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玉米、大豆、水稻、小麦联合攻关
 
共识  共享  共同体
 
农民日报 》( 2016年10月17日   06 版)
 
    编者按:2014年农业部会同科技部继启动玉米大豆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以来,今年又启动了水稻小麦联合攻关。两年多来,参加联合攻关的单位达到100多家,一大批院士、专家组成了强大的联合攻关团队,攻关成效明显。建立了“政产学研”用结合的联合攻关新模式;培育筛选出一批突破性新品种,特别是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品种,培育出亩产300公斤以上的大豆新品种;鉴定发掘出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与自交系,有效拓宽玉米、小麦育种基础;鉴定授权一批新品种与育种新材料,260多个品种将有望在今年获得品种权保护。
 
玉米:17家科研院所+27家企业   紧紧扣住科技创新
 
    当前进展: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组织联合体中的科研教学单位,搭建了优异育种材料发掘与创新平台,建立了玉米种质资源重要性状规模化鉴评技术规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组织科企合作,实施了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计划;由中国农业大学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牵头,联合攻关单位正在实施以高水平新资源为基础,摸索强化单倍体育种、分子设计育种及新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实施工厂化、流水线式自交系选育流程,构建工厂化优异自交系创新平台;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为玉米攻关联合体开通了新品种保护的绿色通道,有效加快了联合体内优异自交系和苗头品种的新品种保护审查和测试进程。
 
    由此可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和科研教学单位组成的攻关联合体为依托的协同创新格局,为加速培育与推广新品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那么,联合体还将有哪些联合动作呢?
 
    专家分析:
 
    本年度继续在东华北、黄淮海玉米主产区开展优异组合集中筛选,对协作攻关单位、特别是公益性科研教学单位新配制的杂交组合进行鉴定与评价,促进公益性研究单位优良品种向种子企业转移,实现早期介入、早期合作,摸索建立科研教学单位产品向企业转移的快速通道。试验设计采取间比法随机排列,试验地点春播区与夏播区各3个,春播区位于黑龙江哈尔滨、辽宁沈阳、吉林公主岭,夏播区位于河北巨鹿、河南郑州、山东菏泽,集中鉴定公益性科研教学单位提供的组合2343个,试验规模120亩。
 
    为了快速筛选出符合产业发展、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使好品种尽快通过审定,应用于生产,本年度继续在东北中熟春玉米区和黄淮海夏玉米区开展国家机收组区域试验暨擂台赛。参加生产性试验的品种有11个,其中东北中熟春玉米组6个,黄淮海夏玉米组5个;参加区试品种57个,其中东北中熟春玉米组参试品种24个,承试点16个;黄淮海夏玉米组参试品种33个,承试点23个。还有124个品种在这两个生态区各5个点进行选拔性预试,其中,东北中熟春播区承试点位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公主岭、吉林榆树和内蒙赤峰进行60个品种的测试,黄淮海夏播区承试点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河南鹤壁、山东德州、山东菏泽和安徽宿州进行64个品种的测试。品种测试整体试验规模达3170亩。
 
    为了提高各承试点数据采集、图像采集等田间性状调查效率,对与北京市农科院信息中心合作开发的“国家玉米良种攻关区域试验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为确保数据真实有效打下了基础。
 
    玉米攻关协作注重学术交流与技术培训,专家委员会积极倡导成员单位间不同层面的学术交流活动。3月30~31日在北京召开了不同生态试验负责人、各承试单位田间试验技术负责人等参加的技术交流会;8月29~30日在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年会期间设置了国家玉米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专题会;9月15~20日组织有从事种质资源专家、育种家、植物保护专家等参与的不同形式优异玉米种质现场联合评价交流活动。——玉米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天宇
 
水稻:10家科研院所+15家企业  优势资源真正共享
 
    当前进展:
 
    水稻种业从2012年开始似乎进入了“冬季”。2013年起量价齐跌,已持续5年,值得深思。而2016年国际种业风生水起,陶氏和杜邦联姻,8月24日中国化工430亿美元邀约先正达,特别是9月14日拜耳66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引起了水稻种业的高度关注。在国际种业巨头中,拜耳以水稻为其种业的主业,2014年占印度杂交稻市场45%,“Arize-644”单一品种年应用面积超过2000万亩,成为目前世界年应用面积最大品种,而孟山都的生物技术领先优势明显。目前,我国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体应高度重视。
 
    水稻良种重大科研关键在联合攻关,然而,水稻生态区域多样,主攻关方向(轻简、高效、优质、安全)比其他作物更加复杂。另外,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是要实现材料、信息、人才共享,但成员单位,特别是企业的材料共享似乎仍然受到极大制约。
 
    专家分析:
 
    组建统分结合、紧密协作的水稻良种攻关联合体,35个成员单位包括国内有实力的育繁推一体化水稻种子企业和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共征集联合体成员单位208分育种材料,并于5月30日育种材料种子交由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藏中心保藏,相关工作开展将显著加快水稻育种材料、新品种保护期限,有利于知识产权保护。
 
    为认真落实《农业部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试点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2016年主要活动计划,于7月9日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召开“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研讨会暨早稻新品种观摩会”。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中国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早稻试验现场,重点观摩了“中18S”等1000余份创新早稻新品系、新材料,并就有关材料达成交流合作意向。
 
    会上,水稻良种重大联合攻关组长万建民院士作了“关于水稻从功能基因组到育种的思考”的报告,报告从“形势与需求”“育种对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需求”“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育种利用”等方面阐述我国水稻育种方向,并以我国水稻育种两个里程碑“矮秆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成功范例,重点阐述了创新种质重要性。与会专家重点就“创新种质交流共享机制建设”“测试平台建设”展开了讨论,并初步达成了共识。
 
    四大农作物良种攻关中,水稻科技创新是最强的,也十分重要,但面临的挑战也十分严峻。根据2016年中央1号文件结合“十三五”供给侧改革,如何在人才、科技创新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继续保持优势,任务依然艰巨。水稻联合攻关重点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集聚科研力量,形成合力,挖掘优势资源,实现共享,最终实现品种新突破。要以问题导向,突出生产需求,实现供给。强化科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达到叠加效应。今后,联合攻关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国家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工作,切实推进“资源、人才、信息”等共享机制建设和特性鉴定、多点测试、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工作,就联合攻关各项任务落实到人,并提出明确时间节点,希望水稻攻关组能在科技创新、共享机制等方面有新突破,为其他攻关组作出表率。——水稻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胡培松
 
大豆:12家科研院所+2家企业  亩产 300公斤妥妥的
 
    当前进展:
 
    在黑龙江省北安管理局建设农场,专家组对一块种植“北豆40”的2000多亩示范田进行验收测产,平均亩产达到219.79公斤。采取相同测产方法,专家组对示范田附近的普通农户大面积生产田进行测产,折合亩产159.19公斤,示范田比当地生产田每亩增产大豆60.6公斤。按每公斤大豆4元计算,运用绿色高效技术集成模式与普通种植模式相比,每亩可多收入242.4元。
 
    今年,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组根据2015年苗头品种测试结果,选取了“北豆40号”“冀豆17”“吉育86”等优质高产品种,用于大豆绿色高效技术集成及大面积生产示范,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更可喜的是,在河北藁城市朱家庄村,麦茬机械化大面积播种的“冀豆17”亩产分别达到308公斤,创高产典型;在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站35亩二轮三号地种植“吉育86”,测定其中6亩大豆高产创建田,亩产量达到400公斤以上。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告诉记者:“亩产200公斤,已经成为大面积产量;麦茬免耕试验结果显示,300公斤已经成为常态;而400公斤也不止一次实现。”
 
    这些突破性的新品种是依靠什么选育而成的、高产是如何实现的?
 
    专家分析:
 
    从建立覆盖大豆育种各环节的育种技术体系和为我国大豆主产区提供大豆新品种的目标出发,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集中全国大豆研究的骨干力量,组成国家大豆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联合体,改变了过去“单打独斗”的局面,开展协同攻关。
 
    联合体围绕培育突破性大豆新品种的目标,分别在亲本挖掘、新材料创制、新技术应用、性状联合鉴定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鼓励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加快育种技术进步,提升种质资源和新技术共享应用水平,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大豆新品种。
 
    同时,联合体构建覆盖大豆育种各环节的公益性大豆育种平台,一是搭建大豆优异亲本发掘与材料创新平台;二是建立高代品系鉴定平台;三是建立苗头品种测试平台。
 
    在大面积生产条件下,对300个具有较好区域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优质、适宜机械化作业的苗头品种,进行田间测试,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不少于10亩。东北地区统一测试工作分别在黑龙江省农垦建设农场、赵光农场和五大连池进行,黄淮海地区统一测试工作分别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和山东嘉祥县进行,筛选出好的品种用于明年大面积示范。
 
    在农业部品种保护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两年来组织项目成员单位对136份大豆新品种申报植物新品种权,加快大豆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进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针对我国东北高寒地区大豆主产区的北移的实际情况,项目组于2015年在呼玛等地开展超早熟大豆试验,物色试验地点,同时,通过相关渠道积极推动国家大豆超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的设置,2016年国家大豆区试新设置超早熟组和极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筛选出黑河35等一批可在北部高寒地区成熟的大豆新品种。——大豆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韩天富
 
小麦:15家科研院所+12家企业  五个平台一个目标
 
    当前进展:
 
    今年,由于安徽、江苏、河南的部分小麦主产区在小麦产量形成关键时期遭遇连阴雨天气,导致小麦质量偏低,芽麦、赤霉粒和不完善粒超标小麦较多。
 
    其实,小麦原粮不完善粒超标问题,一直是当前小麦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目前,该问题已经经过专家委员会多次论证,分别上报有关小麦赤霉病和穗发芽抗性2个联合育种攻关方案,正在组织实施。
 
    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协作攻关项目启动实施半年多来,始终以生产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各级都积极整合资源,加快启动种业自主创新工程,形成了强大的国家良种攻关体系。
 
    截至目前,构建的种质开拓、技术创新、品种选育、品系鉴定、品种测试等5个协同创新工作平台,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专家分析:
 
    优异种质的开拓与共享。西北农大牵头在全国12个试点鉴定912份育种材料的7病2虫抗性,2016年有4份材料(扬13-122、皖宿1510、安农1580和R15-43)在海安、南京和武汉三地均表现中抗赤霉病。中国农科院从小麦与冰草远缘杂交后代中创造的优异种质,抗逆高产性状突出。通过联合攻关,参加单位可以自由引种和使用这些种质资源。
 
    育种技术创新与利用。原有扬州、南京的小麦赤霉病抗性鉴定圃,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服务。为解决黄淮南片小麦赤霉病问题,今年在河南南阳、安徽庐江增加了抗性鉴定设施,改良了抗性鉴定技术。秋播准备工作正在进行,其中河南南阳鉴定基地收到各单位申请鉴定的各类育种材料已超过1200份。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列入了联合攻关。面临的瓶颈问题是提高经济效益,采取的策略是向北部、黄淮和西南的中低产地区发展,利用杂交小麦的广泛适应性,大幅度提高中低产田的平均产量和经济效益。鉴于杂交小麦用种量大、成本偏高的客观实际,构建杂交小麦规模化高效种子生产技术体系是其产业化的基本条件。
 
    环境友好品种的培育与布局。参加联合体的科教单位和种业公司都是小麦育种和良种繁育的优势单位。分别面向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三大主产麦区培育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新品种。专家委员会要求各攻关单位加强自育品种的良种繁育,建好育种家种子田,保证生产用种源头的质量水平。
 
    企业参与引领育种发展方向。新品系鉴定试验由参加攻关的种业公司负责,参照国家区试预备试验的规模安排。联合体各单位育成小麦新品系按生态区分别提交给中种、天存、皖垦、大华、鲁研、金土地、国豪和大地8个种业公司,主要依托种业公司的试验基地,设置6组田间试验。
 
    全面测试苗头品种的生产性能。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牵头,联合攻关种业公司参加,在黄淮南片、黄淮北片和长江中下游3个区域进行大区品种试验。主要依托种粮大户,在65个示范县落实了65个试验点,测试41个苗头品种。——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肖世和
 
分享到: 微信 复制网址 QQ好友 QQ空间 更多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