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三农 » 正文

“做好灾后管理,估计产量不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27  来源:农民日报  浏览次数:42
 
    本报记者何烨
 
    今年汛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持续降雨,很多农田受到损毁,地里正在生长的粮食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作为我国农业科研力量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立刻派出了科研队伍,在调查灾情的同时,为灾区农民恢复生产出谋划策。
 
    6月21日,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防灾减灾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李茂松研究员带领着第一小分队来到了湖南省株洲县龙船镇石龙村,这里地势低洼,是这次湖南省受灾较严重地区。小分队到达后,首先对灾情进行了研判。
 
    “我们了解到,河水已经漫过河堤,很多稻子已经在水里浸泡了5天以上,退水以后可以看到,叶片上都是泥,大块的泥沙、石沙把稻子都埋起来了,倒伏现象很严重。”李茂松说,通过了解了灾情和田间的实情,李茂松团队决定根据不同受灾程度,精准诊断,分类指导。根系活力好的中稻,他们建议采用“洪水再生稻技术”,留好茬口,到今年10月就可以收获,“这样可以将受灾后亩产200斤的产量提高到600~800斤,减少农民的损失。”对于还处于生长初期的早稻,李茂松指导当地的农技员和农民进行清淤、洗苗,后期做好养分管理,估计产量不会差。就这样,田间指导变成了一场技术示范的现场会,当地和附近的农民、种粮大户都来听听专家的指导意见。
 
    离开湖南省,6月25日李茂松一行又赶赴四川简阳查看灾情。与湖南省不同,四川的丘陵地区使得受灾情况更加复杂。“我们根据地势的高低大概分为三个层次,地势最低的地区,往往是玉米、豆类、红薯等旱地作物,本身就不耐淹,在水中浸泡5天以上,只能全部毁种。地势高一点的地区,我们会告诉农民趁晴好天气排水,后期少肥管理,估计减产程度不大。而地势再高的地区,水分充足导致通透性差,我们就建议减小植株密度,让作物充分吸收阳光。”
 
    在自然灾害面前,只有科学准确的判断灾情,并及时指导,才能让农民不至于在灾害面前无能为力,“科学研判,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是我们处理突发性自然灾害的主要指导思想。”李茂松说。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