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先 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品种创新

农民日报 》( 2016年05月23日   05 版)

    编者按

    种业是粮食之基。当前我国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种业不仅肩负重要责任,而且大有可为。结构调整,种业该往哪调,怎么调?日前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给出了明确方向——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什么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有三个方向,即发展优质农产品,发展专用农产品和发展特色农产品。如今,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价格往往高于普通同类产品一倍甚至数倍,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专用型农产品逐步成为部分地区重要产业链的支撑,种类繁多的特色品种也越来越频繁地成为各地“名片”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本期《现代种业周刊》推出专题报道,将带您走近这些优质、专用、特色品种。

    本刊采访组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天,从农民到农业专家,以及三农政策制定者,每个人都在关注一个问题——种什么?

    “种什么”决定了“用什么种”。种植结构调整,品种当先行。今年5月5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办“农业结构调整”专题新闻发布会,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高度评价品种创新:“今年新品种是提供最及时、最好的年份之一。”

    可以说,调结构的关键档口,品种顶了上去。但是,我国农业的结构性矛盾才刚刚开始破局,接下来一段时期,新形势将对品种提出一个又一个新挑战。

    “新时期种植业结构调整,品种是主要内容,品种不仅要满足农业生产者的需求,还要满足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也要满足制种生产的需求。”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说,“选育的品种不光要高产、优质、抗逆,还要应对市场需求具备适宜机械化轻简化栽培以及多元化等特性。市场需求什么品种,我们就应该培育什么品种,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转变,已经开始了。

    选择

    只要品种好,种啥都有信心

    4月11日,在黑龙江抚远市迎宾路的大地富种子经销处,几个种粮大户找到经销处负责人鄂彦波要求退掉玉米种子,或者换成大豆种子。

    抚远市、同江市乃至大部分黑龙江北部的冷凉区,作为“镰刀弯”的非优势区,正经受着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农民本已早早准备好春播的玉米种子,现在要跟着“调整”了。

    “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种黄豆,前几年看到别的农户种玉米效益好,今年也想跟着种,结果一下子赶上了‘镰刀弯’调减玉米面积。”抚远市抚远镇创业村的种粮大户王龙林说,“玉米种子早就定好了,货款也付了,你说这玉米我种还是不种?”

    王龙林举棋不定,但同属东北地区的吉林梨树农民孙少康却很坚决地播下了玉米种子。“政策调整了,种玉米的收入肯定不如从前了,但咱这是‘黄金玉米带’,祖上传下来,就是种玉米!”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管家孙少康说。

    吉林辽宁两省大部位于玉米黄金带上,最适合种玉米,且农民形成了多年的玉米种植习惯,似乎并不担心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而且,“合作社上千万的机械设备也都是给玉米准备的。”在辽宁省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柏顺看来,玉米“不种是不行的”。

    让农民下定决心继续种玉米,还有另一个因素——“今年新品种是提供最及时、最好的年份之一。”

    从一季度上市种子企业发布的报告可以看到,种企业绩普遍逆势增长,登海种业和隆平高科2015年销售收入增速分别为2.68%和35.7%。

    分析其原因,品种实力仍是决定性因素。仔细研究种企年报,可以发现玉米优势品种如“登海605”、“先玉335”的推广面积继续增长,“隆平206”销售维持稳定,“隆平208”在营销创新带动下推广超预期,未来新品种也将逐步推向市场。

    “只要品种好,我们不管种玉米还是种别的都有信心。”在多地采访中,不少农民告诉记者,看上的玉米品种只要算过收益之后仍然划算,他们就会接着种下去。

    显然,调结构不是不需要玉米种子,而是淘汰掉那些低效的品种,这恰恰是最需要玉米品种创新的时期。按照“镰刀弯”地区到2020年调减籽粒玉米5000万亩的计划,届时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仍将保持在4.5亿亩~5亿亩,玉米品种的需求量依然很大。可以预见,有竞争力的优势品种,将会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育种

    既要也顺要市顺而势为而为,

    品种的研发,从来都是既要顺“市”,也要顺“势”。

    作为一种商品,种子要在市场上体现价值,而把握市场需求并非易事。

    “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劳动力价格和土地集约化规模与日俱增,农业的机械化成为迫切需求。玉米从收获果穗到机械化籽粒直收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种子集团副总经理田冰川看来,籽粒直收是玉米品种研发的一大趋势,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育种效率、通量、规模,实现精准育种,推出高产稳产、适合籽粒直收种植玉米品种,才能顺应玉米种植结构调整的趋势。

    “从大农业的发展趋势来看,部分籽粒玉米的种植将逐步转向青贮玉米。”北大荒黑土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石的判断与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密切相关,“因为青贮玉米的整体利用效率比籽粒玉米收获之后再加工成饲料要高很多,在未来中国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和玉米一样,小麦水稻的品种创新也需要紧跟国家粮食战略的大趋势。

    “紧跟趋势做出市场定位和科研方向的调整至关重要。”江苏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玉明说,“对小麦种企而言,在品种的研发上要做到适应生产需求,加强优质弱筋、优质强筋、优质中筋等专用小麦的研发。”

    “水稻种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增强种业竞争力和生态环境安全。”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认为,“提高育种效率,要将分子育种融入到常规育种中去,育种管理的信息一体化等科技支撑融入到商业化育种体系中;创制新的种质资源满足结构性调整的需求;促进产学研科企合作,形成全国水稻新品种攻关创新协作。”

    无论如何,过去那种只追求高产为目标的粮食生产模式,必须要转到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模式上来了。“必须更加关注国外优秀玉米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必须更加关注新的育种技术和育种方法的应用。”中玉金标记(北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卢洪用“两个必须”表达了他对品种创新的渴望。

    调整

    优质、专用、特色是创新着力点

    调减下的原本用于种植籽粒玉米的土地,又会被什么农作物所覆盖呢?答案将决定品种创新的着力点。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是,适应消费结构升级,不仅要数量充足,还要品质优良,发展优质农产品、专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

    显然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的品种。

    按照《规划》,优质品种包括优质稻米、强筋弱筋小麦、“双低”油菜、高蛋白大豆、高油菜花生、高产高糖甘蔗等;专用品种有甜糯玉米、加工型早籼稻、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马铃薯等加工型专用品种,生物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苜蓿和青贮玉米等;而特色品种方面,《规划》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传承农耕文明,保护特色种质资源的水稻,有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风味独特的小宗油料,有地理标识的农产品等。

    春江水暖鸭先知。事实上,在全国多省市区,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的品种研发早已开始并有了一些成果。以山西优质特色杂粮为例,该省四年前就已从收集种质资源做起为品种选育做好了准备。

    “放在全国市场的天平上称一称,小杂粮产业和雁门关生态畜牧业是山西独有的两大王牌,最有可能做大做强。”2012年初,山西省副省长郭迎光的研判让山西农业结构调整早出发了四年。

    近年来,山西省共征集到2万余份杂粮种质资源,其中5000余份谷子和2000余份杂豆种质资源是难得的育种材料。杂粮种质资源的积累,为育种奠定了基础,使得山西大步推进杂粮种植成为可能。

    适应品种结构调整,相应的制度设计也在积极地做出调整,如至关重要的“新品种审定制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区试处处长张毅介绍说:“不同作物的审定标准也会根据结构调整的需要,针对品质属性进行补充和修改,以进一步增强作物在优质、专用、特色等方面的应对能力,促使这三类作物占更大的比重,通过审定引导这些作物品种的示范和推广。”

    “要加大杂粮杂豆和马铃薯育种研发上的投入,过去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种质资源收集、育种手段、科研力量都需要加强。”在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看来,要补齐这些短板,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行业的持续关注引导。

 

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

    发展优质农产品优先发展优质稻米、强筋弱筋小麦、“双低”油菜、高蛋白大豆、高油花生、高产高糖甘蔗等优质农产品。

    发展专用农产品积极发展甜糯玉米、加工型早籼稻、高赖氨酸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马铃薯等加工型专用品种,发展生物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苜蓿和青贮玉米。

    发展特色农产品因地制宜发展传承农耕文明、保护特色种质资源的水稻,有区域特色的杂粮杂豆,风味独特的小宗油料,有地理标识的农产品。培育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为消费者提供营养健康、质量安全的放心农产品。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

品种结构调整重点

    水稻:稳面积与提品质并举,杂交稻与常规稻并重。

    小麦:大力发展市场紧缺的用于加工面包的优质强筋小麦和加工饼干蛋糕的优质弱筋小麦,带动用于加工馒头、面条的中筋或中强筋小麦品质提升。

    玉米:调减籽粒玉米,扩大青贮玉米,适当发展鲜食玉米。

    大豆:因地制宜开展粮豆轮作,东北地区扩大优质食用大豆面积,稳定油用大豆面积。黄淮海地区以优质高蛋白食用大豆为重点,适当恢复面积。

    薯类杂粮:适当调减“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改种耐旱耐瘠薄的薯类、杂粮杂豆。

    棉花:加快选育耐盐碱、抗性强、宜机收的高产棉花品种,集成配套棉花生产机械移栽收获等技术。

    油料: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生产。稳定长江流域油菜、花生面积和黄淮海花生面积,因地制宜扩大东北农牧交错区花生面积。因地制宜发展耐旱耐盐碱耐瘠薄的油葵、芝麻、胡麻等小宗油料作物,积极发展高油玉米。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油用牡丹、油莎豆等,增加新油源。

    糖料:着力提高单产、提高含糖率,增加产量、增加效益。加快选育高产高糖抗逆及适宜机械收割的新品种,大力推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集成配套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模式,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

    蔬菜:统筹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菜园子”生产,巩固提升北方设施蔬菜生产,稳定蔬菜种植面积。推广节水环保和绿色防控等技术,建立系统完整的从田间到餐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饲草作物:因地制宜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逐步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北方地区重点发展优质苜蓿、青贮玉米、饲用燕麦等饲草,南方地区重点发展黑麦草、三叶草、狼尾草、饲用油菜、饲用苎麻、饲用桑叶等。

声音

    新的育种目标应该包括高产、适合机械化收获(抗倒伏、脱水快、耐密植)、抗病性好、氮肥利用率高(少施肥)、品质适宜(因终端的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品质要求)。这些育种目标与过去过份追求高产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育种目标定准、定对了,将来出来的品种才会适应新的市场需求。——中玉金标记(北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卢洪

    在机收粒玉米品种推广的同时,还需要打开产业下游的出口,通过国家收储政策优化,籽粒直收配套体系建设,有效拉动上游,给机收粒玉米品种乃至整个玉米产业注入活力,拉动品种推广。此外,还应更加注重种质资源保护,完善机收品种测试标准,优化精准生态区的划分等。通过不断改进改善行业标准,适应种业发展趋势,才能更好的引导种业产业模式升级。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冰川

    种植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升的新形势下的一个重大的课题。短缺经济形势下形成的一些思维和生产方式在过剩经济形势下需要做全面的调整。总体来讲,这种调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育种方向上看,从数量育种转向数量和质量(品质、口味、形状、色泽、特种用途等)并重的育种;从生产目标上看,从产量追求转向效率、效益和品牌价值的追求;从生产方式上看,从精耕细作的不计劳动成本转向轻简栽培;从操作主体上看,从人工和劳动密集型的操作转向各个生产环节的全面机械化的操作;从生产动因上看,从以产定销逐步转向到以销定产;从资源利用上看,从见缝插针和大水漫灌转向休耕轮作、节水农业和资源涵养。除此之外,多样化,有机,品牌,可追溯和可持续发展也将越来越成为市场的主流之一。

    ——北大荒黑土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石

    未来的水稻品种要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求,符合机械化生产的要求。同时,品种的综合性状,包括高产、优质(米质、口感、重金属含量达标)、多抗(抗虫、抗病)、广适性(抗旱、耐低温和高温等抗逆性)、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等方面,优秀的品种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种业结构性调整。

    要创制这样的品种需要提高育种效率,将分子育种融入到常规育种中去,育种管理的信息一体化等科技支撑融入到商业化育种体系中。

    ——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

    对于小麦种企而言在品种的研发上,一要做到适应生产需求,二是加强优质弱筋、优质强筋、优质中筋等专用小麦的研发,三是开展优质专用小麦的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四是加强试验示范充分了解品种的优缺点,有方向地推广新品种。——江苏省大华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江玉明

 
分享到: 微信 复制网址 QQ好友 QQ空间 更多
 
 
0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