数县市在500~1000个,但大部分品种同质化,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与玉米面积大幅缩减相对应的,是玉米种企的艰难。一方面,随着品种审定制度重构和审定标准的优化,优良品种入市通道敞开,企业已能把生存发展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种业全面自由公平竞争新时代开启。另一方面,玉米种业将面对多层级竞争。种企既要面对国际种业四大巨头的竞争,又要面对国内同行的竞争,还有制售假劣种子游击队的围攻。在当前形势下,多数玉米种企严重不适应,2016年企业经营业绩大幅下降。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对90家代表性主营玉米种子企业(玉米种子销量大于100万公斤、玉米种子业务占八成)的分析,2016年种子销售利润从2015年的15.71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8.41亿元,降幅46.5%。2017年上半年形势更加严峻,21家玉米种子上市公司66%的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行业有代表性的30家大中型玉米种子企业65%的利润同比大幅下降,行业龙头老大也未能幸免。在今年的全国种子“双交会”上,全国农技中心主任刘天金指出,当前全球玉米格局出现重大趋势性变化,国内“襁褓”式保护政策已颠覆性调整,玉米种业竞争格局发生历史性变化。他提出,种业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帮助玉米种植者降成本和增效益,围绕种子这个核心,以“种子+”延伸产业链,由卖种子向卖材料和服务转型。
 
      406.05公斤,单产创纪录
 
      国内玉米生产一个可喜的趋势是,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玉米单产达到每亩406.05公斤,较2016年的398.18公斤提高1.98%,达到了历史新高。而2015年玉米单产为392.7公斤,2014年为387.8公斤。
 
      此外,据媒体信息,今年黑龙江玉米单产、品质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平均单产提高5%以上;吉林玉米单产同样增高,增加约7%。
 
      不过,与美国、阿根廷等国相比,中国玉米单产水平还较低。同时,中国土地成本上升较快,通过改良品种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极为重要。
2亿吨,全球供应达新高
 
      2017年,全球玉米生产格局改变,全球玉米黄金扩张期已经结束。近日,科技部连续第五年面向全球公开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6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玉米供应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2017年中国玉米进口稳中趋降。
 
      刘天金认为,如今全球玉米消费两大主动力明显减弱,黄金扩张期似已结束:一是国际玉米能源化需求减弱;二是新兴大国玉米饲料消费需求减弱。据OECD-FAO预计,2017~2026年全球玉米面积将稳中有降,产量和消费量年均增长率都将低于17%。
 
      目前全球玉米期末库存2亿吨左右,预计未来全球产量将维持在10亿吨左右,库存将维持在目前的高位。从中长期来看,国际玉米供给充裕,价格低迷状态短期难改。
 
      非籽粒玉米,迎来机遇
 
      2016年,中央财政对“粮改饲”的补贴增加到10亿元,试点范围扩大到“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17个省份的121个试点县,落实种植面积678万亩,减少普通玉米339万吨,占试点地区玉米总产量的7.3%。“镰刀弯”地区将继续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说,在没有其他粗饲料补充或代替的情况下,未来中国全株青贮玉米将有1亿亩的需求潜力。发展全株优质青贮玉米,不仅能使单位面积的生物生产量、营养量、能量都大幅提高,同时也能很好地解决秸秆处理问题,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玉米面积调减,让众多已经习惯了种玉米的农户无所适从,目前,鲜食玉米产区正在从南方向北方转移,从高成本区域向低成本区域转移。在广东、海南鲜食玉米种植开始降温的同时,以黑龙江哈尔滨、天津武清、新疆昌吉为代表的北方地区,鲜食玉米种植规模迅速扩大。鲜食玉米种植南方遇冷、北方升温,反映出鲜食玉米生产从南方向北方、从高成本区域向低成本区域转移的趋势。
 
      花粒,黄淮海高温热害
 
      黄准海地区连续三年气候异常,特别是今年7月中旬和8月上旬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高温,今年夏季黄淮海玉米生产和西北基地制种都遭遇热害,很多玉米品种都出现畸穗、秃尖、花粒、空秆,或称之香蕉穗、娃娃穗。
 
      综合专家的说法,今年夏玉米在抽穗时段受长时间干旱高温影响,后又连续出现阴雨天,不结实和多穗是开花授粉期不利的外界环境条件造成。虽然极端外界条件不会一直持续,若出现时恰逢某地块玉米开花授粉,则该地块的花粒现象就会严重。
 
      抽雄授粉期是玉米一生中对温度、湿度和土壤水分要求严格,反应最敏感的时期。平均气温25~28℃、空气相对湿度65%~90%、土壤相对含水量80%左右,对玉米授粉较为适宜。当温度高于32℃、湿度低于50%时,开花迅速减少,且花粉在1.5个小时内丧失活性;当温度在32~35℃、空气湿度接近30%、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开花持续时期变短,雄穗花粉迅速干瘪而丧失生命力,雌穗吐丝延迟,导致雌雄花期不遇而造成花粒;当遇到持续高于38℃的高温天气时,玉米花粉死亡,花丝丧失受精能力,无法完成受精过程而出现花粒。当空气相对湿度>90%,花粉吸水膨胀破裂,这是散粉期间下雨导致花粒的原因。
 
      因授粉不良导致的花粒现象,除了高温为主要因素以外,还有空气相对湿度、土壤相对含水量、田间肥力和干旱引起的雌雄穗不协调等原因。
 
      由于近几年高温热害频发,部分品种将不再“受待见”,明年耐热玉米品种将受农户青睐,近两年热炒的“红白轴”概念可能反转。
 
      转基因玉米,严查种植
 
      中国没有许可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对非法转基因玉米制种和生产采取了高压措施。早在今年1月份,农业部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农业转基因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突出监管重点,明确继续做好种子生产、加工、经营环节监管。开展种子加工和销售环节转基因成分抽检,严防转基因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种子冒充非转基因种子生产经营。5月份,农业部又下发《关于开展2017年玉米制种基地苗期转基因监管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以县为单位,对辖区内所有杂交制种基地进行全覆盖检查,做到对所有品种、所有制种田块100%全覆盖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非法生产转基因植株要坚决铲除,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依法严肃处理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今年内蒙古在温都尔勒图镇巴润霍德嘎查查处一起非法制种转基因玉米案,面积高达1236.08亩。
 
      进口转基因产品应用,国内是增加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期间,美国大豆行业与中国进口商签署了两份意向书,中方将在2017/2018销售年度再购买1200万吨大豆。11月10日,首届农业科普论坛在京召开,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汪学军在论坛上表示,通过科学严谨严格的安全评价、经政府批准的转基因农产品是安全的。中国进口量最大的转基因作物是大豆和玉米。今年以来,农业部新批准4个、续延14个用作加工原料的进口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的14年间,农业部共批准149个进口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中玉米65个。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