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油料之王”的二次飞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04  来源:《 农民日报 》( 2017年12月04日 06 版)  浏览次数:276
 
 我国油棕组培育苗技术是继杂交繁育技术之后的重大育种创新,油棕大田种植可实现百分之百开花结果,丰产期出油率23%,亩产棕榈油900斤——

“油料之王”的二次飞跃

 
科研人员在进行组培苗丛芽分株和生根壮苗操作。
 
    油棕是单位面积产油量最大的木本作物,产油量是大豆的8倍,花生的6倍。我国在上世纪末开始组建油棕科研团队,经过20年艰苦努力,在油棕品种改良、组培技术、区域试种方面取得突破和飞跃,尤其是组培育苗技术具有时间短、成本低、成活率高的特点,为油棕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者
 
    本报记者操戈邓卫哲文/图
 
    从2003年开始,经过10多年研究攻关,日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以下简称:热科院橡胶所)培育的国内首批油棕组培苗大田试种成功,实现百分之百开花结果,为我国油棕产业规模化商业种植奠定了基础。
 
    我国从1926年开始引种油棕,上世纪50年代末起海南曾大规模引种,其它热区省份也开展了小规模试种示范。据调查,至1965年海南油棕种植面积曾达到65万亩,但因多种主、客观因素制约,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油棕商业栽培和科学研究基本停滞。
 
    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油料作物,每亩油棕产油量是花生的6倍,大豆的8倍,油菜的10倍。油棕种植面积仅占世界油料种植面积的5%,产油量却占到世界植物油的40%,是公认的“油料之王”。
 
    “我国是食用油进口大国,国内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不到40%,单单棕榈油每年就要进口600多万吨,占世界棕榈油总产量的11%,且增长趋势明显。”热科院橡胶所油棕产业发展课题组组长曾宪海称,棕榈油是我国第三大食用植物油,除食用外还大量用于食品加工业、油脂化工业、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这些都得益于棕榈油油品稳定性好、抗氧化化性和耐热性强、营养价值高和物美价廉等特点。另外,除棕榈油外,油棕还生产多种副产品,例如茎叶、核壳等可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生物质燃料、造纸、肥料、饲料、活性炭等。
 
    我国热区发展油棕产业潜力巨大。在曾宪海看来,油棕属热带木本油料作物,能在丘陵坡地种植,不像大豆、花生、油菜等传统油料作物要占用耕地,可在提高我国食用油自给率的同时,也有助于减缓“粮油争地”矛盾。
 
    从一穷二白到取得重大突破
 
    在多年引种种植失败后,1998年热科院橡胶所再次成立国内第一支油棕研究团队,开始了我国新一轮油棕引种试种。以我国发展天然橡胶生产的精神及实践经验来发展我国油棕产业,借着出国交流考察的机会从国外新引进了多个油棕品种。
 
    “新一轮油棕研究的起步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一没产业基础,二没人才储备。”老专家、热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林位夫研究员坦言,缺乏产业支撑就意味着科研项目和经费短缺,没办法,只能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助和支持开展油棕研究。
 
    也是这一年,刚刚毕业的曾宪海一头扎进油棕研究,至今已有19年。当初选择科研团队时,热带作物专业的曾宪海本有机会选择有产业基础和有科研经费保障的橡胶研究。之所以选择油棕,曾宪海说,“一是因为油棕研究符合国家产业发展需求,二是被老一辈科研人员坚持不懈的精神所鼓舞。”
 
    “没产业基础,各方支持力度都小,在科技人才培养和项目经费申请方面相对困难。”比起硬件条件的制约,曾宪海觉得,油棕研究最大的困难是改变人们对油棕产业的传统看法,既要打消有人对棕榈油品质的歧解,也要解除国内能不能种油棕的质疑。
 
    科研对油棕产业能做什么?热科院橡胶所研究团队考虑最多的是,前端培育出能够规模化种植生产的优良品种,中端制定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末端研究出适合国内分散种植现状的小型加工设备。
 
    种质资源是产业发展升级的基础和前提。为此,热科院橡胶所先后引进收集保存了国内外300多份油棕种质资源,建成了国内唯一一个经农业部批准的油棕种质资源圃。曾宪海介绍,资源圃保存的种质材料具有高产、抗寒、抗旱、矮生、长果柄、高碘值等优良特性,为油棕品种选育提供了坚实基础。
 
    “油棕产量提高主要得益于品种的优化改良。”曾宪海说,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主要种植的厚壳型品种出油率约17%,之后通过杂交改良培育出了出油率高于20%的薄壳型品种,油棕产量实现了第一次飞跃。
 
    近20年来,热科院橡胶所油棕研究团队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与评价利用,以及引种试种、区域适应性试种、组织培养、生物授粉以及小型榨油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通过对国外引进品种的试种比较,初选出热油2号、热油4号、热油6号、热油8号4个小规模推广级油棕新品种。另外,在油棕组培苗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于2011年底培育出第一株油棕组培苗。
 
    组培苗为油棕产业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降低我国对国际油料市场的依赖,多年来,国家和海南省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发展木本油料的产业文件。2009年和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两次提出要积极发展木本油料。2010年10月,国务院提出我国油棕“十二五”发展目标,加大新品种引进选育力度,尽快培育一批适合大规模栽培的优良品种。同时要求继续开展多点试种,确定适宜品种和适宜种植区域,创造条件适时推进产业开发。
 
    2014年,国务院再次提出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2015年,海南省将油棕定为重点发展的热带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力争到2020年建成两个油棕重点市县,形成一批食用植物油品牌产品的总体目标。
 
    “产业空白,持之以恒必能实现突破。”为了培育能适应国内热带北缘地理环境条件的油棕种植材料,曾宪海说,从2009年到2015年,热科院橡胶所对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和福建热区5省开展了4次大规模油棕种质资源调查。通过对我国热区5省区的普查筛选出41个油棕居群172株油棕优株,并进行3年6次的定点观测,初步了解国内油棕生产潜力,并初选出一些抗寒高产、抗旱高产等优良单株,这些优株是我国发展油棕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
 
    “杂交繁育让世界油棕产业实现第一次飞跃,组培选育则让第二次飞跃成为可能。”曾宪海说,根据国外经验,油棕组培苗比杂交苗单产也要提高20%-30%,通过培育优株组培苗就可更快、更好地改良种植材料。
 
    国外上世纪70年代已成功突破油棕组培苗技术,2006年实现组培苗规模化生产。我国开展油棕组培技术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但均未成功。直到2012年2月,热科院橡胶所经过8年攻关获得并移栽成功首株油棕组培苗。
 
    目前,热科院橡胶所进一步优化了油棕组培技术,通过固体培养方法可年产油棕组培苗20万株。曾宪海介绍,橡胶所油棕研究团队同时还与国外专家开展合作,成功突破了油棕细胞悬浮液体培养方法,与固体培养基方法相比,培养周期缩短,成本也降低30%,田间种植变异率更低,将更加适合油棕组培苗的规模化生产。
 
    另外,热科院橡胶所用5年时间,研究探索出了油棕组培苗驯化育苗技术体系,并研发出一套用于油棕组培苗驯化的可自动控温控湿的调控装置,该装置可降低抚管劳动强度和时间75%以上,使组培苗驯化移栽时间缩短为30天,实现了可全年开展驯化移栽工作,存活率达到95%以上。
 
    2015年开展了国内首批油棕组培苗大田试种试验,热科院橡胶所同样摸索出一套油棕组培苗大田定植、抚管配套栽培技术。从今年的试种结果看,首批油棕组培苗植株林相整齐,开花结果率为100%,未见变异植株,预计产量将高于国外平均水平。
 
    作为农业部油棕品种区域适应性试种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的曾宪海直言,组培苗的试种成功,为我国规模化发展油棕产业打下了基础。以前只是突破了油棕组培技术,只有在掌握组培苗驯化育苗和大田定植技术,并在大田试种成功后才能说真正攻克掌握了油棕组培苗培育技术。目前大田试种成功,填补了国内这一技术领域的空白,可大大缩短了国内油棕良种繁育的期限,可解决我国发展油棕产业所急需的优良材料繁育问题。
 
    经初步测算,油棕种植效益十分可观。曾宪海算到,再过3年,油棕组培苗进入丰产期后,每亩鲜果产量有望超过4000斤,按23%出油率算,每亩可产棕榈油900斤,按目前国际棕榈油每斤3块多钱的期货价格计算,亩产值约2700元。
 
    据了解,全球共有43个亚非拉国家种植油棕,主要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老专家林位夫期望年轻一代科研人员能够进一步优化油棕组培技术,降低组培苗生产成本,参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油棕主产国的种苗市场竞争,让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受益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